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生产力

时间:2022-10-05 04:38:08

论文化生产力

摘要:文化仅仅是意识形态、是软任务,以及文化无用论的观念,长期以来左右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这种观念影响到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影响到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消费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的繁荣及文化生产力的释放,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提出“文化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符合时展的需要,体现文化自身应有之内涵。“文化也是生产力”:一方面在于文化通过产业化的形式直接构成生产力;另一方面文化通过提升商品附加值的形式间接成为生产力。正确认识文化的生产力地位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意识形态;生产力;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6-0005-06

收稿日期:2012-08-1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SKX201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2jzd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AXW003)

作者简介:曹顺庆,男,湖北荆州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一、重新认识:文化既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力

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了深入的发展,随着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国际贸易的普遍发展,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国际舞台上的角逐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实力的较量,更体现在文化的竞争。文化的竞争已经在当今国际交往的各个层面凸显出来,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愈加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作用。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但文化实力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往往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我们当前对文化的认识是准确的、全面的。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观念使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差,这种误区严重影响和束缚了我们对文化发展做出正确和清晰的判断。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包括制度层面的上层建筑和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就是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而文化就属于意识形态,归属于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层面。

将文化归属于上层建筑,归属于意识形态,这在马克思的时代无疑是正确的论断,然而,时代在发展,形势在改变,到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渗透到生产之中,甚至直接成为生产力。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点,及时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及时提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路,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实质上是肯定了文化作为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本文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明确提出:文化也是生产力。这个提法是否准确,还请学界同仁多多赐教。

今天的经济形态,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体化经济形态;今天的生产力,是工业制造、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密切相结合的生产力。如果不认识到文化的生产力属性、文化的生产实践涵义,必然会造成文化与经济的割裂,如果根据原来的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逻辑,文化自然就成了生产力的附庸。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观念不断强化文化的非生产力属性,并长期以来左右着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形成了文化无用论,于是关于文化各领域的种种偏见也成了人们的“常识”,哲学是世界观、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等等,诸如此类都是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理解文化。回顾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

自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一直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的尊严蒙受屈辱,民族的自信受到沉痛的打击,洋务运动随之兴起。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强国的愿望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而击得粉碎。洋务运动强国梦的破灭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日益腐朽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改革落后的政治体制就成了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目标,但轰轰烈烈的运动不到百天即宣告失败。尽管辛亥革命了延续几千年的帝制,接踵而来的却是复辟丑剧和军阀割据,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声势浩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着中国思想界的变革,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及其中国化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种崭新的革命理论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文化是引导中国社会变革的一股巨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和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受到当时苏联的影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得到强化。冷战格局的形成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意识形态的竞争,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垒,政治的竞争决定了经济和文化的竞争,所以,当时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体制都操持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经济政策和文化运作都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无产阶级的文学是先进的,资产阶级的文学是腐朽的、没落的;在美学领域就是,主张美是客观的是唯物主义,主张美是主观的是唯心主义。这种简单的意识形态划分不仅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使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最为极端的“”。一些所谓资产阶级的文化被打倒,传统的文化被抛弃,一些地方的文化遗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西方的文化遭到排斥,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在这场浩劫中亦未能幸免。“”不仅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严重扭曲了人们对于科学和文化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迅速腾飞,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就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坚决的贯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与经济的大发展相比是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还未实现,道德的滑坡和诚信的缺失成为当今突出的社会问题。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不仅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而且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们大力提倡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仍然没有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的道德风尚,没有建立起一个普遍诚信的社会。低俗媚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仍然很有市场,种种不良倾向造成个体价值观的扭曲。损人利己、欺行霸市威胁到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极端利己主义、互不信任、漠视生命、见死不救使我们的社会有时变得冷漠和无助;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激情和学术创新的动力。环境恶化和工业污染、癌症村的悲剧、毒奶粉事件、瘦肉精和地沟油的泛滥,一些公共事件不断挑战着人类的道德底线。各种不良社会风气、道德观念的淡薄、人文精神的缺失暴露出我们文化建设中的严重不足之处。社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会流于形式,不能不说有其认识上的根源,文化从政治的婢女变成了经济的附庸,其独立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使得当前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如何来提升文化在塑造公民素质和影响社会道德方面的作用,这是一个目前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发挥文化在塑造国民灵魂和引导社会风尚中的作用,首先还得从认识上正本清源,破除成见。文化是否仅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反思。

文化(cultmre)一词最源初意义是耕作、培育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看它表示一种生产、一种实践活动,文化成为意识形态,成为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是其衍生的意义。文化成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文化成为文化政治,逐渐遮蔽了文化具有的丰富意涵。文化仅仅是意识形态的成见长期以来影响着我们对人文学科的认识。从学校的文理分科、重理轻文,到整个社会的技术至上,普遍的社会偏见使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一些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是意识形态,它们是为经济服务的并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人文学科遭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轻视,这种社会偏见影响到了人文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更有甚者,意识形态论和经济决定论使得社会道德和信仰的践行失去动力,道德不是作为一种实践能力,而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大话、空话、假话的盛行,社会诚信的缺失,都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道德危机,这些现象不断侵蚀社会的健康机体,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公共事件让不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以强烈的批判、反省意识,呼吁彰显社会正义的力量。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于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而提高民族文明素质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不说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文化的认识密切相关。文化的纯粹意识形态属性与极端的经济决定论削弱了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的涵义不仅在于其观念层面,更在于其实践层面。文化的实践既包含道德实践、价值实践,又包含生产实践。我们认为:文化既是物质实践活动也是精神实践活动。

文化不仅具有推动道德实践的功能,还将发挥其社会生产力的功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是生产力。

二、文化也是生产力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在物质生产水平不发达的阶段,生产力构成中的劳动技能、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决定了生产力的水平。上世纪中叶以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极大改变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面貌,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微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使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生产力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加,航空、电信、计算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的跨国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促使了消费时代的来临。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极大提高,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仅仅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文化已经成为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的经济发展已经很难离开文化的因素,社会生产不仅是商品生产,更是文化生产;市场消费不只是商品消费,更是文化消费。

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而文化作为知识、情感、艺术、历史、思想、观念等属于“精神生产力”,文化产品的生产属于“精神生产”,非文化产品的生产属于“物质生产”。这样一种看法在早期商品生产的阶段有其合理性,但消费时代的到来,这样一种划分就很成问题。“物质生产”往往是与“精神生产”结合在一起的,非精神产品的物质生产渗透着文化的因素,且非精神产品的流通和消费也越来越加入文化的因素。另外,文化也不只是纯“精神产品”,它也含有物质生产的因素,可以被大众所购买、所消费。文化生产既是“精神生产”也是“物质生产”。文化生产力既是直接的生产力,也是间接的生产力,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为什么说文化也是生产力,我们可以从商品生产、消费、流通等环节来考察作为直接生产力的文化产业以及作为间接生产力的文化附加值。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一词源于上世纪初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使用了“文化工业”一词,对越来越商业化、大众化、标准化的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和批判,他们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隐秘的统治意识形态,其特点是程式化、商品化、无个性和丧失超越精神。霍克海默、阿多诺站在意识形态批判的立场上对文化工业持否定态度,而另一位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本雅明虽然认同艺术品的大量复制导致“光晕”的消失,但对于文化工业却持相对肯定和乐观的态度。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兴起,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等人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精英主义立场进行了再思考,肯定了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文化产业还未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各国政府看到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前景,纷纷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出台保护文化资源的政策。进入90年代,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直接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的商业化,促使文化产业参与经济基础的建构,文化经济化趋势越来越凸显文化的生产力属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本世纪之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2004年了首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报告,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由此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一)新闻服务,(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四)文化艺术服务;层包括,(五)网络文化服务,(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七)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这份报告体现了中共“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旨在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培育我国文化市场提供借鉴。2008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 000美元,在人均GDP指标上提前12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中国的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却不足国际标准的20%,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开发。文化消费的内在潜力说明我国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与中国文化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军事工业,而在出口方面则已经超过航空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日本的文化娱乐产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韩国的影视、网游、卡通等产业的崛起,使得韩国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文化出口大国。文化作为生产力表现在文化的生产、消费、流通的产业化经营,文化产业直接创造巨额的生产利润。以世界传媒产业为例,著名的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旗下拥有诸多著名的动画、漫画、广播、电影、电视公司,2010年其营业收入达到380.63亿美元;而由报业大亨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是世界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旗下拥有多家著名的报纸、杂志、卫星电视、电影制片公司,2010年其营业达到了327.78亿美元。娱乐、游戏、电影电视这些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消费服务就是是一种经济生产。

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起步较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与我们长期以来对文化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文化的生产力属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好莱坞”是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米高梅、索尼、迪斯尼、环球、华纳兄弟等著名的公司为美国的电影业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据美国电影协会的《2009年电影市场统计报告》显示,美国电影业仅票房总收入在2009年已达到299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票房收入98.7亿美元。中国电影产业近十年来快速成长,2010年达到了153.6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53%,但中国国内票房收入占总产业的规模比例近70%,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不到30%,在2010年电影票房总收入中,进口片的票房收入占到了43%,“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票房超过了4亿元,《阿凡达》更是创下了13.9亿的票房纪录,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大陆票房过10亿的影片。中国国产影片的57%的票房还是在对美国影片进口的限额制保护下取得的。这个数据显示,国产电影业受到好莱坞大片的严重冲击,随着对进口影片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电影业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流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具有商业生产和商业销售的基本模式,文化生产可以实现巨额的商业利润。文化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

文化的生产力属性不仅表现在文化产业方面,还表现在增加传统产业的商品附加值方面。我国是一个商品出口大国,但是大量的低端产品出口使我们的制造业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而欧美国家的出口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于是,我们提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我国的工业产品在技术层面已经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很多国外高科技产品已经在中国生产,但是技术上的进步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工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比如说同样品质的运动鞋,同样品质的电子产品,其市场价格却相差甚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在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所起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技术层面的差距,而忽视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如何增强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了增加商品的技术含量,还要重视提升商品的文化品位。文化因素极大影响到了商品的市场价格,文化价值是商品高附加值的重要来源。商品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品牌创意、商品的艺术设计、商品的销售方式之中。品牌是商品名称、商标、符号的结合体,包括品牌识别、品牌形象、品牌联想等内容,品牌标示某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的区别。一双耐克运动鞋的市场价格要比同等质地的非名牌运动鞋高出几倍,就在于其“耐克”的品牌价值,在于“耐克”商标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大大提升了商品的附加值。消费者购买“耐克”,不只是购买了一双运动鞋,还要购买其独特的个性化设计,其优美的外观、舒适性、安全性,其知名度和信誉度。这种知名度和信誉度就构成品牌联想和品牌形象,商品的品牌联想和品牌形象使商品的价值从它的物质层面延伸到它的文化层面。购买一部“苹果”手机,不只是购买了一件通信工具,还有“苹果”的品牌,购买其知名度和信誉度;“苹果”品牌标示着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生活理念符号,“苹果”品牌就是苹果公司的文化。品牌的文化价值凝结在“苹果”手机之中,极大提升了这种普通电子产品的附加值。品牌价值越大其产品的附加值就越高。2003年,世界权威机构评出的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据62个,而我国则没有—个。要增加我国产品的附加值,必须要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提升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类产品的质地、功能、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那么如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产品的文化艺术设计显得至关重要,产品的艺术设计就是一种“文化创意”。创造性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将大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购买一件商品,除了购买其使用价值,还要购买其审美价值,商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带来审美的愉悦,消费商品实际上是消费符号。现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个时尚符号消费的时代、符号设计的时代,在影响消费心理诸因素中,“物美”显得愈加重要。商品巧妙的设计、独特的个性、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潢及高品位的符号特点,会给消费者带来感官的享受和心理的愉悦。市场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消费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从“物”的需求逐渐转向“精神”的需求、“意义”的需求和“感受”的需求。商品的功能性因素相当的情况下,商品的个性、外观、款式等“感受性”内容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时所起的作用则越来越大。因此,商品的生产不仅是物质的生产,更是“意义”的生产,“感受”的生产,文化符号的生产;商品的消费也不仅是物质的消费,也是“意义”的消费,“感受”的消费,文化符号的消费。

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恩·韦恩创立的苹果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电子产品公司,苹果的产品向来追求科学技术与工艺设计的完美结合,其造型、色彩、质感都表现出对消费者体验的高度关注。苹果的产品有鲜明的外观风格,就是一种“减少主义”或者“极限主义”,外观上给消费者一种简洁、清爽的感觉。苹果的ipod系列,iphone系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苹果的设计理念,成为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电子产品,甚至引领了时代的消费风潮。ipod、iphone的设计师约纳森·艾佛2009年被评为商业设计中最有影响的设计师。苹果独特的设计树立了苹果品牌的高品位符号形象,极大提升了苹果在世界电子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为苹果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盈利,2009年苹果产品的销售高达320亿美元,这个成就与苹果产品的文化符号设计密切相关。

文化的生产力属性,还体现在商品的广告、形象代言等商品流通诸环节。各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在促进商品的销售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广告已经不是强调商品的物之特性、功能属性,而更强调商品的精神特性,强调其与人的关系,商品的感受性和切身性。通过广告、形象代言等手段,把产品与消费者的个性满足、情感表达、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及符号化消费联系起来。“酒好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要使产品走得更远,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至关重要,而各种形式的广告和宣传必然内含于某种文化符号。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文化也是生产力”

19世纪,马克思考察了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看到了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中,对社会生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进入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我国由于当时的意识形态原因,科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78年,经历“”后刚复出的邓小平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在开幕式的讲话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他认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与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历史上的劳动力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劳动者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意味着承认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脑力劳动者的地位,邓小平严厉批驳了“”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歪曲成阶级对立的谬论。

以往将科学和经济割裂开来的观念,极大地伤害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使人们正确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整和改革,生产力的解放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愈加明显。邓小平高瞻远瞩,又适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8年他在会见捷克总统时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被强调到了空前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短短2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经济成就更加凸显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整个国家形成了重视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承认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地位,强调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带来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的经济按照GDP总量,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偏低等问题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了当今的重要课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社会生产之中,作为间接的生产力因素起作用,而且文化作为产业直接构成社会生产力。文化同科学技术一样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因素,是生产力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著名学者杰姆逊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对地域文化的消解。这种担忧或许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一场与民族文化命运攸关的国际文化竞争已经悄然到来。我们认为,明确提出“文化也是生产力”,确立文化的生产力地位,改变传统观念中对文化的认识,对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陆广莘:有“境界”的养生大师/黄达亮:没好身体... 下一篇:简说百家姓(项祝董梁)/异域茶香——摩洛哥,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