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高学生的心理困惑的成因及其教育方法

时间:2022-10-04 10:26:36

浅析职高学生的心理困惑的成因及其教育方法

摘 要:职业高中学生有很多心理困惑,入学新生较多迷茫,失去信心。面对毕业的学生又较多出现选择的困惑。治病寻根,有的放矢,找准困惑成因,针对性地和困惑学生谈心,帮其走出困惑。

关键词:职高;心理困惑;教育方法

高中阶段不仅仅是学生知识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原因,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又比较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困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碰到有各种各样心理困惑的学生。举其中典型的两个案例,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成因和教育方法。

案例一:张某,女,职高一年级新生。

心理困惑:职业高中低人一等,失去自信。

成因分析:1.社会原因――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首次分流,一部分人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一部分人进入职业高中学习,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结束了上学生涯走入社会。在这其中,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多数考上了普通高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大多数选择了职业高中。久而久之,社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认识:职业高中不如普通高中。

2.个人原因――该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还可以,按正常成绩的话应该可以考入普通高中。但是由于考试失误,致使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无奈之下选择了职业高中。看着很多初中学习和她差不多甚至不如她的同学、闺蜜都选择了普通高中,心理有很大的落差。入学后很久都没有从这种落差中走出来,渐渐变得越来越自卑,失去自信。

教育方法:在发现该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之后,通过各种机会找她谈心,通过大约两个月的时间,使其慢慢走出心理困惑,并且现在学习成绩、社团能力等各方面都很理想。在谈心过程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帮其化解困惑。

1.帮其重新认识职业高中――首先,不回避社会的普遍认识:“职业高中不如普通高中”,毕竟单从生源来考虑的话,这种认识有其合理的地方。其次,也要明确地指出这种认识的片面和误区。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是高中阶段两种不同的学校而已,两个是平行的关系,没有高低之分。普通高中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职业高中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只是不同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的不同的道路而已,不存在低人一等之说。

2.帮其重新找回自己――首先,让她明白,任何阶段的任何学习都只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一个片段。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学习是长跑不是短跑,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长跑考量的是每个人的耐力,每个人的持续力。偶尔的超前,短暂性的发力,对于长跑而言都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不需要回避自己中考失利的事实,但也无需沉浸在失利中无法自拔。高中好好学,高考还能跑在前头。就算高考又失利了也无妨,还有大学,大学之后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跑到前头的机会。只要自己努力。其次,让她明白,学校和学校虽然有围墙之隔,但知识却从来没有界限。学校只是为了方便学习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场所。但无论在什么场所里,知识都是一样的。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失落自己。想学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想学,学校不会成为制约自己的因素。

案例二:李某,男,职高三年级学生。

心理困惑: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犹豫不决。

成因分析:1.现实影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不计其数,找工作难以成为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要面对的现实。社会发展迅速,回头看每两三年社会的变化都很大。面对熟悉万变的时代,是该在社会实践中去适应这种变化?还是在继续学习深造中来追赶这种变化?不只李某,很多即将毕业的学子都有这方面的困惑。

2.同学影响――李某有两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其中一个选择了考大学继续学习,另一个选择了参加工作。两个人都和李某讲了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李某感觉每个人都说的都很有道理,越发无法做出选择。

3.个人原因――李某有选择困难症。

教育方法:1.面对现实――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都无法改变。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去接受它并且适应它。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上大学继续学习都是面对社会所要作出的一个选择。两个选择哪一个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答案不在这两个选择本身,而在两个选择之后。上大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但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接触社会才能在大学毕业后跟得上社会的变化。参加工作是为了更快地适应社会,但也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跟得上社会的步伐。殊途同归,无论哪种选择,其实都是一个起点,只要自己努力,最终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2.理性分析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想要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必须理性地分析自己的需求。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自己的长处在哪?短处又在哪?自己的家庭条件是需要自己现在就承担一部分责任?还是家里还有条件给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在和李某一起理性的分析之后,李某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参加工作。

以上两个案例比较典型,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教育方法上可能有不足和欠缺,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吴勇明.职高学生心理困惑及疏导.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7).

上一篇:海上平台电潜泵变频柜故障原因及处理 下一篇:张家口市桥西区大东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