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镇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与推广经验分析

时间:2022-10-04 10:49:48

中心镇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与推广经验分析

[摘 要] 玉米是中心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农用物资价格高、农产品值低、农村壮劳力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缺乏、种植水稻的管理成本和栽插及收获时的用工成本比较高,农户水改旱的面积逐年增加,由于传统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低,各种种植措施不配套,开展科技种粮水平低等因素影响,玉米的单产量很低。为了促进我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总量的有效供给,县农业局从2013年起争取项目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活动,通过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示范核心区集中力量,集成技术、典型示范、主攻单产、使示范核心区玉米平均产量达到700kg以上,以核心区成功的措施和经验向万亩示范片辐射等一系列措施,通过2013年、2014年玉米我镇玉米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与推广经验的分析总结,提出今后玉米高产创建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而为推动我县主粮生产起到了很好带动的作用。

[关键词] 玉米生产 高产创建 经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77-02

中心镇位于华坪县中部,境内地势分布有坝区、半山区、山区,最高海拔2843.6米,最低海拔1126米,平均海拔1984.8米。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17.1℃,年均日照24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61mm,无霜期303天。境内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为了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进一步提高我镇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华坪县农业局在中心镇、通达乡建设了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总结2013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玉米高产创建取得新成效。

1 实施地点及规模

根据农业局统一安排,华坪县农科所承担实施中心镇,通达乡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其中,百亩核心示范区确定在中心镇梭椤村2组和3组实施,土壤为石灰岩形成的红壤土,海拔1145米,?北纬26?38′51.6″、东经101°15′49″,ph值7.0、有机质16.4 g/kg、碱解氮136.0 mg/kg、有效磷15.4 mg/kg速效钾181 mg/kg、万亩示范区包括中心镇河西村,拉毕,梭罗,田坪,楠木,龙洞,马路梁子村,通达乡的通达,维兴,双龙村。完成百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一片面积106亩、78户,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一片面积11200亩、2305

2 主要做法

华坪农业局高度重视在全县开展了玉米高产示范工作,为确保大春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玉米高产创建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科技增粮项目,是以良种为中心,综合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促进全县粮食稳步增产,进一步推动我县玉米生产发展,实现全年增产粮食的战略目标。

2.1 成立领导小组,为高产创建项目提供组织保障。县农业局为项目管理单位,县农科所组织实施单位,项目所在乡镇为协作实施单位。为推进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玉米高产创建建设任务,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领导小组,负责高产创建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监督检查、资金管理、督促执行及制定高产创建管理办法.

2.2 合理布局,为高产创建科学确定万亩示范片。在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内建设高产示范田,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推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普及应用,提高技术到田率,提升农民的科技应用和生产管理水平,发挥生产玉米的产量优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

2.3 资金使用

华坪县农科所严格按照华坪县农业局高产创建文件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将玉米高产创建资金全部用于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发放给农户。玉米高产创建资金总额20万元

2.4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科技培训及技术指导

华坪县农科所根据示范推广品种的特点,编写栽培技术资料,发到农户的手中,组织相关科技人员开展了6期技术培训,培训人次3210人次,县、镇、村的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角,检查作物生长情况,掌握病虫害发生特点,帮助农户做好新品种的种植管理。

3 主要技术措施和成熟验收

3.1 推广优质抗旱品种。根据中心镇、通达乡的土壤气候特点,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的结果,选择了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强的优质品种。

3.2 选择最适播种期。杂交玉米:根据当地土壤水分和天气条件,播种期确定在4月20日-6月10日,每亩用种2.5公斤。确保播种节令。

3.3 实行规范化种植地膜覆盖。①杂交玉米采用规范化拉线点播,实行宽窄行种植和等行间种植两种种植方式,宽窄行种植即大行距为100cm,小行距为50cm,株距40cm,等行距种植行距75,塘距40cm,每亩2200塘,每塘留苗2苗。每亩有苗4400株。确保播种植密度,为玉米夺取高产打下群体结构基础。②提水灌溉,杂交玉米种好后及时从有水源的地方用抽水机抽水浇透种塘,确保出苗,③地膜覆盖,选测适宜宽度的地膜,做到科学合理利用,盖土严实达到抗风,保水,保肥,提高地温,控制杂草生长。

3.4 施足基肥,配方施肥。玉米施用基肥的方法一般以沟或塘施效果较好,能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氮肥(尿素) 10公斤左右,磷肥50公斤左右,钾肥10公斤左右,锌肥1公斤或18-9-5三元素复合肥60公斤左右,均匀施入沟或塘内,然后起垄。

3.5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3.5.1玉米的苗期管理: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假茎扁平,植株矮状,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3.5.1.1防止高温烧苗,及时查缺补苗:3天后玉米插针出苗,立即打孔放苗到地膜外,盖严细土,如果放苗不及时会造成高温烧苗。玉米出膜后必须及时查缺补苗,用所育的营养代苗补上,力争保障苗齐,苗全,长势一致,确保高产苗头长势。

3.5.1.2间苗定苗: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一般4-5叶定苗。

3.5.1.3追肥中耕: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蹲苗。然后进行追肥中耕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或配方肥20公斤,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培土、除草。

3.5.1.4防治病虫害: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粘虫等。防治地老虎用地虫绝杀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防治粘虫用1.8%阿维菌素喷施玉米心叶内。

3.5.2穗期管理: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杆、大穗、粒多,相应的措施如下:

3.5.2.1重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亩施尿素20公斤,钾肥10公斤,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将肥料施入穴内

3.5.2.2科学排灌: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份极为敏感。干旱时应及时浇灌,但若降雨过多,土壤水份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3.5.2.3防治病虫害:穗期主要病虫害主要是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玉米螟危害叶片,茎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前),用1.8%高效氯氰菊脂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是山区玉米的主要病害,在播种期晚,雨水多的年份常造成大面积流行,植株叶面干枯,籽粒不饱满,该病以预防为主,多施有机肥、磷肥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交替施用。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3.6 适时收获。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指甲不能掐入),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玉米成熟既可抢时收获,清除地膜残留,秸秆和田间杂草。

3.7 产量验收

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华坪县农业局的工作安排,由华坪县农科所组织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当地村委会,组长及农户一起共同组织了实地验收,首先对今年开展的玉米高产创建示范作全面分析,

3.7.1百亩示范片的106亩的玉米进行分类验收:分为好,中,差三个类别,其中好的35亩,中等的51亩,差的20亩,每个类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户进行实测验收。

3.7.1.1好的类型:面积35亩,产量26758公斤,亩产764.5公斤。

3.7.1.2中等的类型:面积51亩,产量35727.3公斤,亩产700.5公斤。

3.7.1.3差的类型:面积20亩,产量13317公斤,亩产665.8公斤。

综合上述测产验收总产量75802.3公斤,面积106亩,平均亩产715.1公斤与百亩核心示范区的目标产量是700公斤相比亩增15.1公斤、增2.1。

3.7.2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万亩示范片,共种植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11200亩,涉及农户2305户,分布中心镇、通达乡两地,在玉米成熟时由华坪县农科所组织了县、乡、村科技人员进行了实测产验收,根据玉米高产创建测产验收要求,万亩示范片玉米测产验收结果如下:

3.7.2.1好的类型

3.7.2.1.1亩产523公斤的面积有1200亩,产量627600公斤。

3.7.2.1.2亩产481.4公斤的面积有1100亩,产量529540公斤。

3.7.2.1.3亩产468.3公斤的面积有1000亩,产量468300公斤。

合计产量1625440公斤,面积3300亩,亩产492.5公斤。

3.7.2.2中等类型

3.7.2.2.1亩产451.4公斤的面积有1300亩,产量586820公斤。

3.7.2.2.2亩产462.1公斤的面积有1500亩,产量693150公斤。

3.7.2.2.3亩产432.4公斤的面积有1300亩,产量562120公斤。

合计产量1842090公斤,面积4100亩,亩产449.3公斤。

3.7.2.3差的类型

3.7.2.3.1亩产447.5公斤的面积有1250亩,产量559375公斤。

3.7.2.3.2亩产434.2公斤的面积有1000亩,产量434200公斤。

3.7.2.3.3亩产421.2公斤的面积有1550亩,产量652860公斤。

合计产量4646435公斤,面积3800亩,亩产433.3公斤。

根据上述的测产验收分类分析,2014年农所科实施的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总面积11200亩,验收产量5113965公斤,平均亩产为456.6公斤,万亩示范片的目标产量是450公斤,今年万亩示范片亩产量以超过目标产量、亩增6.6公斤、增1.5%。最后玉米的高产创建项目示范经过丽江市专家组的检查、委托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已达到了玉米的高产创建的目标产量,相关项目实施工作圆满完成。

4 取得的成效

杂交玉米的高产创建项目示范,严格按照“五统一”要求,一是选用杂交玉米高产、抗倒伏的品种,二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是采取规范化种植、合理的种植密度,四是应用保健栽培、科学管理技术等主要技术措施,杂交玉米的高产创建示范落实,改变了以往种植制度,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已成为科技人员施展才能的战场和交流的平台,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履行农业科技干部职责,在项目实施中锤炼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存在的问题

农业耕地基础设施很薄弱、能进行排灌的玉米地少、坡地、梯地多,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建设工作实施多数靠天农业,不连片、规模小,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玉米生产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二是部分玉米种植农户不稳定,素质难以提高。目前在农村种田地的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半劳动力老人和妇女,青壮年强劳动力均在外打工,每次参加培训的对象都不同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三实烟粮争地、经济作物与粮食争地,发展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工作的好地少,提高单产困难。四是高产创建文件的下达落实晚、跟不上农业生产时令,给高产创建的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五、项目投入资金少,下拨慢,根据实施情况来看,项目经费向核心区倾斜,大面积示范区物资资金没法跟上。六、遇雨水集中偏多、病虫发生多、数量大、涝害严重;或者特别干旱的非正常年份,实施项目农技人员和农户虽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措施抵御自然灾害,却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项目实施的实际产量与项目要求的产量有很大差距,因此正常年份与非正常年份的产量不能一刀切,非正常年份的验收产量要求应作特殊情况考虑。

5.2 建议

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水利问题改善和提高山地的产出率和效益。二、建议扩大项目区,技物配套措施要能覆盖整个示范区,减少玉米生产的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并为增强玉米生产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及时下达项目,根据农时节令,应在2月以前行文下达,并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及比例,由项目实施单位编制资金预算明细表,上传及时审核批复,以利项目的高效实施。四、加大项目区科技干部培训、交流,由省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各项目区科技干部到省内外进行培训与交流经验,提高科技干部素质,促进项目更好的实施。

上一篇:象草华南一号在江西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农企结合整建制推进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