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起沟通的开放式平台

时间:2022-10-04 11:11:56

搭建起沟通的开放式平台

记者:中心的职能定位中,我们看到了为企业服务的内容,请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下称国经中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为企业服务?

张小冲:国经中心是由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拥有众多的会员企业,为广大会员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国经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国经中心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三类:

一是为企业提供信息资料。比如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国内外经济动态、实时信息、市场行情、产业动向及时提供给会员单位。国经中心信息部会长期跟踪国内外经济情况,汇总重要数据资料,建立国际经济数据库,并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整理,形成有价值的专题分析报告,供企业使用。

二是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根据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举办研讨会、论坛、报告会、考察调研等活动,为会员企业交流合作创造机会。

三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国经中心将发挥与国外机构联系广泛、渠道通畅以及会员众多的优势,促进国内外经济交流合作,为国内各级政府提供贸易、投资、科技合作信息,推介各类合作项目;为国内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决策、兼并重组、技术合作、市场开拓,提供信息和政策法规的咨询服务;同时,也为外国政府、企业和机构

在华开展业务提供帮助。我们特别重视为国内外企业提供高端商务咨询的业务。

记者:企业如果想获得国经中心的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张小冲: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国经中心的咨询服务:

一是成为国经中心的会员,从而优先享有中心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咨询服务。

二是与国经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可以是框架性的,表明双方良好的合作意愿,并建立起长期联系;也可以是针对具体服务项目的合同,明确规定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是参与国经中心举办的活动。通过参加活动获取信息、广交朋友、加强交流,寻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机会。

国经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鼓励开放合作,我们欢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外国政府、企业和各类机构,和我们联系,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

记者: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企业走进来,您认为它们最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分别是什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经中心能够提供怎样的帮助?国经中心出谋划策的优势在哪里?

张小冲:首先,关于外国企业走进来的问题。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大多有比较成熟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团队,对发达国家的市场非常熟悉。但是对中国市场,由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环境,加之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总显得有些陌生。不少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走了弯路,吃了些苦头或者丧失了机会。因此,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需要好的合作伙伴,帮助提供政策和市场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在帮助外国企业走进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效率比较高的模式,就是促成外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中国地方政府对扩大对外开放、引进高质量国外投资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地方政府拥有政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协调能力比较强,比较容易帮助外国企业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创造所需的发展条件。我们则充分发挥合作伙伴众多、信息通畅的优势,帮助外国企业找到对它有兴趣并适合它发展的城市,既帮外国企业解决了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外国企业在国内开展各项商贸和投资合作业务。

比如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十大措施”,其中第六条提出“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很多外国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技术和服务行业中的全球领先企业,从这里面看到了商机,但是该怎么挖掘,还不是很清晰。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了服务业在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关于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具体问题,却碰到很多现实的困惑。

我们的做法是,和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公司IBM共同设立“中国城市现代服务业创新与发展国际合作项目”,并在城市中进行推广。凡是参加该项目的城市,可以通过共建联合创新中心、软件工程技术与软件外包平台、现代软件服务业基础服务技术平台、服务业与软件业人才培训基地等形式,利用IBM的领先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动地方经济创新和转型,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提高服务业、软件业的发展水平,切实帮助地方政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我们的推荐,有更多的城市,包括一些服务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对外合作渠道比较缺乏的城市,都可以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因此,项目得到很多城市的认可,纷纷提出加入项目的申请。

此外,为了帮助地方企业突破资金和技术瓶颈,我们还和一些外国投资机构建立了联系。例如,近期我们和以色列的投资基金InfinityEquity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在中国城市推广以色列的先进技术,促进以色列技术公司在生物、医疗机械、电信、IT、互联网、工业设备、农业和水利等方面的先进专利技术的转让。

其次,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步伐加快,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逐渐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充裕,企业竞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去在国外开发能源资源,开展企业并购的条件。有的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金融服务乃至整个产业链条方面,也在考虑实行全球化布局。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大企业走向世界仍处于试验阶段,迫切需要了解投资对象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风俗、社会环境的情况,了解行业走势、汇率变化、价格波动、市场行情,以及国际惯例和规范等等。为了规避投资风险,需要专业机构提供高端咨询服务。

我们在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通过中国城市和外国城市之间的合作。中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单独走出去通常比较困难,但是如果采取“抱团”出去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减小风险。这时候,如果地方政府能出面,做一些协调作用,代表企业和外国政府进行沟通、谈判,就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成本。这种模式效率很高,也简单易行。

最后,关于中心优势的问题。国经中心开展咨询业务,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走进来,我们认为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其一,我们的咨询业务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基础。作为高级别的智库,国经中心拥有很强的研究实力,更重要的是国经中心的研究不是纯理论的,而是政策导向明显、应用性比较强的。这也是国经中心区别于一般研究机构的重要特征。国经中心成员多是曾经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同志、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这样的人员组成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高屋建瓴地进行思考,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全局问题的研究。分析问题不仅仅着眼于国内,而是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文化、外交、军事格局的调整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这样可以使研究成果和咨询建议更加切合实际、贴近决策,更具有可操作性。

其二,我们的咨询业务有众多的海内外资源为依托。作为开放性平台,国经中心将与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外国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也将充分发挥中心与国内外机构联系广泛、渠道通畅、以及会员众多的优势,以咨询为手段,重在促进国内外经济交流合作,着力帮助国内各级政府、国内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其三,我们的咨询业务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虽然国经中心成立时间还不长,针对企业的咨询业务没有大规模开展,但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的。这主要是由中心合作部,即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完成的。

多年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发挥自己的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主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地方政府和国内外企业提供内容丰富的服务。尤其是近年来,为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日益成为国际合作中心最具特色和成长潜力的业务。

当然,现有业务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规模还不够大、层次也不够高,但是有了国经中心这一高端平台为依托,我们有信心把这块业务做实做大。下一步,我们将按全新的思路,对业务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规范,加快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质量,为更多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

记者:国经中心能否成为政府与企业交流的桥梁?要实现桥梁作用,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张小冲:国经中心成立初衷之一是发挥民间渠道作用,促进政府在重大经济事务上的对外沟通。中心的性质是社团组织,不是官方机构。通过民间渠道进行沟通协调,其优势是可以更加灵活、主动地沟通各方面信息,交换观点,彼此更容易了解真实想法和意图,有利于提高政府处理这些问题的有效性。

为了发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国经中心需要多方创造条件,搭建官、产、研三方良性互动平台,促进三者之间顺畅地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分享经验和成果。这个平台可以通过多种多样形式的载体体现,有些载体是有形的,如举办研讨会、论坛;有些载体是无形的,如通过媒体对外信息等等。中心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可以让企业及时了解政府意图和方针政策,让政府及时知晓企业情况和问题。

记者:在国内外智库之间,国经中心有什么样的合作安排?

张小冲:加强与国内外智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国经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把国经中心办成一个开放合作、充满活力、为外界广泛认可的研究咨询机构,国经中心将与国内外智库开展广泛的合作。比如在研究方面,开放合作的研究方式,是中心的重要思路和机制。中心每年会根据理事会和基金董事会的建议,列出重点研究课题计划,通过任务发包方式,与其他研究单位合作,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研究。

在与智库的合作中,国经中心特别重视与国外著名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心要选择一些有一定规模、有影响、与我们研究方向有关的智库及学者建立联系,既请进来,也走出去。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交流观点,交换成果,互通信息,增进了解。

上一篇:融资结合融智助力经济增长 下一篇:失败企业的决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