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七夕多奇风

时间:2022-10-05 04:14:56

台湾七夕多奇风

夏夜苍穹,繁星闪烁,亮丽的银河,像一条洁白的飘带,隔河遥望的牛郎、织女星如同明眸含情脉脉,使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年年相传。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以乞巧为主要节俗,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们希望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身怀绝技,能够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七夕之夜,妇女们习惯把茶几搬到庭院或阳台,摆上时令瓜果,仰望缓缓渡桥的双星,脉脉含情地窃窃私语,倾诉衷肠。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妇女们尽情表露心中深藏的美好愿望,舒泄心中积郁的种种情思。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形成于汉代,其时已有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岁时广记》引用《淮南子》云:“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因此,每年七夕,人们都要出来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七夕开始出现节日的气息,《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土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屡被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又称乞巧节。乞巧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活动,这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乞巧活动各有地方特色,但其共性是祭神乞巧,追求美好的生活。民间有一首《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巧颜容;乞我爹娘千万岁;巧我姊妹千万年。”宋元之际,七夕节乞巧活动隆重热闹,京城中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末罗烨编撰的《醉翁谈录》中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阗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我们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台胞祖家的七夕节

在福建厦门地区,人们亦称七夕节为“女节”、“天孙节”、“小儿节”、“双七节”。民间认为是“七娘妈生日”,俗称“七娘妈生”,该神尊为儿童保护神,俗信16岁以下儿童均受该神保护。是日,民间要敬七娘妈,供奉7位“织女”,供品也以7为数。其中有彩纸糊的“七娘妈轿”7乘;彩纸糊的“七娘妈亭”中有7把交椅,让7位娘娘坐;以及鲜花7种、胭脂香粉各7块(或7匣)、鸭蛋7粒、饭7碗、瓜果7盘。还要挂一盏“七娘神灯”在房门口,灯上画有抱着孩子的仙女站在云端。晚上,设桌于庭,遥空拜祭,祈求子女健康成长,并向七娘拜寿。祭毕,将亭、轿和纸钱焚化,胭脂、香粉等则全部投掷于屋顶,也有留下一半自用,据说可使自己更美丽。“乞巧”活动有两种,一是“卜巧”,即卜问自己将来是笨是巧。“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曝日下,令女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槌,因以卜女之巧”(明《宛署杂记》);也有捉蜘蛛放盒里,观其结丝细密,卜得巧智如何。二是“乞巧”,即进行穿针引线比赛。夜里,姑娘们三五成群,在月光下以五色丝线向月穿针,谁穿得越多越快为胜。其意也在向七娘妈乞巧求智,更为聪明。《七夕》诗云:“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在福建漳州地区,清代,“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遗,谓之‘结缘’”。私塾里的学童在这一天祭拜魁星。现在,民间仍在“七夕”备香烛、瓜果祭牛郎织女,一些地方仍保留着持炒豆相赠结缘的旧俗。漳州城区及一些县,七夕要吃“白酒”(甜酒酿),一些地方则吃加糖的糯米饭。闺中少女可在此夜卜问婚姻、前途等事,女孩穿耳有的也在七夕进行。一些地方称是日为“婆姐生”。家中有未满16岁小孩的,其父母将糖饭、海蟹、芋头、韭菜、龙眼、石榴摆在孩子睡的床上祭拜“床神”,并焚烧印有喜鹊和石榴的“乌银花纸”,祈祷孩子平安、聪明,健康成长。漳州城区用白酒、饭等各一碗敬婆姐,并烧“婆姐银”。

在福建泉州地区,当地人习称七夕节为“七娘生”。节日中午,备花粉、胭脂、果盒、糖粿、三牲、油香饭和各种菜肴,在厅前檐下供祀七娘妈(护佑少年儿童成长的女神),摆七只酒盏、七双筷子、七乘小型纸轿,纸糊扎的七娘亭上贴七娘妈坐像,七娘亭上还有用纸剪贴的剪刀、尺子、镜子。小儿解下端午系过的长命缕置于案前,礼毕扔上屋顶。泉州少年儿童,有拜七娘妈为“义母”(又称契母)之俗。初生儿第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称“新契”;至16岁七夕,解除契约称“洗契”。这两次“七娘生”最为热闹,孩子家要以糖粿或寿包、米龟、碱粽、碗糕等礼品馈赠亲戚、邻居。七夕夜晚,一家人聚在庭院里乘凉,孩子们听大人讲牛郎织女故事。闺女们则作“卜针乞巧”活动,备一盆清水,轻放绣针于水面,观看盆底针影形状变化,以卜姑娘将来女红的巧拙;也有在星星和上弦月眉微光下,拈针取线对空穿引,谁穿好针,就算乞到巧了。七夕敬祀七娘妈,焚送七娘轿、七娘亭,吃糖果,做“新契”、“洗契”,此风至今犹存。

庆祝“七娘妈”诞辰

台湾的七夕节在人们心目中俨然“女儿节”,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天仙配》中牛郎织女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勇敢追求是七夕节的主题。在台湾,关于七夕的传说有: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后来,台湾同胞把这两个传说糅合一起,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尊称为“七娘妈”。并且把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诞辰,每年这一天要举行独具情趣的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台湾同胞通过举行相应的祈祥活动,冲淡了“七夕”节原来所具有的悲伤气氛。台湾读书人则以这一天为“魁星会”,大都在学校里备酒聚饮,求得吉利。

自古以来,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台湾同胞特别对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格外同情、惋惜和伤感。在许多地方热衷过洋节日,传统节俗日渐式微的今天,多情多义的台湾同胞却依然传承古老的七夕遗风,使这个独具风采的中国“情人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这一天,情人们纷纷到七娘妈庙这个台湾“情人庙”立下他们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有的将自己的住址、姓名、生辰以及对象的概况一并告知“七娘妈”,祈祝“七娘妈”庇佑他们的爱情“海枯石烂不变心”。尚未有意中人的男女青年,则喜欢在这一天把“理想情人”的条件一一列出,以期有个美满姻缘。但是,七月七日这天,甚至整个农历七月,台湾同胞除非特殊情况外,是不举行结婚仪式的,一是人们认为农历七月是“鬼月”;二是受到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悲剧的影响,感到不吉利。

七娘妈出自台湾同胞的祖家闽南。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所著《闽南人》一书中记叙:“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台湾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七夕节,台湾同胞三五成群带着小孩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或牲礼。台湾同胞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前,都是由“七娘妈”照护大的。“七娘妈”俨然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供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七娘妈庙”祭拜,并认拜七娘妈为婴儿“契母”,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从这天起要用古钱或长命锁串上红包绒线,挂在小孩颈上,一直到虚岁16岁解除契约(也叫“洗契”)后,才收藏起来纪念。台湾一些地方政府还举办“七夕16岁艺术节”,让身处现代文明下的台湾同胞,度过一个如同古人一般浪漫、唯美、有意境的七夕节。

台湾同胞的成年礼名谓“牵出花园”,就是当子女长到满15岁时,父母会在七夕节这天领着他(她)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答谢“七娘妈”,并且在孩子的睡床前酬谢“床公婆”,感谢他们护佑孩子安度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不重乞巧重保健

七夕乞巧是自古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节日风俗,它反映了妇女们向勤劳手巧的织女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但在台湾乞巧活动并不很盛行,这是为何?原来,历史上台湾不产棉,妇女少问女红事。另外,七夕节前后正是夏收夏种,农事最忙的时候,人们没有工夫去乞巧。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却很看重保健食俗,这在其他地区是极其罕见的。每年临近七夕节,多数人家习惯购买中药“使君子”和石榴。到了七夕节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一家老少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说来有趣,七夕节的晚餐许多家庭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多少也起了辅助作用。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同胞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夲(音“滔”)。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夏令,吴夲看到老家闽南大多数人面黄肌瘦,知是患了虫疾之故,便劝说民众在七夕节食用使君子和石榴果。使君子入脾胃经,杀虫、消积,副作用小。而石榴果也是驱虫消积良果,七夕期间正是闽南和台湾石榴果旺产季节,民众遵照吴夲的吩咐去做,竟然起到意想不到的驱虫效果,治好了虫疾。

台湾的七夕节俗的表现形式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过七夕,话七夕,但愿台湾海峡永远不要成为“人间天河”,阻隔两岸同胞文化交流,共同珍惜七夕这份民风习习、情味浓浓的中华遗产和传统良习。

上一篇:整合三级课程资源 焕发语文教学活力 下一篇:以假乱真的机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