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人群血型检定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05 02:14:29

无偿献血人群血型检定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7 - 63 - 02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为了反映无偿献血人群的血型分布状况,对白城市2004~2006年间无偿献血者的血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白城市(包括所辖1区2市2县)初次参加无偿献血人员,共计159968人次。

1.2 仪器及试剂全自动加样器、酶标仪、平板离心机、振荡器、抗-A、抗-B标准血清,抗-D试剂,红细胞悬液和血型微板观察仪。

1.3 ABO血型、Rh血型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微板法。正定型做96个样品,取3块微板,2块作目标版,1块作预稀释板;RSP吸取生理盐水,在预稀释板上每孔加147μL;吸取样本压积红细胞3μL,在预稀释板上分配并混合稀释成2%红细胞浓度,紧接着在预稀释板上吸取2%红细胞50μL,在目标板上连续分配双孔25μL,在目标板上除2、4、6、8、10、12排外加25μL抗-A,在目标板上除1、3、5、7、9、11排外加25μL抗-B,预稀释板剩余50μL作Rh检测用;在预稀释板上每孔加25μL抗-D,然后在1200 r/min转速下离心1 min,振荡30s,静止1~2min后,判断结果。另有50μL的过量体积在分配后废去。反定型:用STAR将每份待测血浆各50μL加入到微板双孔中,然后加入25μL相应的3%A型和B型红细胞,离心、振荡判读结果。

2 结 果

159968名初次无偿献血者血型检测结果,2004年ABO检测A型血14465例,B型血13206例,O型血13928例,AB型血4966例;Rh检测A型血105例,B型血28例,O型血25例,AB型血9例;2005年ABO检测A型血17255例,B型血15842例,O型血16639例,AB型血5527例;Rh检测A型血50例,B型血40例,O型血46例,AB型血16例;2006年ABO检测A型血18056例,B型血16229例,O型血17573例,AB型血5579例;Rh检测A型血51例,B型血52例,O型血75例,AB型血6例。

3 讨 论

目前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ABO血型的鉴定方法是血凝试验。它包括试管法、玻片法及全自动微板法。试管法: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各2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合;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型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2滴于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3%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120g离心1分钟或1300g离心15秒;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由于待测红细胞经过稀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血液中非特异性抗体的浓度,从而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相比玻片法具有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玻片法:清洁玻片一张(或白瓷版一块)。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再加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一块)。标明A细胞、B细胞和O型试剂,分别加红细胞悬液1滴;将玻片(或白瓷板)不断轻轻转动(在室温18~22℃),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分钟,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溶血)反应。如以玻片试验时,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1]。它是根据标准抗体血清与待测红细胞在干燥玻片上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待测红细胞血型。它仍然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血型鉴定的初筛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材料的优点。但弱凝集反应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确定。全自动微板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肉眼判读结果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合批量操作。并且血型微量化检测具有节约大量昂贵抗血清、缩短检测时间、操作程序简单等优点。

Rh血型系统,主要有五种抗血清,即抗C、抗c、抗D、抗E、抗e。在临床输血中,一般只做D抗原的鉴定,凡被检红细胞和抗D血清凝集者为RhD阳性,不凝集者为RhD阴性。其他Rh抗原鉴定和D抗原一样只是加相应的抗血清即可[2]。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白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以A型所占比例最大,O型次之,然后是B型,AB型最少。在进行日常储血工作时,应以A型和O型为主,这样可缓解由于偏型带来的供需矛盾,有利于我市采供血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郑磊,张鹏,王前,等.ABO血型实验室检测方法现状及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80-82.

[2] 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03-106.

上一篇: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体会 下一篇:实施出院护理指导对癫痫病复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