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04 07:28:2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聊城大学301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相关。差异检验表明,高低社会支持组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各因素上的差异显著。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其自我和谐关系密切。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自我和谐;大学生

自我和谐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指个体有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当个体的自我与实际经验产生分歧时,选择性知觉可能拒绝或歪曲某些有指导作用的经验,从而引起自我与个体经历“不和谐”状态,因此个体感到适应不良、变得紧张焦虑,自我实现受到了阻碍,出现心理障碍。有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的分数越高,心身症状就越明显,而自我灵活性分数越高,心身症状则越少。所以自我和谐作为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被支持者)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社会支持的早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支持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来自社会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有益的影响。因此,基于两者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其自我和谐程度也高。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就是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聊城大学一到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共发放问卷315份,收回问卷301份,有效率95.6%。其中男生154人,占51%,女生147人,占49%。年龄范围17~23岁,平均年龄20.54岁。

1.2 方法

1.2.1 自我和谐量表 由王登峰根据C.R0gers编制的量表修订而成,共有35个项目,采用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五级评分制,包含3个分量表分别是;①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②自我的灵活性;⑨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是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2个分量表经反向计分后与自我灵活性分量表得分的总和,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由肖水源编制,共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文字项目进行了修订,将第4题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6、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修订后的量表3周后小样本重测,10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在0.69~0.91之间。

1.2.3 施测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让被试做出自我评定。

1.2.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我和谐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情况 见表1。

表1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和分量表得分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获得的主观支持高于女生,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男生。

2.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见表2。

表2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社会支持总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自我和谐总分正相关极其显著。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负相关极其显著。

2.3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对自我和谐的影响 见表3。

为进一步考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将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总分按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得分前27%者(42分以上)为高分组,得分后27%者(35分以下)为低分组。比较两组被试在自我和谐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差异检验结果显示,高、低社会支持组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各因素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见表3),高社会支持组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及各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组。

3 讨论

在自我和谐总分及其3个分量表上,男女大学生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这与王登峰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性别并不对自我和谐构成影响,即社会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男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存在差异,即男生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与女生相比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但由于男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却弱于女生,在遇到问题时女生更愿意利用社会支持的帮助。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其自我和谐总体水平呈显著相关,差异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高社会支持组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总分及各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组。这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越好,其自我和谐程度就越高。

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针对问题准确灵活地做出变动,积极地寻求他人或社会的帮助以解决问题,能尽快地从内心冲突中摆脱出来,且在此过程中,个体应对各种困境的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对自我的评价不断得到修正,最终完成自我与经验的统一,达到自我和谐状态。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支持越多,既大学生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越高,当个体的自我与实际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调节,根据事情的变化做出一定的改变,从而避免自我与个体的“不和谐”状态的出现。因此,社会支持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的高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自我和谐有显著影响。因此,一方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并引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尤其是在心理受挫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者同学寻求帮助。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本人,更要正确评价自己的社会支持资源,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以促进自己的心理和谐水平不断提高。

上一篇:团体咨询改善女大学生人际态度的研究 下一篇:读书日记式森田疗法对大学生强迫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