《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进探索

时间:2022-10-05 04:52:53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进探索

【摘要】文章通过对《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药事管理与法规 教学改革 探索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学的分支学科,适用于药学专业各岗位,主要介绍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监督等环节中相关政策和法规,是监督检验部门、个人都必须认真遵守和严格执行的行为准则[1],也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药事管理的主要依据,该课程从内容上包括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医药产业链的相关环节,有效的整合了药品行业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但本课程内容特点是信息量庞大、知识点分散、时效性强、内容抽象[2]、目前国内没有合适的实践教材,评价机制比较传统,已有的实训教学仅限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脱离岗位,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先得尤为重要。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中,以相关的案例为学生带来了药事最新动态,可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的魅力,且《药事管理与法规》建设课程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为了推动我院这门课的更新发展,笔者对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尝试,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手段,改进评价机制,为培养优秀的服务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随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近年来,国家不遗余力的推动药事管理体系的调整和完善。由于药害事件频繁发生,国家目前正处在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每年不断的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上药事法规具有时效性从而导致教材的滞后,为了保证课堂知识与药事管理实践的同步一致,教材内容的更新就变得特别重要,在药事管理法规这门课上,更新以下几方面资料尤为重要:①最新出版的合适的教材;②最新的药事案例;③最新出台的法律条文[3]。要做到随时更新和补充最新的法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了解社会和国家的法规动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模块化教学方式

精简部分章节,突出重点,将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药品监督管理体制、药品、执业药师三部分整合成第一层次的初级基础模块;将中药管理法规和药品管理法规整合成第二层次的中级基础模块;将药品生产管理法规、药品经营管理法规、药品使用管理法规整合成实际应用模块。通过模块化教学,将该课程规划出整体框架和学习内容,知识的条理性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把握课程的总体方向,并按层次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1.3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和课程实习

纯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岗位的职责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意安排了两星期的校内实习活动。我系拥有GMP模拟实训车间,涵盖条固体制剂和口服液灌装的生产线。通过学生在实训车间的实习,以岗位操作程序为蓝本,对各岗位进行技能实训,目的是树立学生的岗位工作质量和药品质量意识,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此外,模拟中药药房和西药药厂也在规划建立中,通过模拟医药公司经营的GSP规定的各岗位职责,包括现场模拟操作、记录台帐、撰写操作规程等,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药事法规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大三上半学期,整个药学专业的学生将会被招聘到药房、医药公司、医药生产企业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有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的良性对接。

2.调整教学方法

2.1有效利用多媒体、科技期刊的信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以板书为主,单方面的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学生作为授课的对象,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内容略显枯燥,不够直观、形象。此外,板书的过程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知识的传递量受到的很大的限制。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我们发现,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会大大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够体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将微观的、描述性的、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4]。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大量的医药事件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一过程了解事件中的法律法规,加深学生对案件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要重视科技期刊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教材的更新速度,科技期刊是跟踪药事信息的好手段。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查阅“中国药事”等期刊,不但可以增加教师自身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同时可以将新的事件,新出台的政策等信息有机融合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2.2案例式教学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药事管理与法规这门课程略显枯燥,如果调动学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成为教师授课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5]。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实践教学证明,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典型的药事案例,来阐述案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会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例如地沟油用于医药企业、毒胶囊事件等,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案例来分析事件中所触犯的法律法规。例如某眼药水涉嫌将保健品当药品买,并篡改说明书的有效期。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含有虚假伪造信息。这些管理条例以案件的形式会使同学们很快的记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3.完善评价机制

为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药事管理与法规》是药师职业职称评审和药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6-7],随着我国从医从药的人员日益增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逐渐完善。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促使考学实现良好的无缝对接,笔者将近几年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内容进行筛选,建立起该课程的试题库,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为日后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做铺垫。

其次,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模式,将典型的药事案例作为研究内容,让学生阐述整个事件中所触犯的法律法规以及对事件的感受,学生既可以锻炼查阅文献能力,又可以扩展知识面。在汇报的过程中,聘请企业的有关专家一同听取学生的观点,以互评、师凭、专家评,作为案例教学的成绩,并汇入期末的总成绩。

最后,通过两周的校内实习,以实习报告心得的形式记录整个实习的过程,并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4.结语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从实践结果来看,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和一些意外的收获。但是,教学改革永无止境、任重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的以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创新思想,继续探索出一条适合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维护人民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新渐. 《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药管理杂志, 2011, 19(1): 49-51.

[2]饶君凤, 吕伟德, 陈郁.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科技视界, 2012(19): 134-135.

[3]王华倩, 张金名, 杜志云, 等. 制药工程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体悟[J]. 广东化工, 2011, 11(38): 142-143.

[4]唐丽娟, 刘玮炜, 孙吉佑, 等. 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探索与实践[J]. 科技信息, 2008(33): 9-10.

[5]宋辞, 高荣哲. 高职高专《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方法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6]杨晓莉, 蓝海, 夏从龙. 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9): 787-788.

[7]邓红华, 黄秋霞.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1): 142-143

作者简介:

李思阳(1987-),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缓释制剂。

上一篇: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审视 下一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