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浅析

时间:2022-10-04 06:58:28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浅析

摘 要:凯兴斯泰纳整个教育思想中,公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是互为表里、一脉相通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公民教育思想。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 公民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45-001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欧美教育史上倡导国民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悉心研究和推行国民教育理论、劳作学校理论,并改革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劳作学校建设的实践中。本文主要就其公民教育思想进行简单介绍。

一、国家的职责

凯兴斯泰纳主张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他认为,国家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18世纪末至19世纪期间,国民学校在德国已成为国家贯彻某些意愿的行政工具。”国家的目的,是使现实人提高到理想人的目标;教育的目的,是使现存国家提升为真正的国家,也就是理想国家的境界。他强调,国家应该是引导人们进入道德生活的一种人类集团,国家本身应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是为了某一特定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人类集团,这一集团应该通过其成员的活动,尽可能地为个人伦理自由的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它自己也朝着具有美学特征的文明与法制国家的方向发展。”“体现伦理思想的国家,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外在的伦理财富。”“个人正是在国家实现某一时期的崇高理想中,不仅找到了理想而又受尊敬的工作,同时也找到了从伦理上完善自己的宝贵良机。”在他看来,国家是一种人类生活团体,这种人类生活团体是引导人们向道德方向发展的。

文明和法制的国家是个人身心美满的场所,“当学校尚未意识到自己应该是实现将现有国家引导到法制和文明国家的理想境界这一普遍目标的一个工具时,它也不可能为任何个人,以适当的方式,为其职业作准备。”所以,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属于社会本位主义教育范畴,个人教育必须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同时又承认人的尊严和发挥个性的必要性。“伦理的集体是人类外在伦理的最高财富。除此以外,我还提出了第二个先决条件,即通过国民教育,使人们认识到,至高的内在伦理财富和至高的外在伦理财富,是在相互交替的限定状态中存在的。”国家应为至高无上的外在财富,同时,又是实现个人内在财富的机构。“现有国家的目标是双重目标:首先是利己主义的目标,也就是考虑内在与外在的安全及其公民的身体与精神的健康。然后才是为公的目标,即通过国家自身向着伦理集团的发展,以及在法制和文明国家的集体中行使其权利,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建立起人道主义的国家。”当然,“由于时代和作者本人世界观所决定,凯兴斯泰纳所谓维护国家内在与外在的安全,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维护军国主义德国的利益和统治。他所说的人道主义国家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国家,这个国家只能是为反动势力,即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服务。”

二、公民教育的目标

凯兴斯泰纳明确提出:“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有用的国家公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关于国家职责的知识,了解国家的任务;(2)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够按照个人的特长在国家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3)具备公民的品德,热爱祖国,愿为国家服务。”“一个在国家这样的机构中不起作用的人,或者他根本承担不了直接或间接对实现国家目标有利的任意一项工作,那他就不可能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对国家有用的公民。”他还举例进行了说明。一个人在集体生活中,在工作岗位上,不付出任何劳动,却享受国家的恩惠,这个人不但不是一个有用的国家公民,他的行为是纯属不道德的。一个人把继承来的财富,只用于自己个人的享受,虽然也纳税,但不付出任何相应劳动,这样的人就不配得到“有用的国家公民”这一称号。与此相反的,即使是一位马路清扫工,只要他能懂得清扫工作的价值并胜任这一工作,就可以称为“有用的国家公民”。凯兴斯泰纳对有用的国家公民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但它们不是同样重要的,其中居于首位的是公民的品德。一个人能否成为良好公民的关键,在于有无公民的美德。所以,凯兴斯泰纳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性格的陶冶。他主张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教育儿童绝对服从国家,有公民责任感,有正义与公平的思想,有民族感,树立国家的绝对权威。

三、公民教育的对象

凯兴斯泰纳不仅对国家职责和公民教育的目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对象。他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应把国家“所有的分子”都包括在内。“所有的分子”即指全体国民。凯兴斯泰纳以极大的精力进行国民学校的改革工作,努力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他认为,要使全体国民能够履行国家义务,必须彻底普及初等教育和对他们进行公民教育。同时指出,把公民教育水平仅仅局限于初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主张对所有从出生到进入“公共生活年龄”(即20岁开始服兵役时)的人进行“强迫的公民教育”。在当时的德国,法定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龄为6-14岁,但担负普及教育任务的国民学校在实践中偏重“书本教学”,忽视“性格陶冶”,而且在初等义务教育完成后,只有很少人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大部分人进入工厂当学徒或到农村当农民。面对这种实际情况,凯兴斯泰纳提出按照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劳作教育的原则改革国民学校,同时在城乡广泛设立新型补习学校,完善全面实施公民教育的两大教育体系。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理想和他的“理想国家”密切相关,且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目标服务的目的,其公民教育思想紧紧围绕着德国统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为德意志帝国服务。

参考文献:

[1]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德]凯兴斯泰纳著,郑惠卿选译.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上一篇:运用“淡化理论”改革电工专业课程教学 下一篇:从企业文化、学生修养看军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