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绞痛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时间:2022-10-04 08:57:03

高龄心绞痛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心绞痛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150例高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高龄心绞痛患者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做好高龄心绞痛患者护理安全的有效预防。结果采取积极高龄心绞痛患者护理安全措施,既增强了护理人员及家属、患者的防范意识,又避免和减少了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护理安全水平。结论做好高龄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护理,为患者治疗创造良好安全的就医环境,全面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危险发生率,提高高龄心绞痛患者治愈率,改善高龄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龄心绞痛;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1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高龄老年人引发心绞痛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开始发生退化从而引发的疾病。另外,高龄心绞痛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发性以及猝死率高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150例高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于找出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消除安全隐患对策,提高老年人心绞痛护理品质,促进高龄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医疗纠纷,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诱发因素

有关医学专家提出,对于所有的心绞痛患者,只有在知道发病因素时,并且采取有效方法尽快消除,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得到科学治疗。很多时候,心绞痛发作均有相近或者固定的诱因,因此,患者一定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对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并且对患者的体力活动量进行科学的调整。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注意情绪的控制,避免过度的焦虑、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发怒等诱发性因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尽量多了解与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因为患者在饱餐、受到寒冷等刺激后,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于导致病症的加重。

2饮食结构

不科学的饮食也是导致老年人心绞痛的常见原因,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必须有及时调整饮食,控制好患者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对患者心脏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一些患者喜欢吃各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甜品、肉类等食物,若是长期过量食用,就会使得心脏负担加重,进而引发心绞痛症状,甚至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为此,为了保证患者的心脏健康,限制平时生活中脂肪的过度摄入,并且还要避免暴饮暴食、饮酒、戒烟,控制肥胖,从而减少心脏不必要的负担导致心绞痛发作。

3症状变化

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变化情况,并且患者每天的病情状况记录下来,即使患者发生稍微一点的变化也要记录下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发现患者的异常,有效控制病情,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并发病起到良发的预防作用。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及时了解诱因变化,从而来控制和稳定患者的病情。

另外,对于初发心绞痛的患者,必须要及时住院治疗,针对心绞痛诱因和症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治疗。

4用药护理

对于高龄心绞痛患者,一定要严格观察药物的疗效。对于患有心绞痛的患者,不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家期间,都必须要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用药,比如硝酸甘油,患者在服用后,可以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为此,患者一旦发病,应该马上服用1-2片的短效制剂,舌下含化,患者通过唾液的溶解作用而吸收,该药一般在1-2分钟内开始起作用,并且大约在半个小时后作用消失。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绞痛是否得到缓解,并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患者心绞痛的程度、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以及变化情况记录下来。

5陪护因素

老年人由于机体机能的功能有所下降,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并且多次住院。一般情况下,陪护人员通常为一些非亲属的普通陪护,加上家属以及非家属陪护缺乏相应的耐心,无法对患者照顾周全,比如:对于老年人喂水、喂饭方法不当,从而造成误吸、从则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都要增强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医护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从而对病人情况做到准确的判断,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

6细节管理

老年人跌倒与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我们发现,老年人在沐浴后,极易出现头晕,加上地面湿滑,从而出现滑倒,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必须要重视细节管理,结合科室特点,加强对患者的伴随症状、自护能力、既往病史等的了解,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纠纷。如针对老人夜间起床多的特点,规定护士熄灯时预留地灯。

7结语

总之,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以上这些因素和解决措施都是高龄心绞痛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根据以上相关问题,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帮助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有效的控制病情,同时对各种并发症还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学娣,李冰,凌霞,王莉英.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1,(04):24-26.

[2]季玉杰.ICU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2):114-115.

[3]王芳,葛学娣,叶志弘,朱伟业,屠玲萍.护士与患者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评价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9,(09):736-738.

[4]王林利.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09,(20):2631-2632.

上一篇: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 下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