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镇政府会计

时间:2022-10-03 08:41:23

如何当好镇政府会计

[提要] 乡镇政府会计工作不仅关系到基层政府工作的开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乡镇政府会计工作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开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镇政府会计;分析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乡镇政府会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乡镇政府会计工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加强乡镇政府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也相当重视,有的地方拨付了专项资金,组建了培训队伍,这些措施对提高广大乡镇政府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乡镇政府会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如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如会计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记账、结账不符合规定,手续不清,差错严重,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乡镇政府会计工作中存在的这些薄弱环节,无疑对乡镇政府会计工作有着重大影响。做好乡镇政府会计工作,需要一批优秀的乡镇政府会计人员。笔者从事镇政府会计工作多年,就如何当好乡镇政府会计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热爱会计工作

众所周知,基层艰苦,条件差,物质贫乏,文化生活单调,同时会计工作常常与数字打交道,面对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许多人没有新鲜感。如果自己不喜欢会计工作,就没有办法做好会计工作,因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做这行,就要爱这行,要培养自己对艰苦条件的适应,对枯燥无味数字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看作是人民的重托。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能坚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依法理财,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会计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二、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当好单位领导的参谋

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一方面乡镇政府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能及时地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财务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财务政策及时指导。因此,应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外部经济监督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以便指导财务工作;同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财政、税务、审计和银行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据笔者所知,大多会计人员不擅长于交际,不喜欢应酬,会计人员的这些不完美之处不利于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因此,会计人员应积极学习沟通技巧,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工作上才能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一些本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变得比较容易解决。对单位领导应持尊重与辅佐的态度,当好单位领导的参谋。财务部门是一个单位的职能部门,离开本单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是寸步难行的。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取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积极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使领导了解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违反财经法规和制度的严重性,让领导理解财务工作中的困难,进而重视和支持财务工作;其次,要多请示多汇报,经常汇报本单位的财务状况,汇报财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结合实际提出改进财务工作的建议;再次,对领导要敬重,不能随意向有关机关告状,除重大违纪问题外。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时,如果自己的意见与领导不一致,领导存在违反财经法规和制度的问题时,应陈述利弊,让领导了解违反财经法规和制度的严重性。领导确实有问题的,可通过正常途径向上级反映,但不能阳奉阴违。

三、提高会计职业素养

笔者认为,由于乡镇人事管理体制的问题,对会计人员的招录把关不严,目前乡镇会计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不少是“半路出家”,无论会计职业道德或是会计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有的会计人员连基本的会计知识都不懂,甚至搞不清会计科目的含义,存在乱记账,把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搞得面目全非;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受基层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不认真执行会计法规与会计制度,弄虚作假,甚至贪污受贿。会计职业素养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业务素质。思想道德是人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基础。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会计人员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信誉至上,不弄虚作假;会计人员要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严格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要刻苦钻研,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熟悉单位的业务流程,提高其业务水平。

四、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会计人员应当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这是对会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因为会计工作与经济打交道,做事情要有原则性。如何才能做到有原则性呢?首先,会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法规法律和单位的规章制度,熟悉会计工作的程序,只有自己懂法知法,了解会计工作的程序,才能依法办事,才能坚持原则。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依法办事,不仅能维护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坚持原则,就容易违法违纪;其次,在会计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办事,做到有章可循。在工作中除了要讲原则性,有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因为会计工作的很多情况是与人打交道,在不违法违规的情况下,还要考虑会计工作的灵活性,但会计工作的灵活性是有限度的,不是无原则的灵活,一定要掌握底线。

主要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示意图[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

[2]李易.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7.

[3]何存花.建立科学会计规范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熊哲玲,梁静.论我国会计规范改革方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

[6]吴健.企业会计规范问题探析[J].上海企业,2006.7.

上一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析 下一篇:对消费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