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多元化引导帮助

时间:2022-10-05 05:24:3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多元化引导帮助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及就业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多元化引导帮助的建议。

经济困难就业指导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读大学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而是一种普遍的教育形式。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无力承担全部或部分学费以及在校生活困难的学生。据调查,现在全国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将近30%,特困生比例达10%~15%,成为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引导,有助于帮助他们顺利就业,也有助于稳定在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情绪和心态,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

1.社会原因

(1)少数单位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由于不正之风的影响,社会上少数单位存在着不公开、不公平竞争的用人现象,遴选毕业生不是将综合素质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缺乏社会背景和关系在就业时受到限制。

(2)盲目扩招及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1999年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全国各地的高校都进入快速扩招的时代,大学生数量激增,经济发展所带来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要,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专业及课程设置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与就业需求严重脱节,培养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全面,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不满意,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校原因

当前,各高校虽然都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也都对学生的择业观、职业观和创业观进行教育和指导,但主要是作为就业工作必须开展的课程而进行集中授课,上课的形式也大多是单纯的课堂讲授、突击指导、理论灌输等传统形式,忽视职业生涯设计、自主创业方面相结合的全程化指导,缺乏层次感,对学生根本起不到实质的作用。此外,学校对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且缺少高质量的就业指导课的教材,缺少从大一开始的系统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和训练。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统不完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狭窄等方面,都凸显了学校层面就业指导不够完善的缺陷。

3.学生原因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受着其他同学不能体会的艰辛和压力,读大学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家庭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同学希望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薪水高、福利好、发展快的工作的愿望比一般同学更为迫切。而且,原来生源地是农村的同学不愿回到农村,原来生源地是县城的同学不愿回到县城,原来生源地是二三线城市的同学也不愿回到二三线城市。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地域、单位、岗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业困难。

(2)有时有心理失衡现象

较重的经济负担、学业生活的双重压力、社交活动的受限、对前途的焦虑迷茫等因素,容易导致其自卑、孤僻、不合群、偏激甚至仇富心理,不利于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意识的提高,同时也给就业带来一些负面因素。

(3)综合素质和就业渠道欠缺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忙于勤工助学或埋头学习争取奖学金,难以投入很多精力在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上,综合素质得到较少的锻炼和提高;由于家庭社会关系少、就业渠道窄,在就业上选择的余地也不多,就业竞争力上普遍弱于一般大学生。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

1.将报酬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多经济困难学生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无奈地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其中一部分同学还有贷款和借钱读书的情况,这样更加剧了他们立即工作挣钱的心理。在面对工作机会的时候,当然把报酬的高低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忽略发展平台和专业对口,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将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暂时埋藏。

2.希望得到用人单位的尊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自尊心较强,即使在接受帮助时也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他们在校期间通过争取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以及校外打工来获得学费和生活费,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压抑、苦闷等消极心态。他们希望获得帮助,但又排斥同情、施舍一般的帮助;他们希望获得理解,但又排斥敞开心扉、暴露伤痛的理解。所以,这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很看重用人单位的尊重,福利好、气氛融洽、人性化管理的单位很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

3.选择创业不多,倾向稳定职业

据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选择创业的较少,而是普遍倾向于稳定的职业和单位。因为他们需要稳定的生活来源,来支撑起自己和家庭生活、发展的需要。因此,一般不会选择风险大、投入高、回报不确定的创业项目,而是稳扎稳打、相对保守的进入单位工作,即使回报不像创业那样丰厚,但却有安全感、稳定感,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4.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用人单位较认可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在学生阶段生活窘迫,经济紧张,多数都有勤工助学的经历。这些学生普遍比其他同学提早尝到了人间的艰辛,这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教会他们如何吃苦耐劳,懂得感恩,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

三、多元化引导,全方位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1.引导主体多元

(1)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的壁垒。切实加强对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整顿和监管,规范人才招聘选拔条件和标准。鼓励、要求单位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的形式,统一规范的选拔办法,真正做到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让经济困难生凭自己实力就业。

第二,出台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经济困难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偏远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拓宽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大力支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第三,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的资金投入和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并做好管理、监督工作,将资金使用落到实处。

(2)用人单位发挥载体作用

第一,用人单位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要结合单位实际,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相应国家的号召和政策,将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努力完成。

第二,用人单位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的形式,统一规范的选拔办法,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就业壁垒,对经济困难、缺乏家庭背景的学生一视同仁,真正根据毕业生的真才实学选拔人才。

第三,用人单位应该积极与高校合作,为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既可以扩大在校生的实习实训范围,也可以方便单位考核人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沟通渠道,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孵化条件。在面对经济困难学生时,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机会和岗位,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3)毕业生家庭起到辅助作用

第一,积极引导,关注毕业生心态。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就业动态和心态,跟孩子多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直面职场,养成能够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一点对经济困难学生家长尤为重要。

第二,适时帮助,提供求职技巧。家长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对不同职业、不同用人单位的了解比学生更为全面和丰富,掌握着求职的技巧。在毕业生求职时,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加以帮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导手段多元

(1)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引导。高校应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工作,如招聘会、经验交流会、宣讲会、培训会、实地考察、一对一咨询等,站在高层次的平台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他们的就业率。

(2)着重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引导,通过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开拓并完善校外就业市场,搭建多层次的就业交流平台,提供方便,便捷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抢占市场先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毕业生,提高应聘成功率。

(3)建设高水平的就业引导队伍。就业引导队伍是战斗在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力量,也是为毕业生服务的力量。学校应该建立一支专门化、理论型、实战型的高水平就业引导队伍。学校层面可以聘请校外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或企业管理人才来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从实际就业形势及现状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就业引导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院系层面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更贴近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对重点关注的学生如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引导服务,针对个性差异,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因时、因地而异的职业价值引领。

3.引导方向多元

除了就业之外,学校、家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

(1)考研。学校应该给予有深造愿望但经济困难的学生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报考公费比例高的高校继续学业,同时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减轻学生的生活压力。研究生导师可以在坚持公正的基础上将科研项目向经济困难学生倾斜,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创业。前文提到,经济困难学生创业的不多,社会应给与更多的政策优惠,如凭有效证明,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优先贷款;贷款利率优惠;税率优惠;提品市场信息等等,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创业积极性。

(3)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国家号召广大青年大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地区去,挥洒青春,服务人民。经济困难大学生可以将此作为实现人生理想,展现个人能力的舞台,为自己的青春画出厚重的色彩。而且,为了鼓励大学生参与,国家在减免学费、薪资待遇、今后发展等方面都有很优惠的政策,适合经济困难学生参与。

参考文献:

[1]陈德明,张革华.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构建学校支持体系[J].前沿,2004,(10).

[2]万丽华.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6).

[3]王芹,肖斌.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难点与解决途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66-68.

上一篇:模具设计如何运用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下一篇:基层质检机构工作质量的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