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10-03 09:44:58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民用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促进民用建筑的发展,最基本的是做好质量管理,在民用建筑中加入防火设计是质量管理的必然要求。民用建筑不断发展,民用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构造越来越复杂,这对防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重点分析了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防火技术;民用建筑;设计;研究

建筑防火技术是建筑设计以及施工中比较重要的技术,随着我国民用建筑不断发展,我国民用建筑对防火技术的要求更高,所以在民用建筑中要做好防火设计。综合全国范围内建筑失火事件可以看出设计不到位是影响火灾发生以及火灾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一、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影响民用建筑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建筑材料燃点过高会导致火势蔓延,并增加了救火的难度。总的来说,建筑材料引发火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陈本,私自更改建筑材料的型号,没有考虑到建筑材料易燃性等的要求,导致建筑材料的燃点过高,在建筑施工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火灾。二是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火灾过程中会燃烧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人员疏散过程中模糊人们的视线,增加了消防工作的难度。所以民用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就要依据本地域建筑施工的特点做好建筑材料防火设计,根据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火材料,保证建筑材料良好的防火特性。

在民用建筑中,建筑材料的选择要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业主等协商解决,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成本最低的建筑材料。

二、做好建筑防火结构设计

在民用建筑中,建筑的结构是影响建筑防护技术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建筑防火结构设计,保证建筑的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火特性。虽然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处理难度不大,但是却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防火要求改善民用建筑的结构。

首先防火墙最好不要设置在U字形以及L字形等相关高层建筑的内部转角处。如果不得不设置在转角处,建筑内部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举例不得小于4m,但是如果相邻的一侧墙上设有固定式防火窗时,距离没有限制。相邻防火墙之间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另外如果水平距离小于2m时,要设置固定性的防火窗。第二,管道井的分布也是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应该没个两层或者是三层分布。并且采用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这个不燃烧体与建筑的防火极限相统一。第三,防烟楼梯的设计一定要严格遵循防火设计原则。除了楼梯的前室以及内墙上在同层上设有人员疏散用进口外,不得再另外开设其他门窗。在民用建中,消防电梯要保证在每层都可以停靠,另外前室最好依靠在外墙,另外在首层要设置直接通往建筑外面的出口,如果不得不设有一定的通道的话,通道的长度不得大于30m。

民用建筑的钢筋型号、厚度也是影响建筑防火的重要因素。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防火原则》中规定的钢筋厚度选用最为合适的钢筋。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能够考虑到钢筋不被腐蚀,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高温对钢筋的影响。为了防止钢筋在火灾中产生过大的变形,就要降低钢筋以及混凝土的黏粘力,在结构设计中要是采用合理的钢筋厚度,增加钢筋的防护能力。尤其是对于建筑中普通混凝土的构件来说,如果钢筋保护厚度比之小,就会降低建筑整体的耐火性,所以一定要增加钢筋的保护厚度,或者是采用施工完毕之后在表面涂抹石灰等措施提高建筑的耐火能力,这可以满足建筑的防火要求。

三、做好平面布局设计

在民用建筑中,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以及设置对建筑火灾发生以及抑制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部分公共建筑来说,相关平面布局对建筑防火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谨遵防火设计要求并依据建筑的具体特点设计平面布局。充分考虑建筑防火的相关问题以及原则,在工程设计之初就做好建筑防火设计。

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商场以及幼儿园的平面布局。这两种建筑人员分布比较密集,如果这两个区域发生火灾就要及时进行人员疏散。所以,商场一般不得设置在地下三层以下的位置。在幼儿园内,主要是行动能力比较弱的小朋友,发生火灾之后,小朋友的应变能力比较差,所以幼儿园不得设置在高层建筑以及封闭环境中,另外为了保证儿童能够及时安全撤离火灾现场,要为儿童设计专门的应急通道,并保证这个通道的畅通性。

四、防火以及防烟分区设计

在民用建筑中,要做好防火以及防烟设计,保证防火以及防烟分区设置的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防火规范确定相关分区。

在民用建筑中,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以及防烟分区面积的确定是影响火灾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很多建筑设计人员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这就降低了建筑防火质量。防烟分区仅仅出现在民用高层建筑以及地下车库内。按照相关设计原则规定,首先,在民用建筑中,如果净高没有超过6m就要设置挡烟设备,科学划分每一个防烟分区,确保每一个防烟分区不得超过500m2,另外防烟分区决不能与防火分区相交叉。其次,在设置有排烟设备的汽车库,相关防烟分区的整体建筑面积不能超过2000m2,也不得与防火区域相交叉。最后,对于多层建筑、无窗房间、固定式窗扇的地上房间、地下公共场所以及高度超过20米但是没有排烟走道的建筑来说,建筑疏散通道以及排烟设施要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总的来说要保证每500m2就要设置相关防烟分区。

五、人员安全疏散相关技术设计

及时全面的人员疏散是减少建筑火灾损害的关键因素,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做好安全疏散相关技术设计。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要认真考虑火灾疏散的距离、疏散宽度以及逃生楼梯间这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疏散距离是影响因素的重中之重。主要的设计原则如下:

1)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公共空间内部每一个点距离疏散口的最短距离要保证在30米之内,其余房间内部最远位置与疏散口的距离也要保持在15m之内。这在相关防火规范内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建筑设计中容易忽视相关原则,这对建筑防火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建筑内部,要严格按照建筑防火规定保证房门与房间内部相关位置的距离在袋形走廊最大距离内。另外,如果在建筑内部设有自动灭火器,可以将房门与房间内部相关位置之间的距离有效增加到规定距离的1/4.

3)由于建筑内的形状不一,所以在建筑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丁字形内部走道而言,可以依据位于两个安全出口内的安全距离考虑相关设计原则。对于袋形走道而言要采用加倍计算的方式增加防火的安全性。在建筑设计中,安全出口的相关概念容易被混淆,特别是对于能否可以将相邻防火区的疏散口作为安全出口存在很多的疑问。对于地下建筑而言,我们可以将建筑内防火墙上通往邻近分区分防火门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必须保证在两个以上,同时防火墙上的防火门是相通的。

结束语:

防火设计是一个民用建筑中重要的相关因素,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防火规范设计,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防火性。

参考文献:

[1]李董林.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科技资讯,2010(17).

[2]高蓉.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综合运用[J].山西建筑,2009(13).

[3]顾宇,李欣.中国古建筑防火设计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01).

[4]王伟轩.对现代建筑防火设计发展动态的几点思考[J].安全,2009(06).

[5]张作云,杨洪村.民用建筑等级的划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04).

[6]赵冬冬,崔骞.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小议[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11).

上一篇:特色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生命力 下一篇:通过先进技术创建经济智能的网络综合运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