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报告——以江苏教育学院为例

时间:2022-10-04 04:21:46

浅析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报告——以江苏教育学院为例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报告;统计分析

论文摘要: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学院对2005级新生首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分班教学,并对其中的六个教学班级分别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过两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显著,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

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所谓“哗众取宠”“劳命伤财”的时尚玩意儿,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它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高校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100人左右的大课,保证教学质量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外语公共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于2005年试着在自己的教学班中率先应用多媒体教授外语,摸索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价值与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1.实验阶段一。

研究假设:从短期授课效果(一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研究对象:2005年9月,江苏教育学院决定对2005级普本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共分出6个教学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实验班,其他4个班为实验的对照班(按高考英语成绩与实验班同水平的B1,B5为对照班1;而高考英语成绩好于实验班的A1,A2为对照班2),使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B2,B4(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验班(147人);B1,B5(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下)*传统教学模式一对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2(125人)。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非实验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2005级实验班,对照班共6个教学班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高考英语成绩还略低于对照班1(M实验=107. 46<M对照班1二107. 89 ),所以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P<0.05;**P<0.01。

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2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二107. 46 < M对照班2=123. 38 ,**P=0.000 <0.01),所以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采用了协方差分析,即将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即高考成绩)作为协变量,将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把两种教学手段作为主效应因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协方差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注:*P < 0. 05;**P<0.0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1在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分别为77. 95 , 76. 74,虽然实验班均分高出对照班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两组均分分别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实验班<0. O1,由此可见实验班英语期末及总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1。

表2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剔除了人学成绩(即高考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代表两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学生期中英语成绩的调整平均数分别为79.784和81. 774,多媒体教学模式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但到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在调整了人学成绩影响后的平均分分别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虽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但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照班2。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短期授课(一学期)效果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2.实验阶段二。

研究假设:(1)从长期授课效果(3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2)多媒体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研究对象:由于从2005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有些班陆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选了B2班(77人)作为实验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模式),BS班(70人)作为对照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下,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103. 96 , M对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质的两组。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三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对照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长期跟踪教学效果的教学实验,为期3个学期,时间跨度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及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实验班、对照班3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及两个班学生2006年12月参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有1人,对照班有2人没有参加2006年12月的四级考试,所以在进行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数据处理时是按实验班人数=77一1 = 76人,对照班人数=70一2 = 68人来录人的。为了检验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我们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即以各学期总评成绩,四级考试分数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l.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结果如下:

注:(1>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

(2)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学期总评成绩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 l .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

注:T分数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历次成绩参照全年级的478名学生历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的Z分数,按照lOZ+ 50转换而来的。

从表3和趋势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历次英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快于对照班。表4报告的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3个学期的学期总评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教学成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0. O1,P第三物=0. 003<0. O1。但从四级考试成绩来看,虽然实验班在四级考试总分及四级考试的写作、综合部分高于对照班,其中四级综合部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但从总体上来看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并没有显现出明显差异水平。表5则告诉我们实验班人学后各次英语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T分数)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00 <0.01),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是很有成效的。

为期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部分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长期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但对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分析与讨论

两次教学实验的结果都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照班上升较快,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根据笔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分析出相关原因。

1.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深度备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促进。多媒体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并在每张幻灯片上得以体现,必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材料。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相比,词汇量很大,课文长,练习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加大授课容量,甚至可以补充许多好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3.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多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等效果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的通道,并产生有效组合,因而使学习变得有趣,达到减负高效的效果。尤其是在100位左右学生的大教室里,多媒体的清晰度,从视觉上看远比黑板的板书效果好;从听觉上讲,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听说材料,远比教师的口授效果好。因此,可以说,多媒体的运用并非“华而不实”,并非“与提高教学效果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而是吻合了教材呈现的教学心理规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第二阶段的教学实验中,我们跟踪收集了实验班和对照班3个学期的英语学科成绩及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发现多媒体教学对教材的学习效果明显,但对学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提高效果不够明显。这是由于教师平时的授课是紧扣书本进行的,不涉及对四级考试的辅导,此外四级考试成绩也与每个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和准备程度密切相关。学生普遍重视学期总评成绩,因为这关系到下学期的评优及奖学金的评定,而四级考试已与学位脱钩,再者,如果这次准备不充分还可以下次再考。不过,多媒体教学对四级考试中的写作和综合部分的影响还是极为显著的,这与多媒体课件的高概括性、高浓缩性和高度综合性等特点密不可分。

上一篇: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适应社会需求,改革高校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