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时间:2022-10-05 03:19:49

浅议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摘要: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阐述财务风险的概念、种类和表现,提出预防财务风险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树立风险意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With the spread of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become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rough expounding the definition, categories and manifestation of financial risk, 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enterprises to set up risk awareness, tak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preven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32-02

0 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风暴的爆发与影响的持续,不少企业破产倒闭,而有些企业却在此次危机中发现机遇,加速转型从从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在此种经济环境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忽视财务风险是许多公司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与应对措施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不断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加强监管、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 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受财务结构不合理和融资不当的影响,导致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一步使得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转移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 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资金运动的过程,财务风险可分为:①筹资风险。所谓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活动相关的资金和负债的风险。此外,筹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筹资技术,资金投放、使用、收回、分配等因素的影响。②投资风险。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的偏差,构成投资风险。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收益风险、投资额风险、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共同构成投资风险。③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资金的转化形式为:从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再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转化过程中,资金在时间和金额方面产生不确定性,进而对资金回收产生潜在的风险。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资金回收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收益分配风险。所谓收益分配风险是指收益分配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来源主要有:一收益确认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是由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方法不当,进而出现少计成本费用现象,造成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得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构成财务风险;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另外,根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固有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和种类,财务风险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部门性财务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分为轻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重大财务风险。

3 财务风险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

3.1 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偿付能力出现严重不足,进而引发财务风险,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企业长期资金的组成成分及比例关系不合理、不科学。

3.2 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

①对外投资。企业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投资出现盲目性,使得企业资金遭受重大损失,进而造成财务风险。②对内投资。企业对内投资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投资决策与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偏差,导致企业难以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当企业无法按期收回资金时,在一定程度上便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③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企业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大市场份额,增加销量,进而采用赊销的的经营模式进行销售。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利润。但是,通过赊销的模式进行经营,其弊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缺乏了解,导致赊销出现盲目性,进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使得应收账款失去控制,甚至成为坏账。另外,企业存货规模较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进而积压了流动资金的空间,导致资产被存货长期占用,企业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数量大大减少,使得企业无法归还到期的债务,甚至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 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追求低风险或零风险不是企业制定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企业制定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主要为:

4.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4.1.1 事前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预期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预防投资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借助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法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进而预留调整空间,应对发生的意外情况。遵守谨慎原则,预留风险资金,通过建立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预防损失的发生。例如产品制造业为了弥补风险损失,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提取一定数量的坏账准备金,对于商业流通企业来说就是提取一定数量的商品削价准备金。

4.1.2 事中控制财务运行过程 为了将投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减少经济损失,进而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计算和监控,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进而抑制不良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对资产管理比率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考核。同时,为了提高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对流动资金加强投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变现能力。

4.1.3 事后控制财务风险 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相同类型的风险,企业要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风险档案,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消化处理已经发生的损失。如果挂账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埋下隐患。盘活存量资产、处理闲置设备,进而偿还债务。

4.2 根据财务风险种类进行控制 通常情况下,对财务风险采用回避、控制、接受、分散的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方案为:

4.2.1 控制筹资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不断成熟,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通过筹集资金的方式维持日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效益将会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引发筹资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下列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一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吸纳所有投资者,并将税后利润再分配用于再投资;二是通过财务杠杆,借入资金,进而取得财务利益。企业通过借入资金的形式进行负债经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收益在一定程度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率波动和筹集资金的利息过高等因素都会引发筹资风险的产生。另外,组织和调度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筹资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的数量和规模。

4.2.2 投资风险控制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生产项目、证券、商贸活动中进行投资。

企业对生产项目进行投资时,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产生预期的收益。其原因是:第一生产项目不能按期投产,进而无法取得投资收益;第二尽管生产项目已经投产,但是没有实现盈利,企业的投资也无法取得。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企业在制定投资风险决策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攫取超额利润,要敢于实施风险投资;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必须要克服投资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在投资决策中,企业投资的最佳组合是在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4.2.3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回收资金成为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应收账款构成回收资金风险,其原因是应收账款加速了现金的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应收账款产生利润,企业现金的数量没有增加;第二企业利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对应收账款进行垫付,没有实现利税开支,却导致了现金加速流出。

4.2.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 收益分配包括:一是用于扩大投资规模的留存收益;二是用于扩大股东财产要求的股息分配。留存收益与分配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方面企业为了加快扩展速度,税后利润大部分用于添置资产;另一方面股息分配低于利润率水平,进而降低股票价值,构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4.3 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通过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通过设置财务预警指标进行量化,并将预测结果事先告知决策者。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设置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4.4 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 企业的决策机制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说,决策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财务风险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通常情况下,借助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

5 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企业逐渐意识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使企业逐渐意识到重视财务风险和其他企业风险的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管控,进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上所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防范体制,价钱财务风险控制,预防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琼,程侃.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2(09).

[2]王学梅,江秀英.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2010(15).

[3]王晶杰.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1).

上一篇:关于水泥搅拌桩的试桩工艺的探讨 下一篇:扩大增量 盘活存量 推进报业集团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