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贷解难 第5期

时间:2022-10-04 07:26:09

陕西“银保富”、温州农房变现,都是通过创新贷款抵押来破解农户贷款难。其实,农村金融突破点很多,多角度思考和行动,农户贷款将不会再难。

在我国,农户贷款难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对此,一般的解释囿于自然风险高、缺乏担保等农户自身的问题,而实际上农户贷款难的原因是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和体制的问题都有可能阻碍农户贷款。因此,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需要多角度思考。

创新服务视角

传统视角下,农业的自然依赖性导致信贷地区的风险较大。实质上,现代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经济活动日趋多层次性和非农化,非生产性借贷需求已经成为农户最主要的金融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在针对农户放贷时,在提供信贷服务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创新。

在决策机制方面,要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利用财务信息决策的机制,转而利用农村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获取有益于信贷决策的社区信息,用“本地知识”来决策。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建立农户信用理事会等,就是利用社区信息、本地知识的创新产物。

在担保方式上,要消除传统的标准化的抵押担保束缚,灵活设定抵押品。放款时,设定抵押品的目的不是要最终处理抵押品,而是为了防范和避免有钱不还的道德风险,不必将风险完全置于掌控中。这样,抵押品的设定可以是形式上的,为灵活设定抵押提供可能。“温州农房抵押贷款”、陕西“银保富”政策性保险产品,均体现了贷款抵押设定操作上的灵活性。

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需要推进信用村、信用镇等的建设。信用村、信用镇、贷款联保小组等,一方面是农户信贷合作博弈的产物,另一方面它还是一个信用共同体,可以起到约束农户信用行为的作用,利于降低失信。

此外,还可依靠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的成果化解农户信贷困局。在农户家庭经营的情况下,市场谈判能力低下,独立面对市场的交易成本较高,依靠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农户越来越多。由此,一则可以将这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信贷主体对待,间接支持了农户;二则可以让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贷款担保;三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户进入市场的中介,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对称,可以成为金融机构放款的信息提供者、农户信用评级的辅助力量。

把脉农村金融

在满足农户和微小型企业金融需求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金融机构体系虽不完善,但事实上农村金融不缺机构,而是缺服务和机制。总体上,农村领域机构多元化的局面似乎已经形成,有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社机构,还有新型的机构。但金融机构创新不足,针对需求的创新不足,服务机制和手段缺乏。

第二,不缺大机构,缺小机构。80%的农户是小规模农户,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是小额信贷的需求者,小农户、小企业需要的是近距离服务,与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不对称。

第三,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取向不利于农村金融的满足。股份制、商业化、市场化是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方向,甚至也是政策性银行的价值取向。这种方向是对的,但是它与农村存在的金融服务需求相矛盾。股份化以后就要追求市场价值,而在农村领域很多需求是难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得到满足。

第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不能解决中低收入群体或农村领域的弱势群体问题。这些机构是纯粹商业化的导向,倾向性地建在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城市,或者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里的经济发达地区,不能解决在农村领域数量众多的中低收入群体或者微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培育内生力量

所以,我们应该培育本土化的、内生性的农村金融力量。

首先,实行内生于农村社区之间的农村资金互助。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很难满足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要培养基于农村本土的金融力量。这种内生的金融力量在解决需求、信贷决策等方面,克服了商业金融在开展业务过程当中的诸多不足,具有众多的制度优势,更能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其次,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门槛。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5月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门槛比较低,但各地在试点过程中提高了准入的门槛,并且实行配额制、指标制、审批制,由此形成恶性垄断。降低门槛可以促使私人资本建立关注农户贷款需求,把小额贷款公司建到乡镇、农村社区去。

再者,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不破坏市场规则为原则的前提下,通过直接信贷、利息补贴、信用担保、政策性保险机制,弥补农村商业信贷市场失灵。

最后,培育农村微小金融机构服务的机制。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实力较弱,需要建立切实的服务机制。一是资金支持和进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机制;二是需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实行担保与保险机制的配合;三是微小金融机构需要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咨询,需要IT业务、IT技术、机构评级和审计机制,等等。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温州“农房贷” 下一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