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读中习作

时间:2022-10-03 11:48:20

语文是一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更坚实的习作基础,本人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习作的角度入手,摸索出了一套读中悟写、读中导写、读中练写、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把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在识字教学中写词句,提早起步

读中感悟,读中习作应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又不能太复杂,低年级读写结合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应该想办法把这个过程简单化,在读写之间架设一条自然美观的桥梁,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过桥。

1.扎实掌握汉语拼音,增加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创造条件。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看,将其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为了使学生扎实掌握汉语拼音这一工具,我们放慢了拼音新授的步子,降低了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逐步由看拼音读课文向看汉字读课文过渡,采取最后过渡到读纯汉字的课文。

2.多种渠道,进行积累性读写训练。积累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在一年级上学期,我们主要进行积累性读写训练,课内、课外同时进行:(1)课内读读、说说、背背、写写,巩固积累。(2)课外多读多背,多方积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3)就文取材,进行理解性读写训练。入选到我们教材的文章,题材广泛、体裁广泛、内容广泛,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写作技巧、文笔文风各方面都堪为后学垂范。

在实验中,大量的识字、丰富的积累使学生有了写的欲望,我们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由读写课上的听记、摘抄、看图写话,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凡是搞这项实验的教师,无一例外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教师尝到了这项实验的甜头,看到了教学改革的希望,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二、在阅读教学中写句群,夯实基础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阅读途径,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写作途径。而读写结合的基本途径是“从读知写,从读带写”。在低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相机对学生进行写句群的训练,并通过写句群训练进一步巩固阅读成果。具体做法如下:

1.尝试“句群训练”。叶老说:“读懂课文主要在于透彻理解,而透彻理解就是反复玩味语文。”所谓玩味语文,旨在揣摩作者是怎样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锤炼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借鉴课文中作者运用语言的表达方法,从积累语言转化为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从书面语言转向个体语言。学生是语言训练的主人,语言训练的基本思路之一,是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一定形式的个体语言。所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要在教材处理上,由侧重于书面语言转向于个体语言表达方式。

三、在多种形式导引下写段落,学会模仿

我们知道读写结合是以仿写起步的,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最基本形式。仿写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模仿,通过模仿这一心理活动使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了。所以,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一些可以模仿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多种段式的仿写,以达到培养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目的。让学生凭借从书本中得来的感性材料,重组语言,说话写话。

1.抓住文中的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2.抓句子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3.感悟典型段落,仿段落方法。

作文的仿写,简单地说,就是对照范文,仿照范文进行写作训练。这种方法的训练,借鉴范文的某些特点学习运用,对学生的作文有直接指导作用。它能够使学生从仿写的过程中领会写作的内容、写作的方法,为独立创作、进行命题作文奠定基础。

四、在自主构图中放飞想象,广开言路

在自主构图中放飞想象、广开言路是根据低年级儿童喜爱画画,想象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将画画与说话、写话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方法。它从激发绘画兴趣入手,先画后写,以画促写。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吾手写吾心”,激励学生把作文“写活”,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还作文教学以本色,为逐步平稳过渡到直接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开阔视野,激情创作。让学生通过画画、说画、评画来激发儿童对作文的兴趣,为“写”扫除心理障碍,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我们必须从扩大儿童的生活天地、丰富儿童生活情感、提高校园生活质量入手,开放教学时间、学习空间、思维空间,开阔画画写话的视野,让孩子积累生活素材,写话时可以有材料进行激情创作。

2.说画、写画、评“画”,循序渐进。(1)说画。为了切实提高儿童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说画”让孩子思维更加的活跃,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敞开心扉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地画,自由地说!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运用书中的句式讲画,交流、反馈画面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口头创作的自我表现、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敢想、敢说,培养学生自我表达情感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地点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2)写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用画笔记录下的生活画面是绚丽多彩的,是非常有趣的。有了“画”,下面的“话”就好办了。因为学生在画画时也会在构思,在画画的过程中,他们的脑海里会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情节,他们会把画画的过程、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在说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画中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书面语言。学生有了说画的基础,写起话来自然就感到轻松自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写话时应注意循序渐进。(3)评画。评议是作文最重要的环节。评议集合了集体的智慧,相互交流与沟通,既拓展了思路又提升了情感。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可是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往往不会修改,评议却解决了这个难题。评议的组织形式很重要,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差异。对于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行修改,既提高写话水平,又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了空间。

上一篇:小学数学作业问题及对策探析 下一篇:用情感点亮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