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时间:2022-10-04 07:17:27

浅析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摘 要:近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安全性较强的电力调度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现阶段,我国在积极加强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电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大,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电力调度的重要性和安全风险管理两个角度出发,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探讨了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电力调度,通过下发一系列调度指令,有针对性的实施调度策略,从而促使电网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才能够提升电能为稳定性。由此可见,电力调度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然而,随着电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因此电力调度安全性的风险也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概述

(一)电力调度重要性

合理的电力调度,有助于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网中实现,是电网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电力调度的重要性如下:首先,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对电能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力调度的重要中凸显出来;其次,要想促使电网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网的整体状态进行实时掌握,在进行电力调度的过程中,提升指挥的统一性,才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加快故障处理速度,提升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再次,通过电力调度,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能源,实现能源的节约。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中,对电力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调度工作人员只有应用较强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才能够为提升电力调度规避安全风险的能力。

(二)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本质和核心。风险管理于20世纪30年代起被应用于企业风险以及工程和系统中,指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隐患事件以及危险事故的预测,对风险发生的起因以及即将造成的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展开辨识危险源、分析和控制风险的工作,最终为避免风险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展开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的预测、分析和控制是关键内容,通过这一系列内容,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有助于提升事故借鉴措施的科学性。

二、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因素

(一)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然而因安全管理方面缺陷造成的电力调度事故次数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大型安全事故在电力调度中,不仅会严重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上问题的产生,同安全管理力度在电力调度中相对较低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负责电力调度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安全意识,在对安全管理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完善,也无法提升安全管理措施的科学性,最终导致较大的安全隐患产生于电力系统当中;另一方面,在不健全的电力调度安全管理制度基础上,工作人员的日常操作等行为严重缺乏规范性,不佩戴安全设备展开操作或不遵守操作规范的行为屡见不鲜,导致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增加。

(二)电力设备故障风险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稳定运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具有紧密联系,与此同时,也延长了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时间长度,各种负荷在长期作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中时,短路、磨损等现象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日常电力调度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在没有详细检查电力设备质量的基础上就对其进行安装和应用,这种现象导致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下降,同时在没有及时更新电力设备的基础上,设备老化现象严重,也威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种电力设备的故障会导致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提升。

(三)操作安全风险

工作人员在负责电力调度工作时,要想促使电力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下,通常需要不断重复同样的操作步E和流程。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可能下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很容易造成不及时维修或失误操作等现象,这样一来,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将在电力调度中降低,甚至还将引发严重的电力系统事故。并且,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调度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不遵守规章制度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在电力调度操作中增加。

三、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力调度工作中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积极构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一来,电力调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就能够被落实到个人,在提升每一个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促使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得以充分体现,并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确保每一项操作的具体流程和规定都能够被纳入到相关操作规定当中,并定期展开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促使其增加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构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必须包含应急策略内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很容易受风、雪等的影响而被破坏,导致安全性在电力调度中降低,而这一故障的发生具有较强的偶然性,因此,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制定应急策略,从而更有效的指导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位置,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促使风险防范能力在电力调度中得以充分的提升。

(二)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力度

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种先进的设备被应用于电力调度中,而这些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短路、老化等现象,从而引起电力调度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必须科学的维护电力设备,相关部门应以小组的形式定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的判断,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维护机制,明确规定设备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实际操作行为,促使其保持较强的责任感,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工作人员在加大对电力设备维护力度的过程中,必须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以后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电力调度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现阶段,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因此要想提升电力调度稳定性,相关工作人员较强的专业素质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安全风险在电力调度中有效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大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通过定期培训,促使其养成严谨的工作精神,并对加强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防范产生深刻的认知,通过较高的技术能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现象,为提升电力调度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不定期抽查,对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自我提升的意识和成绩进行检验,监督、引导其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防范电力调度安全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力度以及提升电力调度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是电力调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效预防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关键。鉴于此,相关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科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设备的有效维护来提升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简介:

李春风(1987.05-),男,吉林省榆树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上一篇:锅炉水质化验相关问题分析 下一篇:浅析如何看懂中央空调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