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时间:2022-10-05 12:54:0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87-01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传统识字教学方法比较机械,“读音——析形——释义”三步曲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知识与思想的含量低。而识字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录音、幻灯、课件、新颖器材等)可以使语文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提高识字效率。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编码记忆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并能正确数出汉字的笔画数。“认知码”的编码方案就是根据小学所学到的汉字知识和汉字构形理论来设计的。字形的掌握,对初入学的儿童来说,是一个难点。他们往往依赖对字形结构的感知来记忆。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可以适时地教给他们拆分编码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字形。例如教学“园”字,按笔顺把它拆成“口、二、儿”三个部件,然后根据编码规则,编出“园”字的编码“K2F”,并要求学生据此编码在计算机上打出“园”字。这样,教学关系变了,变“要我一笔一画”,为“我要自己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课件辅助

集中识字采用归类学习的方法。归类是构筑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知识一经归类,就好比仓库里的东西按架分列起来,便于存入也便于取出。归类识字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而实践证明“基本字带字”是归类识字的最好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因此,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兼容看图识字、读句子识字、读课文识字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特别是运用课件辅助识字,效果更佳。例如:学“游”字出示“池中人游泳”课件,学“风侵雨蚀”出示“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等动态画面,化静为动,花抽象为具体,学生易于理解。

三双向教学

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的双向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实行网上交流,协作学习,强化记忆。

为了强化记忆,以前那种静态地、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巩固知识的方法已经被另一种学习方法取而代之了,那就是实行网上交流、协作学习。例如:老师以计算机为媒体,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在交流、探索、发现和创新中实现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2.运用教学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的识字量与日俱增,积累的词汇也逐渐增多,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字词,经常把字词制作成形式多样的课件,如识字游戏、改错游戏、词语叠方塔(扩词)游戏等等,然后输入计算机,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这些练习,并相互评价。这样生动有趣的巩固练习,不仅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而且提高了识字能力,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及时反馈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自学时优势很大。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 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氵”旁,闪动“氵”,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字形演变。

由于低年级儿童本身的记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占优势,因而识字速度缓慢,容易出错。所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将枯燥的汉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使这些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汉字不再枯燥无味,而变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例如,教学 “田”字时,先借助多媒体出示纵横阡陌的群山图,让学生观察田地的样子,再在计算机上画出“田”的简笔画,最后在屏幕上打出楷体“田”字,引导学生把“田”的各部分与田地各部位对照,找出实物图、象形字和现代简化字之间的联系。这样,他们的思维由具体的图形走向相对抽象的笔画和部件,并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识字经验,提高了识字能力。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识字教学,给原本枯燥贫贬的识字入了新的活力,彻底改变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说到底”的现象,学生能在直观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掌握新知,活跃思维,陶冶情感。大量地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的先进教学方法。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下一篇:合作——让阅读快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