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4 08:06:39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摘要: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明确了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在之后的一系列案件中,联邦最高法院最这一原则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这一原则现主要包括了被告人和证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

Abstract: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Fifth Amendment was clear about the accused person to enjoy in the criminal prosecution is not forced from the card its crime's privilege, in a series of cases, federal Supreme court most this principle has carried on the supple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this principle mainly has presently included the accused person and witness is not forced from the card its crime's right.

关键词:自证其罪 米达兰规则 宪法权利

Key word:From card its crime Rice Dhahran ruleConstitution right

作者简介:毛兴勤,男,(1977―),云南昭通人,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司法理论与实务

一、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法理基础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明确规定:“任何人……在刑事案件中,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任何侵犯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此项宪法权利所获得的陈述或坦白都不具有可采性。究其法理依据,我认为:(一)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领域的要求。无罪推定原则要求:证明被告的犯罪证据的责任在政府,且政府只能通过自己的独立劳动,依靠独立的技术侦查而不是被告的口供。(二)体现司法文明,尊重程序,实现法治的要求。刑法执行手段的文明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允许对被告人实施强迫手段来获取口供是封建社会下纠问制诉讼的典型特征。

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特权和证人特权

(一)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的范围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特权的范围仅限于言辞证据,对实物证据不适用,如可对被告人进行强制身体或精神检查,对由此获得的如血样、尿样、脚印、指纹等则可作为证据提交法庭。

(二)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特权的发展简史

1、米兰达规则产生前,警察对嫌疑人询问规则

米达兰规则产生前,警察对嫌疑人询问遵循自愿原则,即基于自愿而获得的口供可以作为呈堂证供,否则不能。非自愿的情形主要如体罚,变相体罚等。由于自愿原则的主观性太强,而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出的情形却是千差万别的,很难确立共同遵循的司法判例。

2、关于警察询问嫌疑人的米达兰规则

1966年联邦最高法院在米达兰诉亚利桑那州一案中以5:4的表决通过了我们熟悉的“米达兰规则”,即警察在拘留询问嫌疑人时必须告知嫌疑人:(1)你有权保持沉默;(2)你所说的一切将可能成为反对你的呈堂证供;(3)询问时,你有权要求一名律师在场;(4)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我们将帮助你免费提供一名律师。

3、适用米达兰规则的情形

在警察拘留询问嫌疑人的所有案件中,警察都必须告知嫌疑人该规则而不论犯罪的性质及危害程度。何谓拘留?联邦法院指出:被告在被逮捕或者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时均应被理解为拘留。那么,如何理解“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呢?当任何有理性的人认为在此种情形下嫌疑人受到人身限制即可; “询问”如何理解?询问是指嫌疑人对于警察的问题可能导致其有罪,如警察问“你为什么那样干?”;“枪在哪里?”等。警察的问题不会导致嫌疑人有罪的问题不认为是询问,如“你住哪里?”“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以上简单的探讨了警察必须在拘留询问嫌疑人时告知其米达兰警告。所以,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拘留讯问是指“一个人被拘留后或被以任何方式剥夺人身自由的情况下,由警察进行的讯问。”1

4、米达兰权利的放弃

米达兰权利的放弃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明知、理智、自愿。如果警察能证实嫌疑人已理解了其享有的米达兰权利,那么可以从其行为中推导出其放弃了米达兰权利。

5、不须告知米达兰权利警告的情形

(1)警察没有进行任何询问的时候;(2)在作案现场进行的一般性询问;(3)陈述出于自主的时候;(4)向犯罪嫌疑人询问其身份的时候;(5)询问目击证人的时候;(6)在拦截或拍搜案件中;(7)在列队辨认、现场辨认和照片辨认中;(8)当陈述的对象是私人的时候;(9)犯罪嫌疑人在出现在大陪审团面前的时候;(10)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时候。

6、违反米达兰权利警告的后果

在一审案件中,违反米达兰权利警告所获得证据不具有可采性,在上诉审中则适用“无害错误原则”,在Fulminante规则产生前,初审法院对非自愿坦白这一证据的采纳,会导致上诉期间无论采纳是有害错误或无害,都自动有罪判决。在Fulminante规则产生后,米达兰类型的案件在上诉期间原判决涉及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决定坦白是否自愿。第二步就成为必要――决定初审法院对于证据的采纳是否属于无害错误。

三、证人所享有的不被自证其罪的特权

除站在被告席上的被告外,任何人都享有不被自证其罪的特权即不因自己的陈述而被定罪,理由是证人只是为案件的信息提供者而不是案件的审理对象。在实践中,为获取证言,证人会获得法律诉讼豁免的权利,特别是在一些案件如在有组织的犯罪、案件等复杂案件中。法律诉讼豁免的权利是指证人不会因其提供的证言或由此获得的其他证据而不。法律诉讼豁免的权利分为交易性豁免和证据使用豁免,交易性豁免指证人不得因该行为或交易而受到。证据使用豁免是指证人不会因其提供的证言或由此获得的其他证据而受到,但如果检查官通过其他独立的途径获得的证据则有可能使证人受到追诉。

四、证人不得主张自证其罪的特权的情形

1、在民事案件中;2、在其他国家可能受到追诉;3、证人不可能被追诉的情形:(1)已过追诉时效的;(2)已被无罪开释的;(3)证人被确定享有法律诉讼豁免权的。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法律与实践》,张鸿巍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页

上一篇:很“给力”的新交际法则 下一篇:蓬勃兴起的涉外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