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后周世宗与宋太祖统一政策的异同

时间:2022-10-04 04:47:07

试析后周世宗与宋太祖统一政策的异同

【摘 要】众所周知,后周世宗宋太祖统一全国的战略上都是以王朴的《平边策》为基础而进行的。但在具体执行上,二者却有本质上的不同。本文通过对基本史料的解读,来揭示出二者的异同,从而评价二者在统一政策上的得失,为本段历史提供更加清晰的线索。

【关键词】后周世宗;宋太祖;统一政策;异同

一、后周世宗的统一方略

1.后周世宗改革。后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后周广顺三年(953),郭威病逝,柴荣嗣位,次年改为显德元年。由于起先郭威与太原留守刘崇有隙,等到郭威擅权废后汉主自立后,刘崇也在太原称帝,史称“北汉”。当刘崇听到郭威病死,柴荣即位后,便趁后周朝廷新君即位,立足未稳之际,于后周显德元年二月联合契丹大举进犯后周。三月,后周世宗亲率大军与之战于高平,胜之。然而,在高平之战中,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擅自引骑兵退却,致使右军军心大乱,数千兵士投降北汉。后周世宗亲自上阵,将士死战用命方才获得胜利。这种恶习自唐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藩镇林立以致后来达到藩镇割据的形势,强镇骄藩多不听朝廷之令。或为私利杀将自专者数不胜数,故而藩镇攻伐无虚日,最终唐朝也灭于藩镇之手。这种恶习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时期。

后周世宗经过高平之战后,吸取教训,决定大力整顿内务,提升国力。政治上,选贤任能;军事上,强藩悍将,选练军队,提高战斗力;经济上,轻徭薄赋,裁汰僧尼,抑制佛教,增加财政收入,兴修水利,疏通河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后周世宗改革。经过这次改革后,国力大增,为以后的统一战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后周显德二年(955)夏,世宗命朝廷文学之士二十多人,各撰策论一篇,以试其才能。当时比部郎中王朴献《开边策》,为世宗统一天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其文曰: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吴国,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彼人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必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而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惟并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其力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i。从王朴的《平边策》中不难看出,其中的作战思路。先取南唐江北地区作为供应地。其具体措施参照了当年隋文帝伐陈的战略。再取长江以南,南唐灭,则吴、蜀等国灭之就容易多了。南方扫平,最后再灭北汉,天下可平。

2.后周世宗的统一道路。后周显德二年(955),后周军攻取后蜀的秦、凤、成、阶等州,大大的巩固了关陇地区的防务。年底,世宗亲自出出征南唐。次年(956)三月,先后攻占南唐的滁、泰、扬、光、舒,四月班师。显德四年(957)三月,攻占寿州(今安徽寿县)。显德五年(958)三月,南唐向后周称臣,献庐、舒、靳、四州,至此,江北十四州六十县尽归后周。与此同时,显德六年(959),契丹犯境,世宗亲征,收复莫、瀛二州。六月,世宗病逝。另外还要指出的是,世宗在出兵契丹之前的二月份,令韩通、关延祚疏通汴水。“诏以北都未复,将幸沧州” ii,四月,世宗至沧州,亲征契丹。然而都因世宗病逝而终止。次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二、宋太祖的统一方略

1.“雪夜定策”。宋太祖赵匡胤自后周太祖郭威之时就效力于军中,此后,后周世宗南征北伐,赵匡胤皆随之左右。因此,世宗的统一方略对其影响深远。而具体为宋太祖谋划平定方略的还是他的重要谋士赵普。据《宋史》记载:“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库卿尔。’iii ”不难看出,宋太祖的战略也是先南后北。其具体措施是先攻荆南,荆南地处长江中游,战略地位及其重要,占有荆南,对南取湖南,西讨后蜀,东攻江南(南唐),极为有利。

2.宋太祖的统一道路。宋乾德元年(963)正月,以慕容延钊为帅,出兵进攻荆南。二月,荆南节度使高继冲投降。三月底,平定湖南。乾德二年(964)十一月,以王全斌为主帅北路军,以侍卫都指挥使崔彦进为东路军主帅分路进讨后蜀。次年正月中旬,后蜀主孟昶出降,后蜀灭亡。乾德二年九月,以南面兵马都监丁德裕为统帅进攻南汉。至开宝二年(969),无功而返。开宝三年,宋军再次大举南下,开宝四年二月,南汉主刘出降,南汉灭亡。开宝七年九月,以曹彬为主帅,出征南唐,次年十一月下旬,破金陵。南唐主李煜出降,南唐灭亡。于此同时,宋太祖也在积极筹划北伐的事宜。乾德元年(963)八、九间,宋与北汉、辽联军会战,辽汉联军败退。乾德二年初,宋军败北汉、辽联军于辽州。开宝元年(968)八月,以李继勋为主帅,进攻北汉。十月,辽军南下救援,宋军退兵。开宝二年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无功而返。开宝九年八月下旬,宋太祖采取五路分兵合击之法,再次进攻北汉。十月上旬,太祖崩。从上面的大事年表即可看出,宋太祖一直是执行着“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到宋太祖驾崩前,南方除吴越、泉漳外已经全部平定。即而继位者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四月、五月间先灭了吴越、泉漳地区的割据势力,然后在次年二月亲征北汉。五月,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宋朝大体上统一了中原地区。

三、后周世宗与宋太祖统一方略的异同

后周世宗与宋太祖起初的统一方略大致都是以“先南后北”为基础的。王朴的《开边策》和赵普的战略分析都是先平南方,而后再北伐。因此,其理论基础是完全相同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周世宗在取得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后,并未趁胜南下,而是北上进攻北汉,企图一举消灭,收复被辽侵占的幽云十六州,但由于世宗得病驾崩而宣告失败。实际上,后周世宗并未完全采纳王朴的战略规划,而是实行的“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而到宋太祖时,基本上严格执行的是“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到宋太宗时虽然统一了中原,但在北伐攻取幽云十六州时,却遭到惨败。他本人也受伤,不久死去。

后周世宗与宋太祖的统一方略看似相同,实际上却有本质上的不同。概括起来就是:后周世宗采取的是“先北后难,先难后易”的方针;宋太祖采用的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针。对此钱穆曾有一段精辟的评价,他说:“太宗两次亲征,均败归,其死传系箭疮发。石晋开运阳城之战,耶律德光几不免,周世宗一举而下三关,契丹非不可胜。但太宗才弱,又无贤辅耳。周世宗拥兵欲先取幽州,则吴蜀不足平。宋则以赵普谋先南后北为持重。兵力已疲而贻艰巨于后人,则太祖之失也。iv”

注释:

i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八《王朴传》

ii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后周显德六年。

iii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赵普传》。

iv 《国史大纲》下册。

【参考文献】

[1]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上一篇:论票据背书领域的外观主义与权利外观 下一篇:摭谈博物馆的美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