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05 12:06:07

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个性培养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趣味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小学生热爱数学,文章将重点探讨怎样开展趣味教学,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81-01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因而奠定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进行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利用数学知识中的趣味性,引导小学生从枯燥而抽象的数学知识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要求,实施趣味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基本前提,实际上,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实施趣味教学,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让课堂成为教师的主宰,那么既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也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用趣味故事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实现趣味教学的目标。例如,有位将军不相信一休很聪明,就决定考验他。将军府的一位妇人对一休说:“将军昨晚招待客人时客多碗少,因而客人们除饭碗是每人一个外,菜碗和汤碗都是共用的,菜碗两人一个,汤碗三人一个,一共用了220个碗。怎么计算来了多少客人?”聪明的一休说:“一共是120位客人。计算方法是:饭碗是每人1个,菜碗是2人1个,汤碗是3人1个,也就是说1人用1个饭碗,1/2个菜碗,1/3个汤碗,合起来1个人用的碗数就是1+1/2+1/3=11/6(个)。因为总共用了220个碗,每个人用了11/6个碗,所以客人就是:220÷11/6=120(位)。以故事的方式和学生探讨数学使之,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故事情节,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课堂上有着各自的意义,但归根结底,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刺激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让他们在课堂上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学习。

二、以趣味游戏培养数学意识

在趣味游戏中进行教学能够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游戏能够启发学生的智力、思维,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方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实施已经很多年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数学意识是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十分喜爱的活动,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他们不再受到枯燥的数学概念的困扰。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数学课堂就应该带有趣味性。特别是在有些难度较高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数学游戏,把要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游戏内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近距离地感受数学知识体验,在氛围轻松的数学趣味游戏中有效领悟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观察物体”的学习中,教师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说:“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教师由此引入学习知识,让学生准备一些长方体,并让他们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为何可以看到长方体的一面或者两面,最多三面,这些面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之后选择小组代表来回答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具有竞赛性的趣味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还能促使他们更投入地融入教师的教学引导中,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这种具有趣味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在游戏体验中被充分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了解如何学习数学,在和谐、欢快的课堂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数学意识。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随时组织一些简易的数学游戏,如算术比拼、知识竞赛等。通过趣味学习,学生还能够体验到合作交流的学习乐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数学趣味比赛时,应多关注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游戏,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更加热闹,更加有趣。

三、以动画情境实施课堂教学

和语文课不同,数学课既要有趣,又要有味:“味”是针对学科特点而言的,“趣”是针对儿童特点而言的。要有“味”就必须理解数学,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要有“趣”就必须了解学生,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儿童具体形象的心理特点之间架设桥梁。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数学味”必须具备“儿童”特质,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激发探索天性,促使其积极地感悟数学,形成数学素养。只有当数学味与儿童的兴趣之间达成和谐,才能有理想的数学课堂教学。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实来看,仅仅根据课本上的插图或者对话来实施教学,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效果也比较差。教师应该善于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课堂教学策略结合起来,为学生呈现出有趣、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给学生进行演示: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各自拿着一块长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玩具,他们都争着说自己的玩具面积大,那么谁的玩具面积大一些呢?教师通过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积极解决问题,交流思路。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先对两个玩具的面积进行计算,之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此时,教师再一次提问:大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应该如何计算呢?然后让学生通过剪、拼、移、想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以思维引导的方式开启学生的智力思维,并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情境氛围,带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在相互的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动画情境教学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动手,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将兴趣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向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小学生比较贪玩好动,课堂上也难以集中注意力,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要注重以趣味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将趣味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真正受益,为他们的快乐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红梅.运用趣味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9).

[2]郭兆伟.也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青年科学,2012,(11).

[3]徐晰.把握教材目标,多角度实施的教学尝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体会[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7).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高中体育教学示范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