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壶与鼎朴壶

时间:2022-10-05 08:25:05

近年,鼎朴壶得到陶艺界和收藏界的普遍瞩目和佳议,被誉为“当代曼生壶”。古典转世而浴火重生,新品传模而气韵生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艺术现象和文化现象。

提起“曼生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人雅趣。紫砂史上,明代董其昌、陈继儒,清代陈曼生等文人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赋予紫砂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以此推动了紫砂工艺的发展,扩大了紫砂壶的社会影响和市场。陈曼生又是这些文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他在把紫砂打造成“文化陶”方面的贡献,以及历史和壶友对他的肯定和尊崇,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努力及效果,笔者简要归纳为三点:第一,因壶生文,随壶赋文。当然,这“文”包括诗文、书法和印章。第二,因文造壶,壶以载文。这是说他和他的合作者具有高超的工艺造型能力,在壶型设计方面善于拟古和创新,成为“文”的有机载体。第三,壶、文相得,文、壶一体。这实际是两层意思,一是说壶、文搭配得当,但壶与文仍有各自的审美价值;二是说壶、文之间的默契程度很高,唯有此壶配此文。这两层意思的侧重点不同,要用艺术辩证法的眼光来看。高品位的“文人雅趣”,其“趣”便应在这两层意思中间。

鼎朴久经历练,广收博取,学修精进,运斤成风,故能深悟艺术辩证法之精髓。他眼里的“曼生壶”绝不仅是诗文书画对紫砂壶的包装打扮,而是艺术的脱胎换骨,文化的点石成金。因此,他能由器入道,穿透壶的形制而直追其魂魄。大家都知道鼎朴造壶的三大优势――融入自身的书、画、印、刻,引进当代书画名家的专稿并根据紫砂壶的特点加以适当调整,以及向宜兴文化程度较高的工艺名家或年轻精英定制壶坯,但是对鼎朴壶深刻的意旨和丰富的内涵却未必能够感悟到。当然,达到这种欣赏目的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很正常的。正如我们在丁蜀看到的,从事紫砂制作者如恒河沙数,而能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性和观赏性作品的人毕竟很少。因为这不仅要有熟练的制壶技巧,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做到像鼎朴壶这样“文”为壶点睛、壶为“文”增色,门槛实在很高。何况鼎朴壶的种种具体方面,如壶身画面立意的新奇、笔墨的拙酣、风格的华雅等,都具有唯一性,想仿都仿不来。这也正是人们看中鼎朴壶收藏价值的缘由。

人们喜爱鼎朴壶,如同曼生壶,因为壶上除了直观的装饰,还有耐读的品位、格调、境界、情感和意趣,那才是值得独自偷得半日清闲品茗玩味,或邀三五知己静观同赏,感觉可抵十年尘梦的东西。

(作者为《天津日报》主任编辑、著名紫砂评论家)

责编 水清

上一篇:老街美在画图中 下一篇:“二王”行草书的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