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克服“灰色心理”围绕安全促管理

时间:2022-10-04 10:54:46

试论克服“灰色心理”围绕安全促管理

摘要: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项系统工程,而标准化建设的创建工作是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系数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建立安全管理和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不仅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运行质量,同时也是企业安全思想教育的重大课题。根据实践经验,在对企业安全管理和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克服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不健康心理,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克服;灰色心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92-02

一、分析企业“灰色心理”,困扰员工存在的表现

克服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健康心理,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观察,个别人员存在着以下多种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灰色心理”。如:做“表面文章”、怨天尤人、事不关已、敷衍了事、“厌战”、应付差使、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心太软”、投机取巧、骄傲自满、丧失信心、甘居中游、违反心理、无人看见:认为只有2人工作,无领导、无人处罚、冒险心理:年轻人的冒险心理导致他们跨越遮拦,登高不用梯子,低压带电作业不采取自身防护措施等、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因:管理上的放松,对违章现象抓得不紧,放松监督和纠正,甚至姑息迁就,客观上助长了习惯性违章的风气。

因此我们每一位职工只有不断反思,敢于正视自己的“灰色心理”,排除心理障碍,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才有可能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二、针对企业存在“灰色心理”状态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培训,增强素质,提高认识。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后果和发展成事故的认识,要增强对《安规》及《调规》的理解,增强执行中的准确和严肃性。如果大家都能对规程及自身的行为有充分的认识,就能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反之,即使安全规程、规定、措施十分完善,不认真执行也是没用的。如果人人都有这种共识,那么就有思想动力和责任心来控制自身的违章行为。

(二)要认清偶发性违章与习惯性违章的关系,偶发性违章多半是人的无意行为,但决不能因为无意失误而姑息迁就,因为习惯性违章起始于偶发性违章,若不严于纠正,每一次偶发性违章就可能演化成习惯性违章。再者,不是每次违章都会导致事故,也不是每次事故都有严重后果,但违章多了必然出现严重事故。

(三)通过严抓狠管,不断制止习惯性违章行为,培养职工良好的作业规范,使之形成好的工作习惯。作业的特点是由客观需要决定的,很难改变,如电气设备或回路工作就有触电的危险;高空作业就有坠落的危险,它的作业现场就有高空坠物伤人的危险等,这些都是一种潜在危险,可以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规范化的作业训练,形成遵章工作的习惯,使这种潜在危险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缩小。

(四)人的习惯在生活中随着环境、时间、地点等各种客观原因以及某些主观原因的变化而产生变异,所以抓反习惯性违章要不断培训、教育、巩固和提高,要持之以恒不放松;反习惯性违章在细致的组织措施保证下,还要不断地加强和更新技术防范措施,如防误操作所采取的闭锁措施,以及一些报警、标示、指示等,还要不断地改善环境,改进设备,改进防范措施,如改进安全帽、安全带的结构和材料,使用防坠器等,运用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不断完善各种规程,使之更简明,更具可操作性。

(五)变换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产生新的活力,调动人的潜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避免生活过于单调,及时调整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多种爱好与兴趣,做到有劳有逸。

三、我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制定年度安全管理方针目标措施,各部室(综合产业)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年度“两措”计划,改善现场劳动条件和安全设施,提高设备可靠性;落实安全性评价存在问题以及各种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进一步夯实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二)认真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各种专项安全检查活动,查隐患、堵漏洞、抓整改、防事故。加强事故通报反措的落实,在“实”字上下功夫,安监及时进行跟踪,监督落实情况,同时在各项安全大检查得基础上,加强现场“两票三制”的动态检查,坚持开展反“三违”活动,为进一步端正各级的工作作风,促进现场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落实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的贯彻执行。严格“四不放过”原则,对异常障碍认真组织分析,制定落实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加强外包工程及临时工的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外包工程和零星用工的管理,增强法律意识,严格资质资格审查,依法签订工程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严禁以包代管。

(三)坚持开展各级安全活动,组织学习本厂和省公司的事故汇编,开展反事故追忆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组织部分安全员外出培训学习,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技能。按《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规定对全厂安全工器具进行检验并完善检验台帐,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的关键,也是搞好安全用电管理的基础。

四、从思想上实现五个转变

(一)变强制行为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二)变事后反思为超前预想;(三)变重理论培训为重实际操作技能与自我保安能力的培训;(四)变时紧时松为常抓不懈;(五)变静态达标为动态达标。

五、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项:(一)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二)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三)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四)环境(时空):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五)科学与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危险现象或潜在的危险现象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六)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上一篇:关于业主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探讨 下一篇: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