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熬出一碗“中国式鸡汤”

时间:2022-10-05 01:07:58

如何熬出一碗“中国式鸡汤”

多年来,励志成功学、心理情感类图书、培训班、电子产品长盛不衰,这些被归为心灵鸡汤的东西一直大行其道,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如果非要追溯“心灵鸡汤”这个名词出现的历史的话,恐怕要从1993年由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编写的《心灵鸡汤》丛书说起。该书刚一面世就风靡全美,多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998年,这套书被引进中国并流行起来,很快就和滥觞于中国本土的煽情、励志文化合流。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任何社会变化无常的现实漩涡,都需要神话来稳定。”在现代社会,信仰如潮汐一样退去,资以填补空缺的,则是那些畅销励志书。

备下“励志”的底料

上世纪80年代,一本名叫《读者文摘》(后因版权纠纷更名为《读者》)的杂志在地处西北的兰州创刊,这本年度发行总量曾达到近400万册的刊物被看做是中国鸡汤的发源地。

回忆起《读者》在内容上的发展演变,该刊原主编彭长城表示,《读者》早期以翻译国外文章、介绍西方思想为主,涉猎领域广泛,不仅有文学类,还有西方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后来引进了三毛、琼瑶、刘墉等港台作家的作品。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读者》从最初的阳春白雪路线转变为通俗化。彭长城说,“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们是去描绘沉重的现实,还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心灵鸡汤,带给人阳光正面的能量?”

素有“鸡汤诗人”之称的汪国真在读者中影响很大,同时也富有争议。《读者》先后至少刊发了汪国真的十几篇作品,即使到了后期人们对汪国真毁谤最多的时候,《读者》也依然坚持力挺汪国真。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邵杨在梳理“心灵鸡汤在当代文化中的流变与扭曲”时指出,路遥、汪国真、席慕蓉、三毛、刘墉、周国平这些曾经的文化偶像带来的激越、欣慰和感动,本质上都已经在日常的文化熏陶与训练里,为鸡汤预备下了足够庞大的受众集群。所以当这个概念从西方正式被舶来的时候,正好严丝合缝地匹配上了我们一直陶醉其中,却又暂未完成命名的那份审美惯性和审美愉悦,从而迅速落地生根。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曾在学术期刊上发文专门分析了心灵鸡汤现象,他认为,选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让人们从小养成和适应一种竞技状态和竞技文化。每个人都像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一样,比赛的目的就是赢,否则就一败涂地。于是,从教材到课堂都飘荡着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技法则。在这种氛围下,鼓励学生猿挚嘌А⒄绞ぷ晕业母髦掷志文章就获得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熬出“商业”的浓香

在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陶东风看来,“进入1990年代以后,心灵鸡汤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娱乐化、商业化”。

福建人陈安之号称“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早在2005年,陈安之在大陆的演讲门票就高达4800元,赴会者趋之若鹜。还有报道说,陈安之每小时演讲费高达1万美金,演讲时场场爆满,掌声不绝,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向上,突破瓶颈,实现成功致富。

和陈安之的传销式成功学不同,另一种成功学鸡汤师恰恰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成功。

比如原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曾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台湾人,他将自己的事业重心始终放在中国大陆,作演讲、开微博、教化青年。在做一名成功的外企高管之余,他的事迹包括但不限于:从2000年起陆续写了7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创办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出版励志书《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往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世界因你而不同》。2015年,李开复在生病复出后感慨“生病是种礼物”,又写了《向死而生》。

在李开复个人成就的光环加持下,这样浅显的教导却对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在知乎上,有人发起了“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李开复?”的讨论,但在评论中,大部分人依旧表达了对李的支持,理由多是出于对他职业成就的肯定。可以说,“开复牌”鸡汤并不胜在鸡汤本身有多香浓、多有营养,而在于熬制者本人就是一名成功者。

视鸡汤为“毒药”

然而,伴随着鸡汤文随互联网的快速扩散,反鸡汤运动也同时出现。互联网万方中曾经在豆瓣上连发两篇长文,解释自己缘何“憎恶心灵鸡汤”。

万方中发现,心灵鸡汤所面对的各类人群,“他们的失落、迷茫和脆弱源于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在互联网上,一批反鸡汤语录专门针对以往的鸡汤段子进行剖析,针锋相对地指出“鸡汤思维”的问题。比如,心灵鸡汤说,“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反鸡汤论者则会换种表述,“说实话,如果一个女生运气一直不好,我不知道她怎么笑得出来”。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史蒂芬・布莱尔思在《不靠谱的伪心理学: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一书中说,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找到了励志心理学这样一种删繁就简的方法,它轻描淡写地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换句话说,心灵鸡汤迎合了人们偷懒、躲避的心理。

然而,生活既复杂又诡谲,社会环境也是瞬息万变,对于它的任何一个重要领域,想要用“五项关键的原则”或“七种有效的习惯”就能成功解决,其可能性几乎为零。

邵杨在题为《生活补品,还是精神?》的文章中说:这世上并不是没有存在过伟大的鸡汤。回首人类文化史,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就是那个时代的励志与成功学?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就是那个时代的小清新安魂曲?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类鸡汤” 风味。可见,鸡汤并不在文化阶位上天然地低人一等,当中的佼佼者同样具备被塑为经典的潜能。只不过,这脱颖而出的判断准则,并不在于口水和眼球,而是要经受历史、时间、世道人心经年累日的拣选。以这个标尺来评估今天的鸡汤,我们暂时无法寄予乐观的期望。

上一篇:好吃必有好报 下一篇:成功逃离北上广,说明你快混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