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眩晕要分型/心绞痛也会痛在“别处”

时间:2022-10-04 08:51:02

治眩晕要分型

文/夏敏杰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最主要的症状便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甚至晕倒。

从西医角度看,内耳眩晕、低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疾病均可导致眩晕。中医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多为风、火、痰、虚、瘀等。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尤以肝为重。中医治眩晕,多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肝阳上亢型 常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而胀,每因烦劳或恼怒加重,常伴有面部潮红、少寐多梦、口苦、肢体发麻等。治疗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可选用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

痰湿中阻型 常表现为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恶心、食少多寐等。治疗宜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可以选用中成药眩晕宁片,每次2-3片,每日3-4次。

瘀血内停型 常表现为眩晕伴头痛、失眠健忘、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治疗宜活血化瘀,可选用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每次6粒(每粒0.4克),每日2次。

气血亏虚型 常表现为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伴有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纳少腹胀等。治疗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可选用中成药八珍丸,每次1丸(约6克),每日2次。

肾精亏损型 常表现为眩晕久发不愈、精神委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耳鸣等。偏阴虚者可伴见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苔;偏阳虚者可伴见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舌淡苔白。治疗宜滋肝养肾,益精填髓。偏阳虚者可遵医嘱选用中成药右归丸,每次 1丸(约9克),每日2次。偏阴虚者可用左归丸,每次1丸(约9克),每日2-3次。

心绞痛也会痛在“别处”

文/刘坤申

心脏有神经支配,当心肌缺血或缺氧时,心脏的交感神经就会把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再发出信号经传出神经传到脊髓,并反映到相应的皮肤区域产生疼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绞痛,它是冠心病的重要信号。

心绞痛大多发生在心前区或胸骨后,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颈部、牙床、下颌、咽喉、心窝部等,医学上称为异位心绞痛。

典型案例一:王大爷今年68岁,近来总感觉咽部疼痛,类似于卡脖子的灼痛感,他多次到五官科就诊,都未发现异常,后来到心内科检查,医生怀疑是异位心绞痛,建议做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发现有两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便做了支架植入术,术后王大爷恢复良好,且咽痛症状也从此消除了。

典型案例二:张大娘今年72岁,患有胃溃疡,由于平时非常注意,所以很少复发,但近几天来,每当急走几十步或走到三楼时,就出现心窝部疼痛,停下来休息几分钟就不痛了。一天,张大娘突然出现心窝部疼痛难忍,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后,怀疑是溃疡病胃穿孔,建议到X光科做腹透,结果没有发现胃穿孔征象,便开了些解痉止痛的胃药。没想到的是,半夜张大娘再次发生更严重的心窝部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且伴有大汗淋漓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下壁心肌梗塞。

专家点评:一般情况下,冠心病心绞痛的典型表现是胸骨后有阵发性压榨感或闷胀感,这种感觉可持续3~5分钟。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前区疼痛则更为严重,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使疼痛缓解,胸口像有块大石头压住喘不过气来一样,且常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恐惧感或濒死感等。但在临床上约有1/6~1/3的冠心病患者没有上述典型表现,而有阵发性牙痛、阵发性咽喉痛、胃痛、左肩痛等远离心前区部位的疼痛。

揭开疼痛的伪装

由于异位心绞痛比较少见,所以常被患者忽视、医生误诊。其实,发现异位心绞痛并不难,它也有心绞痛的特点,只是出现的部位不一样而已。只要找到方法,也是可以鉴别的。

认真检查,排除相应疾病。如果反复出现颈部、牙床、下颌、心窝部等处疼痛,而这些部位经多次检查也没有发现原发病,一定要考虑心绞痛的可能。

简单的鉴别方法是,如果出现上述部位疼痛时,口含1片硝酸甘油,疼痛能在几分钟内消除,就可能是心绞痛。

疼痛时做心电图检查,如果有明显改变,可帮助诊断。

不痛时做运动心电图检查,如果运动试验阴性,则不是冠心病;如果运动试验阳性,则可以对男性患者说“你是冠心病”,但对更年期及其前后的女性来说就不一定,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怀疑是心梗,则要做心梗生化指标检查,还应住院观察或治疗。

发生异位心绞痛时怎么办

发生异位心绞痛时,首先不要慌张,可口服100毫克阿司匹林,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然后尽快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上一篇:陆广莘:有“境界”的养生大师/黄达亮:没好身体... 下一篇:护腰有10个小窍门/如何用擦浴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