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04 01:05:47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临床研究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方丹参注射液 甘露醇 地塞米松 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青壮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腰、臀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80%~90%的病例可经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1]。临床上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总结其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按就诊顺序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并做腰椎CT或MRI确诊;②年龄在18~70岁之间。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肿瘤、结核、骨折者、强直性脊柱炎;②其他原因引起坐骨神经痛者;③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④髓核突出严重压迫马尾神经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按摩、腰椎牵引、腰部脉冲磁疗。腰椎牵引采取仰卧位,牵引力每侧8~10kg,低重量持续性牵引,脉冲磁疗置腰部,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静滴,及地塞米松针5ml加入20%甘露醇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第2个疗程停用地塞米松针,共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3.1 检测标准:两组患者均在入院第2天及治疗第15天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5ml,EDTA-Na2抗凝,分离血浆,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羟胺氧化法测定SOD活性,各种检测均采用深圳晶美标准试剂盒。

3.2 疗效评定:①治疗前、治疗1周、2周时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评定,线段长度为10cm,以mm为单位定出刻度,嘱患者根据自觉疼痛程度在线段上划出相应的点。②治疗2周后,采用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2-3]。优: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可达80°以上,肌力恢复正常,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基本消失,仍残留有轻度的疼痛、麻木症状,直腿抬高达60°以上,可基本恢复原工作。可:症状部分消失,腰部活动及直腿抬高试验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包处理数据,原始数据用Kolmogorov-smirnov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组内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SOD值比较:见表1。与各自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O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NO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比较:见表2。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周和2周VAS评分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周和2周VAS评分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

4.3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见表3。治疗2周后对照组优良率33.34%,治疗组66.67%,两组比较(χ2=5.80),P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长期急、慢性损伤导致腰椎间盘产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周围血管、神经等而发病,属祖国医学“腰痛”、“痹证”、“痿证”等范畴。《金匮翼》中记载:“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窒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外科证治全书》中亦曰“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腰椎部位活动度大,为受力部位,椎间盘磨损严重易造成纤维环破裂刺激窦椎神经,突出髓核刺激或直接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神经根水肿、无菌性炎症及脱出髓核的自身免疫反应[4],在休息平卧时椎间盘压力减轻,可在局部造成反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慢性炎症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产生增多,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造成组织细胞的慢性损伤[5]。研究表明,NO、SOD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自由基代谢过程[6-7];同时,化学性炎症机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性疼痛中发挥着可能比机械压迫更重要、更直接的作用[8-9],只有当神经根周围出现炎症、水肿时方可出现疼痛症状[10]。

研究认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11];其成分为丹参和降香,能清除氧自由基[12],同时还能提高SOD活性;能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椎间盘内压力,阻断椎间盘突出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恶性循环的病理过程[13],加快局部代谢产物的清除。甘露醇降低神经组织的内压,减轻组织缺氧,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神经根鞘内脑脊液回流及静脉回流受阻的恶性循环,有效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地塞米松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炎性物质对细胞膜的损害,起到明显的消肿、减少炎症渗出作用,使神经根水肿得到改善,缓解疼痛症状,同时两者亦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抑制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14]。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LIDP患者NO水平,提高SOD活性,在解除疼痛和临床总体疗效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符合上述的成分药物各自的研究结果,提示合用复方丹参、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比单纯常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机制可能和氧自由基、解除水肿等多种因素有关。

6 参考文献

[1]钟先义.急性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J].颈腰痛杂志,2004,25(6):442.

[2]冯德荣,莫通.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定量评价探讨[J].现代康复,1999(3):775-777.

[3]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

[4]朱清广,张琴明.推拿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7,28(4):335-336.

[5]McCord JM.Oxygen-derived free radicals in postischemic tissue injury[J].N Eng J Med,1985,312:159.

[6]徐宏光,王辉,靳松,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内一氧化氮和白介素-6的检测意义[J].颈腰痛杂志,1999,20(1):32-34.

[7]冯德荣,黄迪南.一氧化氮、SOD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J].现代康复,1998(2):1098-1099.

[8]Murphy RW.Nere rools and spind nerveso in dengerative disk disease[J].Clin or Thop,1977,129:46.

[9]宣蛰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40.

[10]邵阳,廖维宏,伍亚民.丹参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2,19(2):99-100.

[11]黄迪南,侯敢,祝其锋.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412.

[12]杨卫东,朱鸿良,赵保路.丹参的氧自由基清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6):118.

[13]刘剑,方玲,许伟东,等.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4):272-274.

[14]李东正.药物序贯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01,22(4):323.

收稿日期 2009-12-06

上一篇:试述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下一篇:从肝防治血管性痴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