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观泉.也谈“西周玉币”

时间:2022-10-04 12:47:13

本刊第八期发表之何开俊先生关于西周玉币一文后,有读者提出异议。现作复如下:首先此文标题及内文中“西周”二字。本应加引号,因为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确有东周、西周两个分封国家铸造过货币,但如不加引号。则使人误解为西周时期之物。而造成此疏忽,作为栏目负责人,我应负责任。

此文涉及其他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文中提及的玉币,是否为古玉?作为刊物编辑,我们只能从彩照图片判断,根据笔者多年玩玉的经验,文中的玉币依其沁色与包浆判断。以蓝褐色为主,背部半边为硬绿色,其粉化残处可以见到沁色为主,背部半边为硬绿色,其粉化残处可以见到沁色已浸入肌理之中,不像人工着色的赝品。钱文亦颇有金文气息,与青铜同名钱风格一致。

二、先秦时代是否有玉币的问题:读者来信认为西周时代玉比金贵。以玉为币是不可能的,其实此观点颇可探讨。《管子》曾指出春秋已以玉为“上币”,在殷周墓葬中出土过石贝、玉贝实物,上世纪末,西安曾出现出土的鬼脸玉贝,形状小而工极精,玉质为和田青白玉。

当然,以玉作为广泛使用的货币,是不可能的,但根据管子“玉为上币”的观点,以玉作为纪念馈赠性质的钱币或者早期的厌胜币,其合理性不应排除,否则玉贝的出土则无法解释。我国汉唐时的玉“五铢”、玉“开元通宝”,虽时代较晚,但汉唐的玉价并不比先秦低,说明我国古代钱币史上有以玉为币的传统。

三、“西周”玉币的探讨

首先西周玉币肯定是不存在的,原因很简单,西周与东周是后人的划分,西周时代制币,钱文只能出现“周”字,而不可能加“西”字,正像东西汉、南北宋时代。不可能沿用“东”,“西”,“南”、“北”一样。但正如读者指出的:战国时期曾分封过东周、西周两个姬姓小诸侯国,而且这两个国家都曾铸造过货币,以“东周”、“西周”为钱文的环钱,空首布均已成为当今藏家追求寻觅的名珍,那么,这两个国家是否制作过少量的玉币呢?未见有文献记载,但既然有实物出现,无论真赝,都可进行探讨。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说,如果何先生的玉币是出土品,也可能是后世(比如说唐宋时期)仿造,也是很有价值的。

作为一个增加读者收藏知识的栏目,我们经常发一些有定论的文章,也会发一些探讨性的未作定论的稿件,如前些年的“宁夏象牙古币调查”及其有关文章,以求在比较中提高鉴别能力,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与理解。

上一篇:新疆铸币珍品两枚 下一篇:西坝窑瓷器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