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性投入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方式探究

时间:2022-10-03 08:54:32

以学习性投入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方式探究

摘 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方式存在的局限,本文对“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的研究概况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为评价理念、以多元化评价主体为组织模式、以有效教育实践原则为核心指标、以科学的数据管理为监控体系、以指导高校自主改革为评价目的,构建学习性投入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方式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学习性投入;评价方式;NSSE;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60-02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方式的局限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规模扩张引发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为了满足社会各方利益群体对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诉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构建适合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评价方式成为当务之急。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首先,评价理念相对滞后。现有的教育评价中依然偏重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而忽视学生是否在高校中获得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学习的质量得到保证,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其次,评价主体比较单一。我国政府不仅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者,因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评价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再次,评价结果的利用效率不高。评价结果对高校自主改革的引导作用不足;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为科学研究服务的程度不足;缺乏系统化存储与动态化管理。

二、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的概况与研究进

(一)NSSE概况

20世纪末期,美国高等教育出现质量滑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使人们进一步质疑传统高等教育评价方式,即主要依据资源、声誉等指标进行的大学排名和资格认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乔治・库在此背景下提出学习性投入概念,指出衡量一所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是学生投入有效教学活动的程度[1]。所谓学习性投入,即“学生投入到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对他们学习的支持力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学习性投入调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以下简称为NSSE)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

NSSE主要是针对四年制本科院校学生投入高层次学习和发展程度的年度调查,以收集学生学习状况、学校支持措施,以及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学生满意程度方面的信息。在评价指标方面,NSSE在良好实践理论基础上炼出有效教育实践评价五项原则,构成NSSE五大可比指标: 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水平、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校园环境的支持度,根据五项指标组织项目构成“大学生报告”,作为NSSE的测试工具。

(二)NSSE发展历程

自1999年开始, 由Pew慈善委托基金会出资,由印第安纳大学中学后教育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和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负责共同开发与管理NSSE项目。自2000年NSSE正式在全美推行, NSSE调查已经进行12次,调查院校从开始的276所,到2011年累计参与高校1523所。NSSE影响已经扩展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3]。

我国国内学者对于NSSE的关注主要是从2006年以后开始的,杭州工业大学罗晓燕等学者比较全面地对NSSE进行解析。2007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与我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学者合作,对NSSE进行汉化研究,并初步形成汉化版NSSE-China。从2009年开始,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主持,全国27所高校参与的中国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全面启动,我国进入NSSE实践研究阶段。至2011年,NSSE汉化版累计对百余所院校进行调查。

(三)NSSE经验总结

1.评价机构独立。NSSE由中学后教育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和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心负责共同开发与管理,不属于美国大学院校鉴定认证机构。独立于政府与参与调查高校以外的第三方评价主体身份,保证了评价结果的中立性和可信度。另外,该项目由包括教育研究专家、各州教育监督机构、社会公众代表组成的外部质量鉴定团体对调查结果进行复审,以确保调查的高度独立性与客观性。

2.数据管理科学。NSSE管理中心与高校之间签订保密协议,协议规定NSSE和参与高校都有权使用调查数据进行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但NSSE不能擅自将调查结果公布。这种保密协定一方面保证了高校自愿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排除了高校对学生参与调查的干扰,保证收集数据的真实有效。NSSE对所有参与高校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建立了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据库。NSSE根据参与院校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调查报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3.实践应用广泛。NSSE数据结果应用非常广泛,首先,高校充分利用NSSE数据,选取各类高校常模作为参照确定其所处的位置和表现,诊断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改革。其次,美国各州政府以及其他高等教育鉴定团体重视NSSE调查,将NSSE调查结果作为评价高校教育绩效和进行认证的参考依据,监控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次,美国高校为了提高知名度、争夺优秀生源主动在院校官方网站公布调查结果。主流媒体也在极力敦促参与调查的高校公布其在NSSE调查中的表现,NSSE已成为公众择校的重要指南。

三、以学习性投入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价方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理念

为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理念。高等教育的核心功能是育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重心是学生。大学教育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还有赖于学生学习投入的程度,以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学习性投入为导向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发展质量,关注高校支持学生学习所提供的教学、管理、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校园环境,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核心评价理念。

(二)以多元化评价主体作为教育评价的组织模式

政府、高校和社会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各方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与诉求都应该得到重视,这恰与我国现行的政府主导评价模式相冲突,因此,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多元化评价组织模式势在必行。首先,鼓励社会团体作为第三方评价主体是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第一,社会团体的独立性,避免政府与高校对于评价结果的干扰,更好地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公正性。第二,社会团体的社会性,能够从社会利益主体的需要出发,保证高等教育向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第三,社会团体的非官方性,与评价对象高校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其提出的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改进建议更易被高校所接受并付诸实施。其次,重视高校自评。将高校自评纳入到教育评价体系中,激发高校自我评价、自主监督、自发改革的内在动力。另外,弱化政府评价的主体地位,向监控与引导功能转变,变直接评价为间接监控,确保高等教育评价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以有效教育实践原则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指标

依据有效教学实践五项原则提出的五大可比性指标,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有其重要价值。首先,五大可比性指标纳入教育评价中,便于参与学校将评价结果与国内院校整体水平进行参考对照,还可用于国际比较研究。其次,针对五大可比指标设置的评价条目非常具体清晰,例如,学业挑战度对应评价条目包括学生参与科研、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工作量,学校的期望以及对于已参与的学术课程难度评价等具体清晰的条目有利于高校诊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实施卓有成效的改革。再次,与五大可比性指标相对应的评价条目,设置较为全面,囊括了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大学生涯的方方面面,能够全面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情况以及学校提供的支持程度。

(四)以科学的数据管理作为教育评价的监控体系

以学习性投入导向的教育评价方式将教育质量焦点从教育投入转向教育过程。建立完备的数据库资源,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过程进行常态化、动态化、系统化的管理和监控,有利于高校为自身教育质量进行诊断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还有利于加强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与协调。目前,我国教育评价数据库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数据库管理机构还有待建设,政府和高校对数据库的重视与投入还有待加强,数据收集、整理与运用技术还有待提高;数据库信息的开放透明程度和服务理念还有待改善。

(五)以指导高校自主改革作为教育评价的终极目的

如果评价仅仅停留在等级评定上,那么高校就会将关注点投放到如何应对教育评价上,而无暇顾及评价之后的改进与提升。当教育评价活动结束,教育教学改革也就停滞不前。教育评价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评价的诊断功能,引导高校自发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以促进学生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最终实现教育经验的丰富、能力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晓燕,陈洁瑜.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美国NSSE“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J].比较教育研究,2007,(10).

[2]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

[3]NSSE Timeline 1998-2009 http://nsse.iub.edu/sy-mp10/NSSE_Timeline_History.pdf(5):51―53.

[4]石芳华.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新视角:学习投入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0,(5).

上一篇:我国城市发展的多中心模式与绅士化 下一篇:传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