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静态价格均衡过程研究

时间:2022-10-04 10:04:51

产品静态价格均衡过程研究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给产品定价决策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热门课题。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市场供求关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用定量的方法对企业产品最优定价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给出实例。

关键词:产品定价;价格战;最优决策方法;静态均衡价格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22-02

1 问题的提出

按市场供求关系和定价规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产品的定价总是以供求平衡点为基础,在平衡价上下浮动,但供需平衡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企业要保持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首先必须要处理好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和价格的关系。研究表明:有时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规模生产,打价格战,但随之而来的却不是利润的增加,反而导致成本的不断上升,从而削弱了盈利能力,造成经营状况恶化。这表明,企业什么时候降价,什么时候保持价格稳定,采取什么样的价格策略在价格决策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最佳状态点。处于这一状态点时,价格策略系统运行最佳,效益最好。由此可见,价格对企业的影响可见一斑,定价决策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热门课题。由于价格决策系统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多而复杂,笔者通过定量分析和理论研究,建立产品最优定价格型,从而寻求价格策略系统的最佳状态点。

2 模型建立

市场供需是一个动态平衡变化过程,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产品当供应增加,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则上升。当需求增加,求过于供时,市场价格上升,反之,则下降,供需变化影响价格变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只要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水平,就会有新竞争者进入,而在位者就会主动降价,采取遏制战略,导致价格战。在供需动态平衡变化过程中,价格p又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因此,p是时间的函数,p=p(t)。我们现在再引入两个变量Qd(t),Qs(t)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应量。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细致研究每一时刻的情景,而只关心它们在一天、一周、一月甚至一年的变化,所以可以认为这些函数定义在距离相等的点上。

先建立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函数模型。由于现在很难准确刻画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现在假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注意到随着价格的上涨,社会的需求量会下降,于是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描述:

Qd(t)=-a*p(t)2+b(1)

其中a,b为正常数,显然b的意思是社会的最大需求量。第一项的系数为负数反映了随价格上涨社会需求量下降这一事实。

由于商品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价格对商品供应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样,假设商品的供给(即产量)与价格的关系也是非线性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以下数学模型描述:

Qs(t)=c*p(t-1)2-d=c*[p(t-1)2]-dc(2)

其中,c,d均为正常数,有(2)可知dc表示生产方能接受的最低价格。

应该设法求出使供应量达到某种动态平衡的价格(即均衡价格),此时应成立Qd(t)=Q(t)s,即

-a*p(t)2+b=c*p(t-1)2-d(3)

移项并整理得:

a*p(t)2+c*p(t-1)2-b-d=0

p(t)2=b+da-cd*p(t-1)2(4)

3 模型的求解

上述(4)式数学模型是一个关于价格的一阶二次常系数差分方程,这种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2t=t*yt-12+βt

若t与βt均为常数,即t=βt=β时,则方程化为:

y2t=*yt-12

如果已知y0的值,这种差分方程可以通过递推求解,即

y2t=*yt-12+β

=*(*y2t-2+β)+β=2y2t-2+*β+β

=2(*y2t-3+β)+*β+β

=3*y2t-3+2*β+*β+β

……

t*y20+(t-1+t-2+…+…0)*β

=y20+β,=1t*y20+t-1-1*β,≠1

(5)

把=-ca和β=b+da带入(5)式解得:

p(t)2=p(0)2-b+da+c)*(-ca)t+b+da+c

p(t)=[p(0)2-b+da+c*(-ca)t+b+da+c]1/2(6)

上式(6)中,如果p(0)=b+da+c1/2时,则

p(t)=(b+da+c)1/2(7)

如果p(0)≠b+da+c1/2时,p(t)随时间t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现对上述分析,

(1)若a>c,随着t的增大,-cat的绝对值越来越小;

(2)若a<c,随着t的增大,-cat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3)若a=c,随着-cat在-1和1间跳跃变化。

若用极限表示,当p(0)≠b+da+c1/2时,有如下关系:

limt∞p(t)=b+da+c1/2,a>c不存在,a≤c

其中,称(b+da+c)1/2为静态均衡价格。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若初始价格等于静态价格均衡价格,则价格始终保持不变,整个过程变为静态过程。当初始价格不等于静态均衡价格,但a>0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越来越接近静态均衡价格。而当a≤c时,意味着供给对价格的反应比需求对价格反应更加灵敏,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不会趋于静态均衡价格,或者在其上下波动,甚至越来越背离静态均衡价格,大致过程如图1所示。

4 模型应用

例:对某种商品的价格、产量和销售量作了5个月的调查,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移动平均方法,得到c≈0.0003,d≈22.26静态均衡价格为:

(b+da+c)1/2≈(928+277431760.000627+281.7)1/2=1012.5(元)

因为a>c,所以经较长时间后,价格会趋于静态均衡价格1012.5元。

5 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围绕着顾客、产品、价格和利润,众多的企业不遗余力地激烈竞争。本文是借助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是一种理论上的定价方法,而没有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在模型中作用。因此,在付诸实施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结合管理决策者本身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一起进行定性分析,并采取灵活策略,随机应变,克敌制胜。

参考文献

[1]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何黄吉.企业产品最优定价决策模型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2):128-130.

[3]谭永基,朱晓明等.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28.

[4]钱颂迪,胡运权,顾基发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第十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李华,胡奇英.预测与决策[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7]赵道致.垄断竞争市场定价策略的微分对策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4):34-38.

[8]吴德庆,马月才.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现代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关系研究 下一篇:中国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