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规划中人性化设计初探

时间:2022-10-04 08:53:35

校园规划中人性化设计初探

摘要:论文拟围绕人性化这个中心,结合美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知识,力图从形式、功能等各个方面阐述校园环境设计。试从校园校园广场与道路的环境营造、环境景观、校园绿化以及校园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等方面,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对新世纪校园环境如何更加宜人,如何更好的适应师生的需求,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园规划;人性化 ;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扩展到整个高校校园,他们在校园环境中的交流、学习和生活都是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校园人与高校校园环境朝夕相处,亲身体验、感受着环境;反之,环境又发挥着教化育人的作用,彼此互动。

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基于对使用群体行为心理分析,致力于满足使用者多层次需求的场所设计。人性化设计意味着设计了解和尊 重各类使用群体,适应和满足使用者的行为和需求,协调人和场所的关系。

2校园环境人性化需求

校园环境人性化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要在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满足“校园人”的各种需求。

3校园环境人性化设计对策

作为一种载体,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有效塑造高校的良好形象,还能对校园人的学习及其它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3.1 校园环境人性化设计原则

3.1.1舒适性是校园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舒适性、合理性体现在校园环境的方方面面:

(1)建立合理舒适的校园道路形式。道路是校园环境的骨架,道路系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校园人的出行、学习、生活、安全的需求。良好的道路系统可以使广大高校师生方便快捷的往来于校园的各个功能区。

(2)运动设施和休息设施。它们的设置是否齐全,布局位置及功能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使用,影响他们的情绪。

(3)多层次的绿化。校园绿化是高校校园环境中分布最广泛、使用率最高的部分,也是校园生态系统中影响最大、最贴近生活的自然环境。

总之,舒适性体现在高校校园环境设计的方方面面。

3.1.2环境的整体性

校园环境是由广场、绿化、公共设施、环境景观小品等各种要素整合构成。一个整体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校园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视觉效果。

3.1.3场所精神和环境意境的追求

场所精神的实质是使人能够对特定的方位、特定的场所产生认同感。包括环境空间的实体特征与人文特征等。

3.1.4设计的多样性

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省份,甚至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这些高校校园环境的使用者由于所处背景不同而对校园设计有不同的需求,使之趋于多样化的校园环境。在高校校园环境的设计中还应注意征求广大师生的建议和意见,处理好使用者与设计者关系,体现公众参与。

3.2 校园环境人性化空间设计

要让校园环境真正成为人性化场所,就需要我们通过划分、限定、围合等物质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场所感、方向感、归属感的空间环境。

3.2.1 合乎理性的空间序列

高等学校是知识传播、吸纳、发展和创造的地方,是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的场所。对于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学校基本的行为活动来说,合乎理性的、较为严谨的校园空间环境将有助于学术风气的形成。

3.2.2具有情趣的空间组合

为了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及情感上的需要,就要求校园环境的空间组合具有情趣性。

3.3校园广场及校园设施人性化设计

3.3.1校园广场人性化设计

高校校园中,广场是师生们集会、休憩、活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整个校园环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位置便捷化与尺度人性化

广场位置一般宜设置在人流比较大的区域,它可布置在校园主要道路一侧或两侧,或接近师生主的经过路线。

适宜的广场尺度意味着人与空间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充分交流和相互认知及被认知。对于面积较大的校园主体广场,可以利用绿化、环境小品等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隔,形成隔而不断的流动性空间,使之更趋于人性化。

(2) 区域划分与功能多样化

根据人们广场活动的需要结合绿化、景观等要素将广场空间划分成许多不同的功能分区,形成不同空间层次的领域空间。

3.3.2校园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

校园环境公共设施包括垃圾桶、路灯、休憩设施及体育设施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环境公共设施的建设及完善已显得相当迫切。

(1)安全健康

高校校园公共设施是构成校园环境的重要内容,人在校园公共场所活动时与设施直接发生关系。所以,保障人们在使用公共设施时的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例如: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的垃圾桶设计,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分别回收,并将投掷口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健康环保。

(2)方便舒适

在校园公共设施的设计上,要尽可能满足人们 的舒适要求,体现其设计的科学性。

(图: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的垃圾桶设计)

例如,垃圾筒的投掷口开的太低,人们就得弯腰投掷垃圾;反之,如果投掷口太高,人们一样会感到不方便。路边的坐椅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才不会让人久坐产生疲劳的感觉。

要处理好设施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公共设施设计师的精神创造。

(3)美观实用

作为校园环境的家具,公共设施设置应以校园规划为依据,从高校校园整体环境出发,使两者和谐统一,以不破坏整个校园形象的整体性为基本原则。

3.4校园环境艺术景观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面。一般说来,校园环境景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4.1校园雕塑与浮雕

在校园环境中,雕塑与浮雕主题的选定需结合设置目的、环境特点、校园历史、地域精神等要素综合考虑。

3.4.2水体与绿化

绿化与植物景观的营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植物与绿化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具有环保功能。

4结语

良好的校园环境设计应从其物质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互动关系出发,探求校园活动方式深层次的含义,强调人与环境的整合作用,强化人的行为参与与认同,进行整体设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设计的实质。校园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以人为尺度、标准去理解万物,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朱维铮.何谓“人文精神”[J].北京:探索与争鸣,1994年版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年6月版

[3]诺伯格.舒尔滋.场所精神[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4]秦文军、关新.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沈阳:沈阳建筑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10页

[5]文增著.城市广场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刘丽和.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版

[7]安秀.公共设施与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张玉男1984年3月城市规划全日新建筑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200093

上一篇:市政工程环境影响的制度分析 下一篇: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