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 感悟民生

时间:2022-10-04 11:44:57

深入群众 感悟民生

2012年12月18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为带头落实“四群”会议精神,我到九河乡金普村委会调研。金普位于云南省玉龙县西南,全村有320户1320人,辖13个村民小组,海拔2600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先到的是拉普村民小组,看到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面,我既高兴又诧异。可到另一个村,却是狭窄凸凹的土路。紧连的2个村,差异怎么如此之大呢?请来村干部一问,才知是乡里去年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共争取到320吨水泥,为连片突击,把水泥都整合到了拉普。村干部夸道:“一事一议就是好!”随后,我走访了14户农户,发现有2户竟然没有电视机,有3户用的是黑白电视机。由于天冷,大部分人家都围着火塘烤火。最后,我来到金普小学。有个8岁男孩,只穿着一件单衣和一条单裤,5个纽扣,下面的3个都掉了,黑乎乎的肚皮在外,脚穿一双烂黄胶鞋,没有袜子,鼻涕拖得很长。我指着一位穿得较好的同学问他:“天这样冷,你怎么不穿和他一样的衣服?”他说:“我家没有!”我问学校教师:“12月初学习传达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时,县里已给困难学生和五保户安排了3800套御寒衣服,他怎么没有?”老师答:“我们报了6套,但至今也未领到。”返回的路上,我就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天这样冷,半月前就安排了的御寒衣服,怎么下面至今还未领到?早发一天,人家就少受冻一天。如果是你们自己的孩子,会这样拖吗?”

次日,我就召集有关部门开会,作出三项决议:一是限2天内,御寒衣服必须发到受益者手中;二是从今年开始,由县财政给每个一事一议项目增加1.5万吨水泥;三是组成工作组,用5天时间深入到各家各户调查,统计出没有电视机和还在使用黑白电视机的户数。通过统计,这样的户数有4406户。考虑到农村偏僻边远,许多农户不会使用,县委又研究决定,为每户免费赠送一台21寸彩电、一个插座和一套信号接收器,并派出安装队免费安装。为节约成本,所有设备都按政府集中采购程序向厂家直购。每户需630元,共需资金约280万元。为筹集资金,县委决定发动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自愿捐款,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齐。其中个人捐款共筹得约100万元,我带头捐了2000元,为全县最高者。每台彩电上都印有“暖民心、送彩电”字样。1月15日前,全部分发到贫困家庭。至此,玉龙县的彩电普及率已达100%。下乡一天的经历,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

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仅新世纪以来,就出台了7个支农惠农强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一号文件,省、市、县结合实际,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粮食实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七连快”,都是这些政策指引和推动的结果。但是,“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状况,仍未根本改观。201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农民和城镇居民持续增收的两个《意见》,丽江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特别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是群众最大最直接的利益。一方面,要继续出台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结合县情抓好落实,真正发挥出政策的号召力和推动力,大力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和配置。

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一切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难在落实、重在落实,落实不好,一切都是空谈,甚至还会造成混乱。所以,不能太把自己当成个人物,盲目认为只要上面一说、下面就会动,感觉自己可以呼风唤雨,动动嘴就能变蓝图为现实了,最后被人忽悠了还自我感觉良好。按说,领导下基层本是件平常的事,但现在却成了值得夸耀的事。过去的县、乡干部,退休了,甚至逝世了许多年,群众都记得,能讲出一大堆他亲民为民的故事。现在,交通、通讯改善了,一方面是走村串户方便多了,但另一方面却是部分干部忙于迎来送往,热衷于遥控指挥,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反而少了。任期满了,人走了,群众根本就搞不清书记、乡长姓甚名谁,长什么模样。这说明有的人的确把掌权与服务的关系搞颠倒了。有的领导下乡调研,习惯于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习惯于前呼后拥、层层围着,在摄像机的光环下,所谓调研就成了事先安排好的走过场。结果就出现了井中葫芦现象:看似掉进水里,实则浮在水面。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一要弘扬“要么不说、说到做到,要么不做、做就做好”的工作作风,从严整治纪律涣散、作风漂浮、不作为、乱作为,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打高尔夫球、打麻将和公款旅游风。二要把抓落实体现在选人用人上,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褒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者,教育和调整只尚空谈、不干实事者,问责和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者。三要推行一字工作法:保持勤政为民的第一品质,发扬求真务实的第一作风;把加强基层作为第一基石,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队伍过硬作为第一保障;领导在一线指挥,措施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检验,业绩在一线评定;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决改变把开会议、发文件当成抓落实的工作模式。

要培养和保持工农感情。领导都来自人民,最终也将回归人民。官是暂时的、相对的,民是长久的、绝对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领导都不应看不起人民。我就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直到高中毕业,都没有穿过内裤和袜子,也从来不敢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因为太穷,连大门都没有,怕同学取笑和看不起。由于出身贫苦,我始终对工农怀着深厚的感情。刚参加工作时,原丽江县的一位县委书记在大会上讲过:“用干部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要看他有没有吃过苦,对工农群众有没有感情。”或许,这种说法摆不上桌面,但我是默许的。选拔干部,能力水平当然要看,但群众感情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买电视动员干部捐款,主要还不是解决资金缺口,而是要唤醒干部沉睡了的群众意识,培养和巩固他们的群众感情。当许多人已把电视这种生活必需品当作低质易耗品时,对许多农民而言,它仍然是梦寐以求的奢侈品。胡总书记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作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决定立场、态度和动力。只有对工农怀有真挚深厚的感情,才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像杨善洲那样坐得下群众家的板凳,吃得下群众家的饭菜,下得了群众家的田地。群众也才觉得你是自己人、贴心人,有话对你说、有难对你讲。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感,必然高高在上、官气凌人,多说一句话都不耐烦,群众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当你的官,他做他的民,你所说所做的一切,跟他没关系;楚河汉界如此分明,他怎么会听你的?

结果是被唾弃了,还自认为了不起。由于有了这份清醒和自觉,我至今还和4位小时玩泥巴的农民伙伴保持着良好关系。尽管他们不太讲卫生,烟蒂从不放在烟灰缸里,唾液也从不吐在痰盂里,而是随手(口)丢(吐)在地板上用脚踩;只要和他们聚上半天,再整洁的客厅也会变成猪窝。他们说话也毫无顾忌,想说便说,实话实说,有时很是刺耳。可我从不嫌弃他们,还从他们中了解到了许多别人不可能告诉我的真实情况。我常提醒自己:要求别人不脱离群众,首先我就不能脱离群众。有的人,只要身份一变化,或跟权力沾点边,就做大摆阔,跑上不跑下,交往讲派头,只喜欢听叫好之声,不愿听逆耳之言;甚至争取一个项目、安排一笔资金,都要看看这个村有没有大领导,值不值得投资,把自身的利害得失摆在第一位,把政治账盘算得过精过细。

要关注和善抓小事。2011年春节,我带着人到白沙乡慰问,事情虽已过去了一年,但仍记忆犹新。走进第一家农户,我就很难过。大门是用几块边角废料搭成的,状如人字形,既不方便开关,也起不到遮拦作用,只是种摆设。门上贴着挽联,女主人刚去世;男主人衣裳褴褛,目光呆滞;大女儿考上师专,正为学费发愁;小女儿衣着单薄,正在烤火;一头黄牛,因无牛厩,在树桩上栓着;厨房里没有桌子和凳子,饭碗就直接摆放在地上……村干部告诉我,像他家这样的农户,全乡约占25%。那天走访了12户人家,有新房的只有一家,而且还是未经过装修的框架。慰问组除发完了政府预先准备的慰问款外,我本人也捐出了随身带的6000元钱。在随后召开的县党代会上,我提出:安居才能乐业,要在白沙实施安居工程,每年由县财政安排300多万,一搞3年,共投入1000万元;同时,号召单位和个人捐款。目前,最多的一家单位已捐了10多万元。无电视、无寒衣、无学费,这些都是小事。抓好这些小事,既不需要吃多大苦、费多大劲,也不需要多高多复杂的技术含量,总之处理起来不是很难。老百姓过的都是小日子,碰到的都是小事,而这些事因其“小”,恰恰被领导们忽略了。一是经常下乡,这类事常碰到,但天天接触,见惯不怪,神经都麻木了。有的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作指示,会场上讲得慷慨激昂,一个说给一个听,实际上就是动不起来,年复一年,涛声依旧。二是有的人权不大、口气大,热衷于“大思路、大战略、大手笔”;一个报告上来,动辄就要几千万,对事关百姓衣食住行教医保等小事,根本不屑一顾。殊不知,大事和小事是相对的。电线短路了、下水道堵住了,这些小事无论落在谁家头上,都会成为大事、急事。胡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问题,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小事,更能彰显出群众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佛家有“扫地成佛”之说。善做小事,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历练、境界和智慧。县、乡一级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是做“小事”。可某些领导以所谓讲程序、讲规范为名,喜欢管宏观、把方向,就是不太愿意查细节、抓过程,认为管细管小了,会贬低身份,下面有意见。一个科级干部,就从不细看文件,还学着领导画圈圈。长期下去,不但官僚盛行,还会出现兵僚。因此,我们既要研究解决大事,又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认真解决迫在眉睫的小事。如果只想做大事,就会无事可做,实质是在作秀。

要措施配套综合治理。从村民烤火,我还想到了生态问题。保护生态,首先要保护森林;保护森林,除了多栽树,还要少砍树。在农村,木材的消耗主要是建材、葬材和薪炭材,其中消耗量最大的是薪炭材。我自从能干体力劳动起,主要任务就是砍柴。那时,父亲在外地当工人,母亲是生产队长,砍柴的重任自然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这个长子的肩上。星期日和假期,我常在凌晨4点起床,迎着寒风,顶着星辉和月光,跟着大人们上山砍柴,到下午4点才回来,足足12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创造的价值,就是30多斤的一背柴。茂密的森林,用不了多久,就成了荒山秃岭,就得到更远更险的地方去砍,人之辛苦,已达极限。由于我年纪小、个子矮,砍回的都是些小柴,不经烧。做饭的灶,是按成人标准用土基垒成的,很高,灶门后面有台阶,我把小柴塞进灶洞,赶紧爬上台阶去大铁锅里炕玉米粑粑,炕不上几个,火力就不行了,又赶紧下来添柴,添好柴再爬上灶,粑粑因锅面的温度不够,早滑到锅底的水里成为玉米糊糊了。有一次,我一怒之下,干脆端盆水泼进了灶洞,结果被母亲痛打一顿。烧柴对农民的重要和艰辛,从小就在我心里烙下了挥之不去的伤痕和印记。现在,我们知道私自砍伐森林是犯法的,是要坐牢的。但是,在毫无其它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只是一刀切地硬性规定村民不准砍树,则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而已。村民住陋室、着单衣,天寒地冻,他们能不烤火?一日三餐,谁都不可能吃生食,他们能不砍树?所以,杜绝砍树,首先要解决村民的居所、身上衣和人、畜的口中食。途径是:通电、稳定电价,建沼气池,使用太阳能。这些,既是生态环保的清洁能源,还是省时省力的长效能源。农民是讲现实利益和比较效益的,这些配套措施跟上了,谁还愿意披星戴月倍历辛苦、冒着犯法坐牢的高风险去砍树呢?玉龙县海拔2900米以上的区域,建不成沼气池,但太阳的光照度却很好。所以,这次我还让林业和民政部门统计了没有太阳能的户数,一次性作出规划后,准备整合天保和民政资金,分批实施,使太阳能普及率也实现100%。有了太阳能,不仅能减少树木砍伐量,还能使村民过上时尚生活:劳作一天回来,可以洗个热水澡,既卫生,又解乏。每年的党委、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总是说,GDP增长了多少、财政收入增长了多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多少,看似富裕小康、形势大好,可现实是玉龙县还有占总人口52%的11.33万贫困人口,许多家庭竟连套像样的御寒衣裤也没有,有的村子10多年出不了一个大学生,这种发展是否惠及了百姓?是否实现了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四群”教育工作刚起步,这是一项锻炼干部、实惠群众的意义重大的活动,我们要以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将教育活动具体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变为帮助群众发展经济文化、加快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谋求玉龙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幸福发展。

上一篇:谁了康菲石油? 下一篇:精雕细琢著精品 妙手匠心绘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