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育人率先垂范,班规校纪规范行为

时间:2022-10-05 10:56:38

摘 要: 初中生行为意识弱,学习进取心不够持久。班主任不仅要宽严结合地对待学生,更要做学生的榜样,让自己高尚的人格、严谨的作风感染学生,还要在关爱、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行为规范,促使他们养成自律、自信和自强的品质。

关键词: 初中生 班主任工作 率先垂范 自律自强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高度诠释了教师的职责,我们不仅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更是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学校中传道的任务主要是由班主任贯彻与落实的。那么,怎么做并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呢?

一、正己才能育人,让自己成为学习榜样

一些学校规定:班主任是班级第一责任人,也就是班级出现任何问题班主任负主要责任。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一些班主任反感。但是,我们换一种思维,可以理解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思想言行影响一个班级,改变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人成才。我认为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必须自己做正直的、真诚的有爱心的人,用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1.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达标。学生进入初中是带着憧憬和美好愿望的,可是往往短短一学期之后就有学生成为后进生,而且班与班之间学生在成绩上、行为习惯上差异巨大。初中生极具可塑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班主任带班出了问题。我在班级管理中在行为习惯上高标准要求学生,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总是坚决做到。如早自习,我校没有规定班主任每天早晨都要早早到班,但是新接手一个班级,至少前一个月,我肯定是风雨无阻准时甚至提前到班。这样不需要我批评或者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学生正常都会准时到,而且能够认真地早读,这为学生很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卫生打扫这样的常规事务,有人认为和学习无关,不怎么重视。而我认为事情虽小,但是关涉到学生的一种态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是不无道理的。我一般都会亲自到场,指导学生如何扫地、如何拖地,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在班级集体中老师要求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如此身教甚于言教,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就会在无形中养成,也能形成好品质。

2.用强有力的教学业绩激励学生。班主任工作是极其辛苦的工作,大多是琐碎而杂乱的。我们首先是教师,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还要把书教好。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语文老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准备走进课堂。当然,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我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每在新接手班级教学时,我努力推进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相互讨论中获得问题的解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努力让学生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去阅读和发现,促成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喜欢我的教学方法,我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都不错,我也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肯定。我认为把书教好,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是班主任的基本功,如果教书不过关,学生就会不信服,班级管理也难以上台阶。

可见班主任是班级灵魂人物,班主任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行事风格、精神风貌都会影响学生,要对学生关心、尊重、信任和期待。在班级管理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教学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那么,班级学生的学习、班级纪律等绝对不会差。

二、执行班规校纪,增强自律自强意识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说明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在学习、守纪方面就能做得比较好。

我们要意识到如果对学生采取军事化管理,采用高压政策;无论大事小非,都抓住不放。那么,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快乐,没有成长的愉悦;可能做任何事都畏畏缩缩,没有主见。这样的学生是心神疲惫的,就会出现以往的那种高分低能现象,或是破罐子破摔的双差生。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仅要行的端,更要以自己的榜样感染学生,以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

新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会在开学初半个月内让班干部拟定班规,然后在班会课上全班讨论。其实学生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而制度是保障,是维护绝大多数学生利益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是渴望有良好学习氛围和纪律约束的。因此,我的班规很简单,就是确保每位同学始终成长在一个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合作提升、友善待人氛围中,而这样的班规由学生谈论拟定。如果有学生违背班规,就让学生评判,在友善批评中促其反省反思。这样,学生出现一次小问题之后,就能深刻反省。

另外,我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自律自强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自我名誉感和集体荣誉感。如在运动会之后,我让学生写写自己在运动会期间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在观看比赛中有什么感想和感受,提议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时候对自己当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如此让学生每天都意识到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正如荀子所说“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首先要行得端、做得正,让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学识感染学生,更要注重班集体建设和班级制度的建立健全,让学生有纪律意识,有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意识。这样,班级管理才能良性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班主任,2015,10.

[2]教育求是论坛,2015,12.

上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视听说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让天使们绽放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