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各省市高考作文“个性”比拼暨“立意”解读

时间:2022-10-05 12:41:38

2014各省市高考作文“个性”比拼暨“立意”解读

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约占语文总分的40%。2014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作文题目一公布,就引来各地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对作文题进行评析。以下精选了4篇文章,供15年考生阅读参考。

评析一:

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精彩纷呈。各省市作文题的主旋律都非常明确,就是非常强调思维的辩证品质,要求能闪现出人生的智慧,更加强调学生自己对人生的内在反思,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这里,笔者对各省市作文的“特点”与“最佳立意”进行分类点评,希望能对“明年花胜今年红”起点益处。

一、最具“人气指数”的题目――四川卷、安徽卷

【四川卷】“人,只有在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这句话现在很流行。“站起来”这三个字是一个很形象的肢体动作,还记得北京奥运会献礼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主题曲就叫“站起来”。虽然网上有很多关于“站起来”这个身体动作的吐槽,但无损这个题目的优秀品质。因为,“躺着”,你只能看天空,而“站着”却可以看身边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对这个题目的思考,应该取其引申义――人,精神上要独立,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活中的每一天命运都会在各个角落里期待着,每一天都很容易发生些什么事。――赫尔曼・黑塞

一个人过于孤独并不好,它如同总是在人群中一样不明智。―享利・贝斯

【安徽卷】电视剧横行的年代,安徽卷当然赚足眼球。对于“剧本修改权利”的争论,双方都流露了本位主义,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与立场看问题,缺乏灵活性,思维僵化。因此本题最佳立意应落在:“生活中,分析问题应当多一份灵活,少一点僵化。”

二、最有“生活味”的题目――北京卷、湖北卷

【北京卷】成天看电视,北京人的生活那才叫生活。“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北京卷所列出的这些规矩“老”吗?我看一点也不老,放在任何时候也不过时。所以考生不要纠结于“老规矩”这三个字,紧紧抓住“个性可展露,美德不可丢”去构思就行了。

【湖北卷】湖北卷“登山看风景”,实则影射的是生活态度:有的人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从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而有的人却能坚持自己的目标不动摇。命题者的目的正是要批评这种“随遇而安”的思想,而倡导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最“励志”的题目――湖南卷、浙江卷

【湖南卷】这道题命制实在,传递了正能量。大家都能看出主人公那一句深深的感触“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材料的核心句。但这一句说得过于浪漫,或者说过于抽象。相对于高考作文明确的中心还有距离,因此要把这句话的高度降下来,让它“接地气”。材料中的修饰语“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是最好的表述。最佳立意:“干事业,做工作,就是要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把事情做好。”

【浙江卷】看浙江卷的“门与路”自然就联想起06年江苏卷的“人与路”。二道题目差不多吧。本题不难,重点在“进了大学的门,不代表就是人才;走在大学的路上,也不代表就一定能留下生活的印记,总有人虚度四年。”所以本题最佳立意为:“学习、探索、创造是年青人生活意义之所在,无论你在门内,还是在路上。”

四、最富“想像力”的题目――上海卷、天津卷

【上海卷】上海的学生见过沙漠吗?没见过可以想像啊!上海卷的题目很有思辨性。当然不是让考生去讨论“穿不穿越沙漠”,这只是一个比方而已。其间蕴含的道理是:“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不是随心所欲的,有些事情,我们必须面对,比如学习,比如社会公德。”

【天津卷】“人工智能”一直是科幻小说中的事情。现实中科学家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这是早已定论的结论。本题中描述的“老大娘接背唐诗,外国小女孩说唐诗出处”的画面,看似无往不胜,实则令人忧虑。画面中的老大娘与小女孩已经变成了机器人式的思维,失去了人类的本真。这是我们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反对的情形。因此天津卷的最佳立意是:“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但不应该抹杀人类的本真”。

五、最“浪漫”的题目――广东卷、辽宁卷

【广东卷】捧着几张泛黄的旧照片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多浪漫的事啊。广东卷的审题有难度,可以切入的点比较多:物以稀为贵,浓缩才是精华……。但我觉得命题者选这则材料最想表达的还是强调:“人,应当懂得珍惜自己过往经历的生活,因为那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数码技术本身无罪,关键看你有没有一颗珍惜生活的心。

【辽宁卷】“爷爷,我们去看小星星吧!”也许有一天你也会碰到这样的事。祖孙二人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以前有一个相声,说的是“胖子与瘦子谁的生活更好”,就很类似于这则材料。分析祖孙对话,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消除争论。那就是“看灯火辉煌的,让他去城市;看满天星光的,让他去农村”。问题总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现在命题者安排这祖孙二人观点交锋,意图在引导考生的辩证思维。最佳立意:“从老人角度,怀念改变不了现实,记得有那些美好就行;从孙子角度,有些事,我们没有经历过,但不见得不美好,错失之间,珍惜眼前的生活吧。”

六、最“环保”的题目――新课标Ⅱ卷、重庆卷

【新课标Ⅱ卷】“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保护区的提醒很好,因为这一条科学道理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那么这则材料的目的就是告诉考生:“生活中为人做事,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能因一己之私去损害对方的利益。”

【重庆卷】“玻璃碎片应当分装”,道理都明白,但做起来很少见。重庆卷教育考生啊。立意应当抓住那个老人身上的“细心”与“责任心”。在这一点上,国人在海外的表现被批评已经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

七、最有“争议”的题目――新课标Ⅰ卷、江苏卷

【新课标Ⅰ卷】“山羊过独木桥”比赛,材料中“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这句话其实只是一个幌子。命题者的根本目的还是告诉考生遇到困难时要有“创新思维、双赢思维”。最佳立意:“考虑问题不能只顾自己一方的利益。”

【江苏卷】有人把江苏卷的命题材料解读成“辩证思维”,这是不准确的。辩证强调的是有利有弊,而这个材料其实是从两个角度表述青春的内涵。“青春不朽”说的是“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最有利于干事业,最有价值,最值得回忆的时光”;第二句话中“也有人说”,强调的是青春在人的一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笔者认为命题者的重点是落在第一句话:青春是不以时间的长短来论的,青春可以不朽,关键是看你拥有什么样的青春。不朽,林觉民不朽,张思德不朽,多少伟大的或平凡的人青春都不朽,尽管他们的生命短暂。最佳立意:“为了青春不朽,我们应当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走过自己的青春时光,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八、最“难”的题目――福建卷、山东卷

【福建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这句话读起来形象,理解起来实质抽象。说明人的思维是多向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好事情,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纷繁多姿:有人对月一声长叹,有人对月心旷神怡。虽然人类的情感有时难以捉摸,但是每一朵花都有它绽放的权利,每一根草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最佳立意:“生活中,对与你持不同观点的人,应当包容。”

【山东卷】山东卷既有点哲学味,也带点生活味。雅人看“雅”,俗人看“俗”,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总有引起你共鸣,让你感兴趣的地方。最佳立意:“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落脚点,所以我们应当热爱我们的生活。”

九、最“朴素”的题目――广西卷、江西卷

【广西卷】“老王”可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因为钱仲书夫人杨绛写过一篇叙事散文《老王》入选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广西卷材料中的“老王”与教材中的“老王”形象差不多,都有普通劳动人民身上的善良品质。广西卷与重庆卷一样没有审题难度。“做一个讲信用,有责任心的人”就是最佳立意。

【江西卷】对于“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三位同学的看法自然各有各的道理。因为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从实践中来的他们最有发言权。江西卷不同于全国其他省市的命题材料都隐藏着一个最佳立意,此卷属于无主题作文,相当于围绕探究性学习写一件小事,没有限制。不论赞成还是反对,考生只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

从今年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者的思维已经越来越成熟了。高考作文可以看成是学生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堂语文课。因为无论从目的还是功能上讲,高考作文都在“检验、指导”学生怎么做人。相对于选拔人才而言,“育人”是高考作文更应该珍惜与坚守的一条主线。

上一篇:债市“黄金时代” 下一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