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一哥”孙德良

时间:2022-10-04 01:36:38

“网络一哥”孙德良

人物简历

孙德良: 1972年出生,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1997年以3万元资金开始创办中国化工网, 在没有VC支持的情况下,2006年12月15日,第一家网络股网盛科技登陆国内A股,并创造一天制造两个亿万富翁,5个千万富翁的“神话”。

作为A股市场上第一支“血统纯正”的网络股,网盛科技从上市起就受到资金的狂热追捧,数次冲破80元高位,一度成为深市第一高价股。而孙德良从毫无背景的农村娃,10年间化身为30亿元身家的国内上市“网络一哥”,也成为坊间津津乐道的神话。

“我不关心股市,不评价股价,也要求我的团队不要被股价牵着鼻子走。”采访一开始,国内互联网“第一股”网盛科技董事长孙德良就封杀了这个话题,很客气地说。

的确,这个话题太敏感。作为A股市场上第一只“血统纯正”的网络股,网盛科技一上市就受到资金的狂热追捧,一度成为深市第一高价股。就在记者采访孙德良的8月1日,网盛科技依然在80元高位之上。令美国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全体望尘莫及的市盈率,是不是有泡沫?是不是有人操纵?各种说法甚嚣尘上。

“光脚不怕穿鞋的”

“千万别把我神化,运气,都是运气。”孙德良说自己是幸运的一代,1972年生人,从有记忆开始,就改革开放了; 工作的时候,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

“机会比较好,1997年我们做的中国化工网是中国最早的行业网站。两万块钱起步,是父亲出面向亲戚朋友借的高利贷。”孙德良回忆起那段日子,话像开了笼头的水一样,收不住。

“我白天是推销员,晚上是程序员,当时也没有现在的雄心壮志,想法很简单,我是农村出来的嘛,一无所有,光脚不怕穿鞋的,创业的时候就想干几年能赚个四五万块钱,在杭州买套房子就行了。”现在孙德良一年的开销也就是四五万块。

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孙德良当时的想法也比较简单。“以前工作的公司倒闭了,它是门户网站。和它不同,我就做一家行业网站。”孙德良说,“一开始,我想做服装行业网站。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到老同学的化工公司避雨,无意中发现同学有一整抽屉化工行业的名片。没做任何市场调研,一拍脑袋,就决定做化工行业网站了。”

中国化工网成立之初,就按照“广告+会员”的盈利模式进行发展。第一个客户是上虞的一家化工公司。“最开始,我花了两个多小时向这个老总介绍什么是互联网。但是老板根本没听懂。我改变策略问他,‘你想不想把你的产品卖到国外去?如果想,互联网可以帮你做到; 你知不知道你的对手也在互联网上?如果你要和他竞争,你就得上互联网。’”老板立马掏钱,成为这个网站的第一个会员。

孙德良的父亲绝不会想到,儿子就这样一路干到大富豪,更没有想到自己由于拥有儿子公司的股份,也成了亿万富翁。 “母亲去年去世了,父亲和哥哥还是习惯在农村生活,这大概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父母从小给他灌输的就是,一定要努力读书考大学,跳出农门。现在孙德良也会问起员工是来自哪里,“但是现在的情况倒过来了,特别是江浙一带,农村很富裕,很多人倒愿意住到农村去了。”

“激情澎湃走楼梯”

孙德良很愿意和记者谈论网盛的未来。他说话速度非常快,非常昂扬,非常high。他说最开始也不太会讲话,慢慢练出来的。

“我一直对团队强调公司发展要‘激情澎湃走楼梯’。而不能是大起大落地‘乘电梯’。”孙德良说,“目前,网盛科技的想法是,通过拆股或扩股的方式,来实现打造100个专业网站的梦想。”事实上,网盛刚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6月5日,网盛科技以收购增资方式,获得中国服装网51%的股权。“千万别说我们是‘新浪+百度’。不能这么定位,我们只是小门户加联盟。要发展以中国化工网为代表的一个又一个的专业网站,还要打造网站联盟――生意宝。把以前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行业,是我们的主要策略。如果是影响已经很大的行业网站,我们就参股,为其提供技术、内容、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帮助。”

网盛已经跻身于阿里巴巴、慧聪这国内三大B2B巨头之列,竞争不可避免。此前有报道称马云欲“干掉网盛” ,慧聪总裁郭凡生评价行业网站是“苍蝇趴在玻璃窗上――有光明,没前途”。孙德良对记者回应称: “我们没有‘口水仗’,可能有误会,已经分别在媒体上澄清了。”

目前浙江地区已经有上千家行业网站,占全国行业网站的1/2,而在中国行业网站百强中,70%左右注册集中地也在浙江。“小门户+联盟”模式会创造一个互联网的新奇迹,还是会引来一大群效仿者?是资本市场概念炒作,还是高风险整合?

面对种种质疑,孙德良不愿意回应,他告诉记者: “责任重大,不敢懈怠。‘赚钱就是硬道理’。做联盟,只要我诚心地去谈,没有谈不成的道理。”

“世事无完美”

网盛能走到今天,除了机遇,孙德良对自己的勤奋和毅力也感到很自豪: “天道酬勤,我想是我感动了老天爷,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机会。只要有准备了,机会没有来,不要紧,慢慢等。”

很多人说创业不是人干的,其中的心情起伏好像上一秒钟是涨停,下一秒钟就是跌停,一般人受不了那个精神刺激。孙认为自己心态好,他开解自己的魔咒就是“世事无完美”。只要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好,就好了,简称“好人好事”。

“这10年我其实经历了很多磕磕碰碰,总是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是大楼的地基,能力是大楼,能力高心态不好的人活得累。2001年,域名之争赢了澳大利亚最大的化工企业、世界500强Ori-ca公司,相当于鸡蛋碰石头而石头碎了。早在2002年,我就想过到香港上市,因为一个官司受阻。2005年我们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了上市的想法,但2005年6月,暂停发新股。我当时就想,还是安安心心做产业,至于什么时候能上市,那是天意。”

孙德良阔了,他说心态还是定位在创业,每天都是工作十几个小时。因为他在家的时间很少,太太现在全职照顾女儿,两个人经营家也好像经营公司一样分工明确。“太太有时候也会埋怨,没办法。”女儿因为太少见到爸爸,偶尔被这个“陌生叔叔”抱都会哭。“没有办法,要往前走,趁着还算年轻吧。以前做企业是为了个人的梦想,过上好日子,走到今天要背负的东西就太多了。”

采访中,孙德良一直情绪饱满,话语滔滔,只有一个问题让他很挠头、没话说。那就是“你有什么爱好?”

“这个呀,没有什么爱好,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不吸烟不喝酒,也不看书,书太厚了,我喜欢上网,看你们记者总结出来的新闻,财经、科技、国家政策动态,你们记者筛选过一遍,信息量大,吸收起来快。喔,我喝一点茶,每天喝五六杯龙井,也没有什么讲究,泡开了就喝,喝完了再泡。”

采访在预定的时间内结束,孙德良再次强调自己目前的成功是时势造就,“大盘好,大家都有钱赚。” 他说。

上一篇:芬兰满城尽是无线网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体验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