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0例

时间:2022-10-05 09:07:32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80例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期的一段时期,包括从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绝经是妇女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部分女性在其前后出现由于雌性激素减少所引发的烘热、汗出、烦躁、失眠、眼睛干涩、月经紊乱,这种生理病理变化一般要持续2~5年,个别严重者可达10余年,其年龄在40~55岁之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常见病,严重损害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对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0例系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中,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3个月~10年。月经情况统计,未绝经50例,绝经30例;治疗情况:初次治疗58例,来我院治疗前已在其他医院治疗22例。对照组80例中,年龄42~54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5个月~10年。月经情况统计,未绝经46例,绝经34例;治疗情况:初次治疗50例,来我院治疗前已在其他医院治疗30例。所有患者均有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等。两组对照资料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利维艾2.5mg,每日1次;维生素B1片20mg,每日2次;谷维素20mg,每日2次;维生素E100mg,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知母、黄柏各6g,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各10g,熟地、女贞子、旱莲草各20g,地骨皮、青蒿各15g,山药30g。若心悸失眠烦躁,加酸枣仁20g,远志6g,淮小麦30g;若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加天麻9g,10g,桑枝15g;若皮肤瘙痒,加蝉衣6g,防风、玉竹各10g;阴道干涩,加首乌20g,黄精15g;若尿频,加益智仁、覆盆子各20g;便秘加肉苁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天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较前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见表1。

4 体会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的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妇女在“七七”前后,肾气渐不足,久则肝肾阴亏,阴虚则生内热,阴不敛阳而致肝阳上亢,故见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等症。治当滋养肾阴,清退虚热,佐以潜阳,方用知柏地黄汤合二至丸为主。其中,熟地、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治本;知母、黄柏、丹皮、地骨皮、青蒿清退虚热治标;山药、泽泻、茯苓健脾渗湿,使滋补而不腻滞,合之共奏厥功。现代医学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一般认为症状程度与雌激素分泌减少的速度和程度有关。利维艾有补充少量雌性激素的作用,维生素E有营养作用,维生素B1和谷维素有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本病西医治疗原则以补充雌性激素为主,辅以对症处理。但激素疗法长期使用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易致癌变;单纯中药多数人不能立即起效,可酌情加入少量雌性激素治标,中药治本。同时,中医治疗辨证灵活,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收稿日期 2009-11-23

上一篇:疏肝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8例 下一篇: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为主治疗肩周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