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有多少种表情

时间:2022-08-22 11:46:40

人脸有多少种表情

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那么人的面部到底能表达出多少种不同的情感呢?一项新研究给出的答案是:至少21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个叫面部运动编码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对230人的约5000张面部表情照片一一分析,识别被用于表达情感的面部肌肉。结果发现,人脸独特且可辨识的情绪表达比以前认为的要多。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认为我们的表情可能只有高兴、吃惊、悲伤、愤怒、厌恶和恐惧这6种。而我们的看法是,至少有21种,而且今后有可能辨识更多种表情。”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杜诗川说。

研究表明,除了常见的6种基本表情外,人们还会把它们结合起来,创造出诸如惊喜(高兴+吃惊)、悲愤(悲伤+愤怒)等15种可被区分的复合表情。举例来说,高兴的特点是:嘴角拉向后方、面颊往上展;吃惊的特点是:眼睛睁大、嘴张大;而惊喜则结合了前两者的特点:眼睛睁大、面颊上抬,嘴张大的同时嘴角向后拉。

杜诗川说,这一成果对更好地了解心理疾病病理、帮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啥不可“一心二用”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利用日本猕猴进行实验时,从科学角度证实了这一点。

京都大学教授船桥新太郎率领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同时干两件事情,不是出错,就是多花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任务干扰”。但是在“双任务干扰”下,脑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形一直没有弄清。

研究小组利用日本猕猴进行了实验,让猕猴同时完成需要记忆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两项任务,结果发现猕猴完成任务的准确率会降低,反应时间也会增加。研究人员调查了猕猴大脑前脑联合中枢的活动后,发现与只完成一项任务时相比,在任务重叠时,其脑内承担各项任务指令传输的神经细胞活动大幅降低。

研究小组认为,这说明在发生“双任务干扰”时,分别承担两项任务的神经细胞相互限制了对方的活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弄清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的原因。

大脑能“听出”笑声真假

英国伦敦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人们在听到发自内心的笑声和虚情假意的笑声时,大脑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韦学院心理学博士卡罗琳・麦格蒂根让志愿者倾听视频分享网站短片中的笑声,其中有些是真心开怀大笑,其他则是假笑。与此同时,科研人员监测志愿者的大脑反应并进行对比。

测试结果显示,参与者在未被告知测试目的的情况下能够下意识地分辨出假笑声。这是因为假笑声会激活大脑中专门用于破译情感信息的区域,这意味着听到假笑时,人们会知道那并非真情流露,同时大脑会自动分析假笑的缘由、其隐含的意思以及对方的真实想法。而发自内心的笑声会激活大脑中与快乐和积极情绪相关的区域。

麦格蒂根博士还介绍说,接受上述笑声测试的一些人还动用了大脑中控制运动和感知的区域,因此这些人能更精准地分辨出真假笑声。这说明人类大脑对笑声中隐含的社会和情感信息非常敏感。

(选自《光明日报》,文字有改动)

上一篇:海南高考数学(文科)试卷评析 下一篇:厘清生物中容易混淆的几对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