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时间:2022-10-04 08:16:17

浅析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两江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借助SWOT分析方法,得出两江新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既存在优势和机遇,同时也存在劣势和挑战。最后给出两江新区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118-02

1 现代服务业及两江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意义

1.1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

(1)现代服务业的定义。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展到比较发达的阶段而产生的,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各类新兴的服务业,以及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升级的传统服务业。

(2)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1.2 两江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

(1)战略地位的提升要求新区具有较高的区域服务功能。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之际,中央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体量和辐射范围上,更在于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和功能。中国经济的重心将逐步由主要依赖外需转向以内需为主导,而国内市场潜力主要在中西部。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战略地位的提升,赋予了两江新区更高的使命,同时也对新区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区不仅要服务重庆,而且要服务大西南乃至更大的地区。

(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服务功能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伴随工业化的展开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也叫补充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现代金融业,设计、开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另一类是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如移动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以及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服务功能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新区区域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重庆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要实现这一目标,新区必须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功能拓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成为两江新区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实现功能定位目标的必然要求。

2 两江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外部力量包括机会和威胁,它们是由于竞争力量或企业环境中的趋势所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平衡决定了公司应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去做。对两江新区的SWOT分析如下表所示。

3 滨海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3.1 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提升区域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根源上破除忽视服务业发展的旧思维,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结构调整中的战略地位。各项工作的发展思路要体现现代服务业的工作内容,招商引资的重点要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发展规划要将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内容,软环境营造要向现代服务业倾斜。

3.2 找准发展重点,积极培育生产服务业的主体行业

(1)加快发展物流业。摸清新区现有物流总量,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早日形成规模,扩大集聚,改变每家企业办物流、物流企业做不强的局面。

(2)加快信息业发展。以“数字新区”建设为目标,支持广电、电信、邮政等部门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普及和使用,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3)加快金融保险业发展。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大金融保险业为新区经济的支持贡献力度。特别是要完善房屋、土地抵押程序,简化手续、节省费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4)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必须要变“自我服务型”为“区域服务型”,站在立足全国、服务全国的角度,努力提高国际化程度,以国际性的服务业冲破目前的区域分割和行政体制,提高新区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战略地位。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在招商引资中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跨国公司研发、采购、服务、财务中心和国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新区,拓展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的宽度和深度。

3.3 科学编制规划,优化服务业产业空间布局

进一步优化新区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尤其是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和产业业态。

(1)优化空间布局。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依托中心商务区和各功能区和各区镇,科学合理布局服务业空间,坚持从完善区域功能出发,实现优势互补、引领发展;依托支柱产业带,科学合理布局服务业空间,着眼拉长产业链,促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

(2)优化业态布局。根据新区实际,围绕支柱产业,发展以生产要素为重点的生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围绕自然资源,发展以生态休闲为重点的旅游服务业;围绕繁荣市场,发展以商贸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围绕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以文化娱乐为重点的生活服务业等。

3.4 着力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加大现代服务业投入力度

借助国家赋予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契机,争取在许多政策方面先试先行,突破体制瓶颈,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现代服务业,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推进部分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和部分服务领域的社会化,使外资、民资、国资三资共同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加紧研究建立服务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应对服务纠纷,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3.5 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造就一支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人才队伍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1)加快人才培养。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依托各类教育机构培养服务业所需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做好与新区产业对接工作,不断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生力量。

(2)加强岗位培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实行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3)营造人才成长机制。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放手让各类人才在自身岗位上施展才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良好工作环境,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J].商业研究,2008(1).

[2]邹平.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7(2).

[3]刘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预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詹川.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电子商务,2009(2).

[5]阎琛.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促进就业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0(3).

[6]周述琴.重庆现代服务业FDI引进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13).

[7]刘广珠.青岛市现代服务业人才现状及需求预测[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0(2).

[作者简介]吴向东(1988―),男,汉族,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专业;王晨(1985―),男,汉族,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专业。

上一篇:日本快速时尚品牌优衣库北京市场经营特征分析 下一篇:宏观环境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