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学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05 06:19:12

浅析生态学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生态学理解

近年来,生态学在各种不同的领域里受到格外重视并广泛运用, 尤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日益形成推进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工具。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产业集群的研究中,二者关系紧密相连。

(一)产业集群与生物体系的范围定义

产业集群指的是一大批相关企业和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的一个网络组织,这个网络组织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支撑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其各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生态学领域中,由一群生物组成的群体,有三种不同的组成层次: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相对于自然界内不同物种的群聚关系,产业集群内也有各种不同形态与性质的组织,这些组织彼此间关系密切,存在互相依赖、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进而形成一个共生共存的社会网络系统。由生物体系与组织体系的范围与定义对比可见,产业集群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种生态系统,且表现出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二)产业集群的生态特征

从现实情况来看,产业集群是多种力量催生的复杂产物,由于产业群中不同企业具有的不同作用,产业集群中常见的成员会呈现多种“生态类型”:优势企业和建群企业、亚优势企业、伴生企业等等。同样,产业集群也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1)由一定相互依存的经济单位组成,空间上相对集中,经济活动高度密集。(2)完整的“生态链”关系,产业集群中包括生产性企业,服务性企业,以及大量为生产提供辅助的机构,并完善成为企业网络。(3)不同经济单位之间相互影响。一个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企业和机构对环境的适应和各产业之间相互适应这样一个过程,如领导优势企业,伴生、寄生企业的互相影响。(4)具有形成集群环境的功能,群内企业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且内外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般,生态种群的成长离不开有机环境与无机环境的共同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离不开集群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带来良好的“生态循环”。(5)存在规律性的生命周期。因此,要增强集群的竞争力,同样需要有效延长集群的生命周期,促进其蓬勃发展。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其生态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繁荣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意大利传统产业群的迅速发展至今,产业集群已经称为全球范围的经济现象。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德国的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产业集群、法国的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日本大田的机械产业集群等的蓬勃发展,更是对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产业集群总体也日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三类群体:一是地方自发形成的传统产业集群;二是政府导向型高科技产业群和商务金融中心;三是市场导向与政府导向结合的经济带。例如浙江温州的鞋业集群,福建的运动鞋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广东的PC制造产业集群;苏南地区的IT产业集群,山东寿光的蔬菜种植业群等等,都以不同的形式形成规模,良好地发展。

(二)我国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瓶颈

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受到关注的时间较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产业集群如何培育与发展仍然仅限于探索之中,国内产业集群缺乏丰富的理论指导,一些中小产业集群经过初期发展后,不禁陷入了持续发展的泥沼。例如浙江临海模具业集聚地的跃升困境:该群内聚集逾千家模具企业,早期经营日本企业的模具的转包加工,并在其发展初期获得了低成本的利润优势。但随着生产技艺与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临海的本土企业决定凭借成本优势直接挺进国际市场。但遭到利益损失的日本上游企业开始不停地封锁技术,同时封锁其在欧美的市场,使得临海本地企业的市场开拓遭受到不小冲击,由下至上的突破困难连连。临海的例子只是我国集群发展的一个典型,持续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集群内环境

――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发展不足

(1)自发形成的小企业集群尚未超越“低水平增长”的陷阱:产业增长主要依靠数量,而非更重要的效益与竞争力因素。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产品技术趋同,且处于过度的低成本竞争。目前,我国上规模的产业集群约有1300个,多表现为价值链低端的集聚。集群往往随着产品工艺、市场的日益成熟而面临规模小、技术低的软肋,只能生产一些低档产品,同时由于企业间的过度竞争更削弱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从而难以形成一定品牌,无法形成由低走高的突破。

(2)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缺乏有机组合,小企业跃升不足导致协作效果差强人意。一些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大企业追求创新而中小企业小富为安,两者实力落差显著,技术水平差距拉大导致各自为战,协作网络趋于脱节,无法实现产业集群的聚集功能和“雁群效应”。

(3)产业集群企业间上下产业“生态链”缺乏有效“竞合”。临海的经验表明,虽然解决了分工问题,低端产业也能顺利地介入到全球价值链,完成了第一轮经济的发展,但在低端的集群中,由于大量的生产是上端对下端的一种委托加工,随着被委托机构的增加,同类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上下游企业逐渐拒绝有效协作,甚至整个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不断加剧封锁,下游企业难以发展与生存。“生态链”的断裂缺乏更不利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共同发展。

――生产要素制约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供给的日渐有限,部分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外部约束日益严峻。土地、资本要素供给不足,集群经济,面临着既要发展又要整合资源的突出问题。日益严重的生产要素制约,使一些群内企业产生了离群现象。以浙江台州为例,2001-2003年数据显示,该地区外迁工业企业已达150家,且迁往外省的占90%,集群的生命力减弱,发展速度趋缓。该现象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已比比皆是,如何令集群生命周期的有效延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集群外环境

――集群相关政府与支撑机构影响缺位

(1)违反市场规律,人为植入无关联且不互补的企业簇群,导致“集而不群”,企业无法共生。截止2005年,我国已有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开发区更是遍布全国,但许多开发区的建立却是未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规划就匆忙推行的,其结果造成了一些集群内无甚关联的企业集群单元的重复出现,使得不少开发区难以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2)地方政府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有重硬件而轻软环境的倾向,公共建筑设施到位,但诸如金融担保以及公共配套等体系薄弱,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机制保障不足。从而使得这种集群在发展中内部缺乏有效的支持机制以及政策保护,“产学研”合作程度弱;外部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3)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加上集群一些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在企业集群中同类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往往较低,从而导致过度竞争,所以极易导致“柠檬市场”的产生,这样的产业集群是非常脆弱的。如曾发生在浙江温州的鞋业诚信危机、金华的劣质火腿事件等,损害的是区域品牌和整个“块状经济”的发展。

――社会文化缺少创新氛围

产业集群的低水平增长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与竞争力的问题,而要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集群持续发展与延长其生命周期,重要的是创新与改革。然而2004年数据表明,我国投入最高的产业高新区的R&D经费613.8亿元,已占全国的33%,但即使是这样,相对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我们的R&D投入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一则原因是政府的投入不够、且重大轻小,二则是产业群内中小企业自身缺乏良好的创新氛围:创新观念滞后,追求小富即安,安于从事模仿抄袭的获利模式,甚至只要还有一点利润,就不愿意转变增长方式,不愿意进行R&D的投入。这也是企业的路径依赖惯性表现,不愿意打破现有的模式。同时,由于诚信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使得企业开创新的产品亦很快遭到模仿假冒,利益受到损害,加上“傍名牌”现象的广泛存在,极大影响企业研发与品牌投入的积极性,“创新遏制症”使产业升级步履艰难。

三、产业集群持续共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有效集群应发生在共生性企业之间,产业集群要实现良好的跃升发展,需要的更是集群内外多环境的影响促进。因而,本文从社会政府外环境引导与企业内环境创新共生两方面探讨集群生态 “竞合共生”以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集群内环境――企业发展需要化被动为主动

1、充分利用产业集群良好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提高。集群内部的企业需逐渐认识、加强与高科技园区以及周边大学城等科研单位的互惠联系,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大R&D投资,注重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集群整体水平的提高。

2、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自身在发展成熟期之后,即刻面临着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处于低端的产业集群要做到上游尤其需要加强协作。企业间打破隔阂,努力构建企业间的学习型网络,在学习交流中完成企业“营养”的自我补充,自我完善与成长。强化自主创新以及协作创新精神,从外部的资源和内部的研发、生产设计部门的联合中受益,才能最终提高总体竞争力。

3、积极组织并发展行业协会,规范行规,发扬诚信风气,促进合作。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经营,形成信用规章制度、道德文化和监督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强企业间相互信任,降低交易成本;行业协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行业调研、媒介沟通、信息交换与等活动,积极协助企业创品牌、开拓市场,使得群内企业间、企业和支撑机构间合作效率提高。

4、产业集群内具有互利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不可太大,要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竞争。虽然共生协作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以及学习发展的途径,竞争仍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适当的竞争保持了整个集群的活力,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了整个集群的竞争优势。

(二)集群外环境――区域政府亟需科学地发挥积极作用

除了依靠税收、金融等措施来引导产业区域集群外,政府的政策重点应在于优化集群结构,平衡群内企业的“共生”行为,提高集群的竞争优势:

1、建立畅通的集群内企业“生态链”,协调、完善集群内的分工协作网络,发挥集群效应。区域政府应积极协调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促进上下游之间积极的业务合作,创建风险共担利益分享机制,激发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营造企业间平等、信任、相互依存的良好氛围。

2、政府导向应以市场导向为基础,创办大型企业及工业园区时强化群落意识。在原来以地缘和人缘为核心而自发形成的零散簇群基础上,政府应引进产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主导型”企业和一些公共机构,以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和培育有效的共生性集群内核。如在原以供应链链接的企业或分包经营的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产业园区,或围绕产业区积极引进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引导园区发展成非主导型或主导型共生企业,进而演化成混合型共生产业集群。同时,高科技园区应定位在“产学研”易于结合的地区,以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3、政府注重协调集群企业的差异化程度。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质量监督等措施来增加集群企业间的差异程度。注意保持集群内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避免产业集群的产品过于单一,集群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重叠,而造成企业间的过度竞争。

4、产业集群内部可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强化中介机构的作用。中介机构的存在是集群中各个结点间实现网络式的互动和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人为构建的产业集群具有自组织能力的基本条件。大力发展包括会计、法律、经营管理、市场调查、职工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为集群生态链上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有利于协调和解决集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促进互信互惠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从生态学的视角看,产业集群是同一区域中关系密切的各种企业种群所组成的集合体,它表现了和生物种群相似的行为特征,且市场与政府在区域共生产业集群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源于产业聚集的网络效应,所以政府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行业选择和定位,做好长远规划。由于现有自发性和政府导向型产业集群普遍存在共生效益缺失,“集而不群”的现象,政府应在互利共生性基础上建立主导型、非主导型及混合型共生性企业集群。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努力调整创新、协作竞争, 并在协作共生中影响其发展的集群环境,使之朝着利于整个集群效益最大化,总体核心竞争力最强的方向前行。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探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下一篇:浅议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