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5 09:36:41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065-02

摘 要 股指期货是为了满足管理股票现货市场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金融期货,它对股市的波动性具有免疫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刚上市的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研究并对股指期货的上市对其现货即沪深300点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沪深300指数 波动性

一、理论分析

股指期货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其主要是用来进行风险规避的作用。市场波动性是市场价格对信息的反应而引起的波动程度,它表示了市场风险程度。股指期货推出最主要的原因和目的就是为股票现货市场投资者提供一种避险工具,通过套期保值交易达到管理风险这个基本功能。由于波动性对于市场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与市场信息效率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推出股指期货时,均相当重视其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有关股指期货推出是否增加了现货市场波动性的问题一直是各个国家或地区所重点关注的焦点。股指期货是通过双向交易来减少股票市场波动,引入股指期货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空头,投资者的力量由单一方向转为双方向,多空的力量会相互制衡,长期来看波动将减少。尽管在日内交易中,由于股指期货定价效率高,波动可能较原来大,但是由于日内交易只有数个小时,时间较短,并不会由此形成很大的泡沫。况且在目前T功的交易制度下,市场中绝大部分的投资者仍然使用日收盘价格作为评价风险收益的依据,日内波动对市场风险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股指期货的存在可以从三方面影响股市的波动。首先,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当股市价格受投机影响出现偏离真实价格的异常波动时,股指期货价格为股市价格的未来走势提供了参照标准,从而起到减少泡沫、促进价格平稳的作用。期货市场价格是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根据自己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确定的,因而均衡价格足以反映当时市场预期股指在将来的价格,故其变动隐含众多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的波动,从而降低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其次,当股市价格偏离真实价格时市场中大量套利者将会通过股、期两市的套利操作谋取利差,使得股指、期指的价格趋于一致。期货市场有保证金交易、低成本的特点,吸引大批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进入市场,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使市场参与人员交易目的和交易方法多元化,从而降低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因此,当股市出现异常的剧烈波动时,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减缓股市价格波动,促进股票价值回归。第三,期货交易可以增加市场中交易信息的传递,提供交易双方更完整的价格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而且因为期货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亦可促进信息传递的速度。因而可以改善市场信息的效率性。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股指期货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欧美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产生期货的概念而我股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就开始对股指期货进行研究,直到1999年才推出了股指期货研究报告,在认真分析股指期货推出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后,提出了优先推出指数期货的发展目标。进入本世纪,随着大量金融资本的入市和QFll的实施,证券市场的交易规模将日趋扩大,价格风险也将急剧增加。而包括QFll、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也迫切需要有效的避险工具。因此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要求建立相应的避险机制的呼声更加高涨,股指期货可以有效缓解国内券商的经营压力,提高其竞争力,股指期货问题迅速成为证券界和期货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重新启动股票指数期货的开发,并设计了具体的合约、交易方式、运作模式,这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上证50ETF之后,它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又一大动作。汪利娜(1993)介绍了英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监管特色,归纳总结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荣(1997)全面论述了美国、日本和香港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点和特殊规定。

2000年以后,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重心己经转移到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可行性、必要性等问题上,许多文献开始转入探讨我国引进股指期货的具体方案、上市时机、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等问题上。对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意义以及可行性进行讨论的有:王开国(2000)和景乃权等(2002)的论文,他们都认为开展股指期货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认为中国目前己经具备了开展股指期货的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法律条件。柳谈(2000)探讨了我国建立和发展股指期货的可行性。王晨(2000)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规避作用进行了研究。张晓娣(2002)则认为,股指期货交易应与股票现货交易分开,采用分离模式可充分发挥股指期货价值发现、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功能,有利于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2007年底至今,随着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急剧,研究者逐渐侧重于推出股指期货对股市影响的研究上,张海平(2007)从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制及我国股市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股指期货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短期而言,股指期货推出前股市上涨,推出后下调,但跌倒一定程度之后在前面所提到的影响因素的作用之下将继续上涨。长期而言,股指期货将有利于投资者规避股市系统风险,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有利于加快机构投资者发展,增加大盘股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金融衍生商品在我国的发展。刘风根和王晓芳对我国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上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实证分析

收益率(报酬率)是反映价格波动变化程度的指标,收益率的标准差或方差可以用来体现市场的波动特征和风险特征。设P1为当日的开盘价P2为当日的收盘价,R表示收益率。通常收益率R以指数的涨跌幅度百分比衡量,即R=[(P2-P1)/P1]×100%.度量波动性的理论模型一般分为两大类: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应用静态模型的前提条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假定价格或收益率的方差保持不变,符合金融市场中的有效市场理论。静态模型运用起来十分简便,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静态模型是非常普遍的,常来预测和估计股票价格。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在现实金融市场上大多数金融变量的方差与静态模型的假设条件不符,如一些月度或日金融数据的时间序列常常会出现异方差性和波动性的现象。即随机误差项往往在较小幅度波动后面紧接着较小幅度的波动,在较大幅度波动后面紧接着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为了寻求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行为更为准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动态模型应允而生。常用的动态模型主要有三种:移动平均模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和随机波动模型。移动平均模型是利用一定量的历史数据通过移动平均动态地估计日收益率,根据对所使用的历史数据采用的权重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简单移动平均模型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等。

本文选取了从2010年1月开始的沪深300指数的日数据,并求出它们的日收益率对其求均值和方差,因对为我国股指期货是从4月16号上市的因此我们又分别对其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沪深300指数分别做回归分析,求其均值和方差,从两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股指期货上市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如表1 我们可以看出,期货上市前的标准差和上市后的标准差都是7.6745,这说明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没产生影响,这也许是因为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时机正好出于经济危机发生但经济还没复苏股市一直比较低迷的时刻,这是大量资金分别退出股市的时候因此此时股指期货上市对其资金的分流作用就很小了。但从均值来看期货上市后的值要大于上市前的值这说明期货上市后对股票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结论

我国很早就推出了商品期货,国家通过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来调整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价格,由此商品期货对稳定现货市场的价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股指期货在大家的期待中终于在4月16号上市,沪深300点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其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但从长远来看其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新上市的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分析发现短期内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很小但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在股市低迷时机推出股指期货这一方面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同时,在资金大量从证券市场流出时推出股指期货这样可以避免炒家对其炒作而导致价格急剧变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梁威.浅析推出股指期货对我国的影响.商品与质量.2010(5).

[2]魏文生.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3]樊锐.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财务与会计.2010(6).

[4]唐曼.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以沪深300指数期货为例.甘肃科技.2010(9).

[5]陈国进,陈巧巧.陈创新.日经指数期货与现货市场波动关联性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下一篇:金融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