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问题、思考及建议

时间:2022-10-05 05:41:03

现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问题、思考及建议

摘 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制定的学生助学贷款系统里重要的贷款形式之一,比较贴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并受到广泛贫困家庭的欢迎和关注。但是,现阶段在这个贷款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旨在剖析现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现的问题,探讨研究,提出合理性建议,不断健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系统。以“精准扶贫”为目标,推动其可持续发展道路,朝着“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方向迈进。

关键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2007年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至今,其已成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作银行从仅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增加到现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合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入学困难、学费高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发挥教育的公平性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学生及学生家庭的优势

1.申请门槛低

目前,无论是普通高等学校、民办高校还是独立学院,均可办理生源地贷款。偏远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在家乡所在地的教育局资助中心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便可申请。

2.不需担保或抵押

由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和学生构成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不需要任何担保或者抵押,对学生及学生家庭而言都是比较轻松的。

3.逐年申请,可中断

不同于国家助学贷款一签多年制,生源地助学信用助学贷款可逐年申请,便于临时性家庭变故学生申请,体现生源地信用贷助学款面向对象多样性、广泛性。

4.资助金额较高

目前每生每年最高可贷款8000元,贷款数额基本满足高校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并且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部门全额贴息,减轻学生及家庭的利息负担,仅需要支付学生毕业后余下利息即可。

5.还款期限长

目前为止,贷款年限长达14年,解决了多数困难学生毕业就业后刚参加工作工资少、无力偿还贷款等问题。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高校的优势

1.欠费率显著降低

不同于国家助学贷款只针对新生申请,一签多年。生源地贷款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众面广,贷款金额高,大幅度解决了欠费问题。

2.高校不需承担催款L险

国家助学贷款采用的校园地贷款形式,由高校配合经办银行办理学生申请、审批材料。高校作为中介,在受助学生毕业后承担着催还贷款的烦琐工作任务, 其中令高校头痛的是学生毕业后更换联系方式等,不便于联系到学生本人,造成贷款违约的严重后果。而生源地贷款实行的是生源所在地的贷款模式, 放款银行在学生的生源地, 便于联系学生或学生家庭。学校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学生不会因为未及时还款造成诚信问题。

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1.资助对象真实性不明朗

生源地贷款不同于其他社会贷款,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部门支付,由于贷款政策的实施,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学生会抱着侥幸心理申请,即便不符合贫困生要求,也想办法通过门路来骗取生源地贷款的资格。由于每个地区生源地贷款名额有限,被非贫困生占用了名额,就会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贫困资助的贫困学生因此被本属于他们的政策拒绝,让他们因此失学。

2.办理、发放过程烦琐

学生首次办理需要经历县级教育局资助中心受理、初审、推荐、经办行(社)入户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双方签订合同后方可贷成款项,过程至少经历1个月时间。对于高校而言,每年9、10月份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到账的高峰期,各地学生贷款资金通过银行汇入学校账户,由高校学生资助中心将学校的账户涉及学生贷款的资金分别发放给各学生账户。整个办理发放过程烦琐、历时较长,不能及时发放到位,为贫困生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3.信息采集及推送不够透明

对于高校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采集最令人头痛。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例,从银行反馈给校财务部门的信息数据当中,仅仅只有姓名及金额信息,其他信息一概皆无,无法对学生进行一一识别,在查找学生信息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同名同姓学生易出现错误发放可能。另外,由于推送、宣传消息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导致很多学生贷款进度无法及时查询。

4.发放贷款时间不够统一

农信社审批发放贷款时间为每年8月份;国家开发银行每年审批发放时间为10月前后;中国农业银行审批发放时间为8~10月。因为贷款时间不同,学生收到贷款时间会受到影响。

5.学生家庭还款意识不强

很多偏远地区学生家庭普遍教育意识不高,对国家政策不了解,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补贴,不需要及时还款,或者了解国家政策但是无从查询还款期限及还款金额,导致未按时还款造成学生毕业成家后买房买车成困扰。

五、为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建议

(1)优化教育局资助中心管理中心编制,按所在地贫困生比例配套工作人员及设备,保证专员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减轻资助中心工作负担,将生源地贷款申请工作下放至各地各高中。

(2) 优化贫困生认定、审核工作,改良审批方法。学校应利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长期跟踪、摸底;增加生源地贷款名额,保证获贷人数比例;根据各地区情况不同指定相应的鉴定标准体系,可以包含生源地、父母亲工资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家庭健康状况、主要花销及人口数等;到大学后跟踪了解学生月花销情况,有无攀比现象等。

(3)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从高中时期便开展班会、家长座谈会等加深学生、家长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学校专刊、宣传海报讲解相关贷款政策。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可通过宣讲会、例会等提高学生还款意识,毕业前开展毕业生还款确认工作等。

(4)建立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实施行动的重要保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贷款方与借贷方的权利和义务,对贷款手续流程做出明确要求,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贷款模式进行深入探讨调查研究。

六、结论

作为国家扶助大学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源地助学贷款有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与义务。现阶段的问题可通过系列优化措施不断完善,应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手段,以“感恩诚信”为保障,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个问题需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乃至于国家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安云初.国家助学贷款的道德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7):56-58.

[2]徐仁成.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

上一篇:全球能源形势重大变化与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 下一篇: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