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10-04 07:16:36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的发展也日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事业如今已经是最热门的一个行业。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又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一直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建筑施工水平。那么如何提高企业的建筑施工水平,增强企业的建筑实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市场竞争给予管理者的最大考验。本文就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建筑施工管理的概述

为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人员的重视。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只直接关系工程可使用的寿命和居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与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建筑部门必须加强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除此之外,低层建筑朝高层建筑发展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材料与新产品的研发使用,促使建筑行业以往的质量标准体系产生了一些重要变化,这对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怎样在保证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注重施工质量,打造舒适、安全的建筑工程,是当今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建筑施工管理实际上是指整个建筑工程的控制指挥系统,一般包含项目投标合同,项目管理准备,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管理终结这些环节。施工管理也就是采用多样的管理组织、手段和方法对上述几个环节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从而实现低耗、优质、高效、安全以及文明生产的目标。

因此,针对于目前建筑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所在,这为合理科学的进行施工管理决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在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方面呈较混乱现象 

由于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仍比较严重,招标过程中招标人明招暗定,业主和投标人串通虚假招标。在资格预审阶段,对重要环节、评标专家的监督不力,受人为因素干扰,出现投标人串标、围标等不公正现象。还有一些投标人串通其他投标单位,挂靠投标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招投标机构不规范,水平、质量、素质、诚信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有些机构为了迎合业主要求,轻视招投标的一些规定。还有一些项目,投标人在中标以后,由于招投标合同由甲方自定,条件苛刻,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只能被迫承诺合同条件,导致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日后整体工程质量低劣。有的投标单位在投标时列入标书的主要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应有尽有,上场时大多难以到位,兑现率低,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2、施工的工人自我防护意识比较薄弱

施工队伍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知识水平比较低,所以比较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也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经常会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安全事故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工人的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多新进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的经过。第二,施工队伍里的特殊作业人员,岗位技能作业人员以及企业的三级教育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所以安全意识的教育效果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2.3、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却忽视了安全设施的建设,忽视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有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的目的并没有应用于管理,而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既不重视安全制度建设,也没有将责任制落实。

3、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必须规范招投标及合同管理 

招投标各方应严格按照现行的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标、竞标,做到求实、公平、合理,广开思路引进优秀合作企业,确保招投标的严密性与公正性,杜绝暗箱操作,从源头上根治不良组织混入建筑队伍的情况。合同签订中各项目条款内容需严密、实际、细化,特别是违约、索赔和争议条款。要形成操作性强的合同文本,为以后争议的解决奠定基础。并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纠正和补充不合实际的合同条款,具体措施如下:继续完善资格审查制度和备案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规范招投标程序,推行科学、公正、合理的评选办法,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平、公正地开展;建立招投标及其他相关联活动的集中交易场所,将招投标活动统一纳入集中交易场所进行规范管理,在统一的平台里,整合工程建设项目、货物和服务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活动,为招投标提供全部、高效的服务;建立和完善招投标与各机构的联动机制,加强执法监督,与资质、造价、质量安全等监管管理机构相互配合履行监督管理;对承包商中标后合同履约的监督管理,对中标时的承诺项目进行监管,严格监控设计变更,使其不能任意修改。 

3.2、提高工人素质,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首先,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应该定期对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质量。

其次,对建筑企业“一线作业”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并按照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合格者才能直接上岗。

第三,施工单位要严格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对于那些新进的员工要做好技术以及安全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尽量做到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可以清楚的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也能够比较清楚的把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相关的法律以及法规也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形成施工建设中的安全保护网,从意识深处解决掉忽视施工安全的思想。

3.3、注重安全管理 

(1)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制 

首先,加强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安全执法机构,还要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一是要牢记安全第一,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二是重点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责任制不明确的企业要及时调整;三是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确保安全工作稳步进行。 

其次,建立建筑行业“诚信制度”。建立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采取信息化手段记录监理、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及不良市场行为等,及时进行曝光。此外,要理顺处罚的渠道,按照工程行业法规对建筑各方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首先,重点抓大型设备、机具的使用安全检测。对进场设备的性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还要保证施工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下。对设备运行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必须确保施工用具和设备的使用安全。 

其次,抓好防高空坠落。必须严格检查楼梯口、洞口、通道口、物料提升机进出料口等的围蔽情况。另外,施工作业层须满铺固定脚手片。施工单位要给在施工现场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发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还必须戴着安全带作业。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建筑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当前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因此,需要充分分析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加强施工质量的优化探究,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良砚.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

[2]马贤举.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上一篇:浅析钢筋混凝土高层酒店式公寓结构概念设计 下一篇:探讨冬期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