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条件下中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10-04 07:19:58

关于新课改条件下中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摘 要:伴随着中学数学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有关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尽快转变角色,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新的任务。课堂教学的实际说明,作为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角色、吃准教材、尊重学生、科学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 转变角色 评价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新理念,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与新课程改革相比,数学教学中原先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差异表现为:

一、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是体现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个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立体图形的讲解,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最终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旧的、原有的教学模式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如让学生以给定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先自行构思独特且有意义图形,再采取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等教学形式,最后由教师汇总优秀作品展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们不断地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三、教学中要克服呆板,消化教材,用活教材

1.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在理解和运用好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在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可以创设课外课题,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要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逐步改变分数决定学生一切的陈旧观念;要综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评价标准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力戒一刀切;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总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原先的基础上“扬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充实,真正领会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使中学数学的教学更上一个层次,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低年级的数学课堂如何能够高效把握 下一篇: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