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孙焦虑症何以越来越多

时间:2022-10-03 08:48:10

带孙焦虑症何以越来越多

66岁的章处长退休以后喜欢下棋、打牌、爬山,老伴喜欢跳广场舞。可是这年双胞胎孙子降临人间,两人喜上眉梢,到儿子家“全天候”服务。因为俩孙子的到来,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来所有的兴趣爱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花在了俩孙子身上。孙子晚上哭闹,两人使出浑身解数哄孩子,经常是半夜不能合眼。孩子偶然发烧,好几次都是两人凌晨抱着去医院。这一年来,他们尽心尽力,为孙子操碎了心。不过,他和老伴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子女的肯定和认可,儿子、儿媳时常不满意。一次突然降温,俩孙子可能是因为穿得少了,双双感冒。儿子知道以后很不满意,批评爷爷奶奶不上心。这让章处长老两口很伤心。一年过去了,老两口感觉十分疲劳。俩孙子一天也离不开人,只有周六、周日儿子和媳妇休息的时候,他们俩才能喘一口气。章处长十分无奈和疲惫,什么同学聚会、战友喝酒、下棋、打牌,全都废了。他有一种“被套牢”的感觉,心情大不如以前。如今,老伴因为操劳过度累病了,只好让儿子、儿媳轮流请假回家带孩子,他到医院照顾老伴。

类似情况,不少老人都经历过。

61岁的伍女士因为儿子、儿媳工作忙,请保姆又不放心,去年年底,她专程从老家赶来照顾孙女。儿媳很能干,也很强势,对女儿养护照顾精心。伍女士刚来时,儿媳就在照顾孩子方面跟婆婆“约法三章”: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什么时候进食,都有讲究。前不久,儿媳被公司派出去出差。临走之前,儿媳给伍女士列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带孩子的注意事项,其中对安全方面叮嘱最多。伍女士说,孙女在家里,我是一刻都不得闲,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伍女士万万没想到的是,带2岁的小孙女出去活动时把脚崴了。她为此茶饭不思,夜里也睡不好觉,有点提心吊胆地想着如何向儿媳交代。

俗话说,家家都有难唱的曲儿,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带孙的模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全天候被套牢;有的是年轻父母在两家老人之间接来送往,一家一周;还有的是从外地来到市内,因为房子小,只够一人来住,无奈和老伴分居……有人实在受不了,放下狠话“我出钱,请保姆来带!”没过半个月,自己又回来,因为想孙子想得失眠,隔空担心。很难说谁家带孙子安排得就好,也很难把一家的做法套到另一家。

网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很有意思:“是主人吧,说了不算;是客人吧,啥活都干;是保姆吧,一分不赚,外搭钱还不算;是志愿者吧,还没人称赞。”说的就是老人带孙子的困惑无奈和难堪的窘境。

据一位精神科专家介绍,他们曾经在老年睡眠障碍门诊中做过统计,发现给子女带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的老年人占到了门诊患者的三分之一,有的老人甚至领着孙子前来咨询问诊。老人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带孩子过度疲劳和生活中怕孙子出意外,无法交代,内心产生严重的疲劳感和焦虑感,影响到自己身心健康。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程莲珍指出,很多来咨询的老人是内心敏感者。这样的人本身就有点焦虑的基础。敏感、多思多虑、追求完美。往往一点点小事都可以触发焦虑――比如有位老太太,小孙子快下课了,她让儿子去接,儿子只要晚出发一小会儿,她就会坐立不安。

程莲珍解释,焦虑症者有的会出现躯体性症状,坐立不安、胃痛、头疼、胸闷……更多的人则是一过性(指某一R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的焦虑情绪,并未达到医学上“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一位中医睡眠障碍科专家听到老人最多的描述是,“脑袋好像被套上了紧箍咒”;“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好像落在一个黑洞里”;“脑子一点也不管用了,像刷了糨糊”……这种带孙焦虑症像涨潮一样逐渐蔓延,焦虑和抑郁积在心里,渐渐成了死结。随着老人带孙子的越来越多,“老人带孙焦虑症”也越来越多。

疏解焦虑情绪和抑郁,需要走进内心世界,需要真正有效地沟通。但是,一般家庭无法提供这种沟通平台,需要向外界寻求出口。

不少老人找医生或者心理医生倾诉,但认为这种焦虑和抑郁根本无法解决,所有的期望都无法实现。最明显的就是,他说出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无论医生告诉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他都有理由告诉你不行,一一阻绝。

10年前,上海东华老年大学首次开办“孙辈教育班”,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热点。但仅1年,孙辈教育班就宣告暂停。因为前来报名的学员太少了。很多人的观念比较陈旧,还没意识到需要反思、需要宣泄、需要调整。然而,老人带孙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难道是名字问题导致人丁不旺?培训班便改换了名义――由“孙辈教育班”更名为“祖辈同步成长工作室”,后来又更名为“青少年心理滋养坊”,可依然学员不多。“如何隔代带孙”、“如何走出带孙子焦虑”问题被老人们淡化和忽略了。

在失眠门诊发现,很多老人对焦虑的状态不以为意。有位58岁来看失眠的女患者,正在帮带2周岁的孙子。老人的听力不太好,有点“耳背”,总担心孙子有什么声响动静自己难以察觉,于是常常梦中惊醒,长期如此,形成了睡眠障碍,一旦惊醒,再难入睡。她前来就诊,是询问能否增加安眠药用量。

医生告诉她,你不应该使用安眠药,应该改变目前的焦虑状态,老太太一脸惊讶:我不带谁带?怎么改变?现在,公办的托儿所几乎没有。青年人正处于事业上升阶段,事业和家庭、工作和孩子,难以两全,似乎也只有老人做出牺牲了。

医生指出,疏解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脱离焦虑环境,不带孩子一段时间,看看睡眠状态会不会好转。有的专家建议,老年人带孩子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张,该放手时就放手。对于年轻父母来说,不要一味把孩子扔给老人带,节假日尽量让老人休息,要多与老人进行交流沟通,要体谅老人的身心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也不要过于溺爱孩子。

有专家认为,我国社会目前广泛存在的老人带孙焦虑状况也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人亲情的联结,“含饴弄孙”被视为天伦之乐。而现在的老一辈受过去年代接受的教育的影响,比较讲究“牺牲”、“奉献”;而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更讲“实现自我”。在这样不同的思维观念中,难免会面临理念的分歧和价值冲突。实际上,正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牵挂,互相挂心,才有了我们国家特有的老人带孙焦虑问题,这既是我们民族的一大优势,也是我们社会的一大弊端。两代人需要加深沟通和理解,尤其是青年一代,应该理解父辈做出的奉献多么不容易,应该多为父辈创造放松的机会和环境。这样或许对老人的焦虑问题有所帮助。

上一篇:如何与癌症患者交流 下一篇:谈医论病话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