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茶,回味久安

时间:2022-10-05 01:34:08

久安千年古茶树

对于古茶树的认知,大多人只知云南的普洱,却不知道贵州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1980年,茶叶专家们在黔西的晴隆县的云头大山发现了世界上第一颗茶籽化石,证明了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从茶树品种来看,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普洱古茶树为大叶茶,而久安古茶树,经过来自全国最权威的古茶树保护专家团认定,认为其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

寻访久安的千年古茶树的路途中,布依族的石板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在细雨的滋润下,屋顶层层的薄石板泛着青玉一般的光泽。一片片的稻田的田埂上堆着麦垛。水牛慢悠悠地行走在田埂上。羊儿拴在另一旁的山坡上愉快地吃着草。一片长得极高的茅草、杂树林,一个小小的水塘映着天光……黄土地的颜色、更淡一些的衰草的黄绿色、树叶凋敝的杂树林有着各种斑驳的颜色……这些色彩混杂在一起,被雨水淡淡地调和着,远远近近、深深浅浅地涂抹成久安的山水图。

久安乡的古茶树一直安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中的小山村中,为当地村民采摘加工。那些古茶树,或几株散落,或相聚成林,分布于林家山的各山头田埂。久安乡人只知道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从这茶树上撷取芬芳,却从未留意过这些茶树是哪朝哪代留下来的。在最为集中的一片茶树林里,足有碗口粗的茶树干互相交错缠绕着,墨绿的青苔静静地爬上老茶树粗粝的树皮……最为惹眼的是一株“茶王”,“茶王”高5米左右,盘踞于一块岩石之上,树冠覆盖了3间小瓦房,遮蔽了70多平方米,村民说小时候曾在上面搭床睡觉。每年冬季来临时,“茶王”那饱经沧桑的面容总是让人以为它会永远地沉睡过去,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与脚下的土壤岩石融为一体。但当次年春回大地之时,这古老的茶树精灵总是最先绽放出树冠的点点青翠,如期地加入林家山的春之序曲。

山中隐士“久安绿”

取一小撮茶叶投入一个玻璃杯中,待水开始小滚便将壶中之水注入杯中, 但见杯中的嫩叶上下浮沉,宛如青兰初绽,翠竹争艳;嫩绿的颜色亦逐渐渗出,仿似赋予了茶汤鲜活的生命。饮其味,头酌不觉其甘,再饮则幽香鲜雅而历久弥新。在这寒气初透的初冬山中,待茶水在口中停留片刻再徐徐咽下。温润的茶水顺着喉咙,通身走了个遍,五脏六腑都熨帖舒坦了。

与其他绿茶相比,久安绿茶的芳香馥郁并不算特别出众者,汤色也比不上峨眉的“青山绿水”那般翠绿喜人,然而入口之后才发现其滋味自有独特之处,一股淡淡的,自然也是难以模仿的。且比一般的绿茶耐泡,五六次加水以后,香味依然醇厚持久。

久安古茶树厂的接待室不似一般的茶厂接待中心有着奢华贵气的派头。一套木质沙发和茶几,茶几上摆放着茶盘、茶具等。粉刷了的四壁上挂了两幅字画,没有焚香,也没有古琴。泡茶的Z姐没有施粉黛,穿着一件寻常便服。她笑吟吟地招呼我们坐下后,便开始烧水泡茶。

茶厂的H总介绍说,这“久安绿”也是采摘的久安古茶树做茶青。贵州省别的茶园很多都采用规模化的机械采茶机了,两个茶工扶着电动机械一路推过去,一垄地的茶叶就被采完。而久安的古茶树由于是天然分布,全无规模化的成片种植,根本不可能采用机械作业。茶青都是采茶工人们手工采摘,且为了保证茶青的可持续性供应而不至于过度利用,公司规定每株茶树只能采摘“一旗一枪”。别的地方的茶树一年采摘三次甚至四次,久安乡的古茶树每年只在初春时采摘一次,仅供应“头春茶”,因此每年的产量也十分有限。

黔中美人“久安红”

久安红的选料则更为讲究,每株茶树只采摘清明前最肥硕的芽头,一株茶树一年才能采摘一斤茶青,而五斤茶青才能做得一斤久安红。为伺候这些得来不易的茶青,古茶树公司专门从福建“功夫小种”的故乡坦洋请来制茶名师,按照一百年前最古老的红茶制作方式,调制出了这神秘的“久安红”。其汤色呈玛瑙色,味甘甜馥郁,一位几百年来一直“幽居在空谷”的黔中美人终于醒来,色香味形均显得气度不凡。

“久安红”还未完全铺开市场,目前供应贵阳市内的喜来登酒店和贵州公司在机场的专柜,且每年的产量极其有限,可以说是限量版的发行,公司内部也仅留了极小的一部分以供接待和赠送客人。Z姐已经换了一套白瓷的盖碗茶具,将一小袋“久安红”轻轻拨入杯中,准备冲泡这难得一遇的“久安红”。 待水烧到微沸如鱼目时,Z姐将水缓缓注入白瓷盖碗中,第一泡的座杯时间很短,即过滤到公道杯中。白瓷的公道杯更衬托出玫瑰红的汤色,茶汤表面泛着琥珀般的光泽,与公道杯周边交界处呈现的一圈金黄,只欣赏这汤色便觉得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味道是十足的红茶的“正”味,较一般的红茶更觉味酽持久。

“久安茶的内质其实很丰厚,所以品味的时候很讲究,它每一泡泡出来的感觉都不一样,我们评茶有一句俗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叫做头道生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四道五道也不差,七道有余香。这样就造成它每道滋味在每一泡中色香味形都表达得不一样……在舌头上去感受它,微乎其微,每一下的感受都不一样,喝进去的,入口的,吞下去的,反上来的味道,都可以从舌尖上去感受它的变化”,古茶树公司的茶师们讲着各自的“茶经”。

上一篇:组织工作 第12期 下一篇:雅芳乳腺癌公益走过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