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应发掘地方文化

时间:2022-10-04 07:43:09

旅游行业应发掘地方文化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就旅游本身来看,景点是旅游文化的形和体,而文化却是景点的核和根。地方文化的存在,其民风民俗的表现形式上有着自己的特色,如果把这一地方文化以文艺的方式浓缩在舞台体现,这种地方“快餐”文化能够让游客真正地体验到:一次旅游就是一次文化的经历、体验和欣赏的过程。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艺;演艺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旅游是人们离开家门,求新、求知、求乐的一种社会活动,而文化则伴随着旅游的全过程。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总是密不可分的。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随着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和不断发展,产生了“旅游文化演出”这一新的业态。近年来,我国旅游文化演出市场欣欣向荣,演出规模稳步扩大,演出水平不断提升,资本和优秀人才不断聚集,形成了百花竞放的崭新局面,展示了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据相关单位调查,2006年在全国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定时定点上演的、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旅游文化演出有153台,资金投入达17.9亿元,参加的专业和业余演职人员1.76万人,观众达1.67亿人次,实现演出收入26.8亿元。涌现了一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艺精湛、格调高雅的优秀作品,吸引了海内外广大旅游者,并得到广泛好评。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云南的《丽水金沙》、广西的《印象•刘三姐》、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

可以说《印象•刘三姐》等印象系列是成功的探索,国家4A级景区――京山•大洪山绿林风景区亦应更进一步地促使与文化的融合,并结合自己的旅游资源加以借鉴。当然,借鉴是要有度的,不能一窝蜂地搞“印象”。“印象”太多,就容易印象模糊。要正确理解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大晚会制作,简单的模仿不等于创新。更要研究自己的特点和学习那些典型单位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和富有活力的运作机制。旅游市场与文艺相结合,是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求得发展的一条途径。我们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演艺业的带动作用以及演艺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演艺是文化的重要表现,演艺与旅游相结合,能获得双赢的效果,一方面演艺为旅游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元素,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为旅游增添了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旅游为演艺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为艺术生产和演出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推动演艺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对待的课题。满足广大游客的文化需求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笔者通过对绿林景区的实地考察,深度思索;以及和对京山的民俗民风深入的了解、研究发现,该旅游行业在发掘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以打造自己的旅游文化产业,形成特色的文化品牌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以下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

第一,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市场是关键。从地域分布看,旅游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旅游与文化结合得越紧密,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相对就越繁荣。从产品特征看,对文化和艺术内涵阐释得越有特色、越通俗,受众面就越大,越容易取得成功。绿林风景区地处湖北京山,属于楚文化的覆盖地,楚文化就是自己的文化产品。而且,这里还有自己所特有的一些京山风情的文化,比如小的生活故事有《小女婿》《薅黄瓜》等,大的有《绿林好汉》等历史画卷。而且,此景点本身就富有历史文化,就其文化精神可加恰当的宣传和有所侧重的运用。这就是文化的结合点和宣传点,也将是给予游客这一地方文化亮点的体现。这是因为,相对于城市常住居民来说,大多数旅游者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文化产品的需求往往表现为民族性、多样性、特色化、大众化。抓住这一潜在的观众流,就抓住了一个大市场。

第二,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培育独具特色的文艺精品是方向。所谓精品,是指精良、上乘的作品。旅游文化精品就是制作精良、演艺精湛、能够代表当地文化艺术水平、深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优秀文化产品。也就应该抓住自己的民风民俗来推广自己的旅游产业。因为旅游者具有“求新、求知、求乐”的愿望和需求,如果没有特色,就难以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也就无法形成市场竞争力。绿林景区的文化产品是否可以用一个音乐剧的形式体现?以绿林好汉的故事为主线,里面穿插小女婿的怨恨和农田耕作时男女互对山歌时所唱到的薅黄瓜旋律音乐(《薅黄瓜》原来属于小调)等。诚然,整个的产品既有了故事情节,又有各种矛盾的贯穿融会,再加上相应的电、声、光等音响舞台效果的点缀,呈现给游人一场独具特色的京山文化大餐,打造这一地方的文化精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这一意义上讲,这些作品拿到世界任何地方去,也一定能以鲜明的特色占有自己的市场。

第三,打造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体制机制是保障。旅游文化产品要进入市场,必须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有了与市场接轨的体制和机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文化演出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剧目的投资核算、人员的编制、市场的认可度以及节目的持久性等方面,都要有个长远、切实可行的规划,建立起相关的体制和机制。

上一篇:明清家具的演变及特点 下一篇:浅谈中外园林艺术特色及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