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亵渎英雄

时间:2022-10-03 08:21:53

作文指导课上,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我给他们介绍“感动中国”的人物。我每介绍一个人物的事迹,台下总会有一番诋毁性的议论。我介绍魏青刚英勇救人的事迹:一个出门在外的打工者,为了一个陌生人,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救出落水女青年,然后默默地回到人群中,回到工棚里。一些学生听后不以为然,有的说他水性好,救人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有的则怀疑救人者的动机:救人可以一举成名,救人可以获得见义勇为奖。我介绍“知青”陈健为战友守墓的事迹:为着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放弃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在北大荒坚守37年。台下立刻有人发问:“是战友,还是女友?”“恐怕是他初恋的情人吧?”我介绍爱心大使丛飞的事迹:为了救助失学儿童,不惜向生命借贷,十一年捐款300万元。台下有人表示不屑:他有钱!用低俗解读伟大,用不屑和不敬对待英雄人物,这既是卑微心灵的自我显露,又是对英雄的亵渎。如何应对学生的挑衅?充耳不闻,听之任之,显然是语文教学的失败,是语文老师的失职。但是,他们也是在参与课堂讨论,尽管有痞气、流气、野气之嫌,但你不能用简单的训斥来对待他们,甚至也不能一般化地批评他们。因为训斥和一般化的批评,既破坏教学民主,也不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克服卑微和低俗。于是我说:“救人是为了获奖,守信是出于恋情,助人是因为有钱,这是部分学生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一种解读,一种与主流解读不同的‘另类’解读。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另类’解读呢?让我们对这种‘解读’共同作一番解读。”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60分作文,基础等级50分,发展等级10分。发展等级第一条为深刻,那么,什么是深刻呢?”我问。

“深刻就是不人云亦云。”

“深刻就是不同于一般。”

“如此说来,举国声讨卖国贼,独有一人高唱卖国有理,这位卖国有理论者岂不成了最深刻的人?”

我反问,大家无言以对。于是我告诉大家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对“深刻”的说明,第一条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第二条是“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第三条是“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我说:“按照大纲的说明,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否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是深刻与否的两条重要的标准。现在我们就用这两条标准来衡量刚才一些同学的‘另类’解读是否深刻。”

教室里一时哑然无声。我说:“救助失学儿童需要钱财,‘袋里无铜,不敢逞雄’,救人是因为有钱的见解揭示了金钱与救助失学儿童的因果关系,因而是深刻的,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

立刻有学生表示反对。他们说,救助失学儿童需要钱,但并不是所有有钱人面对失学儿童都肯伸出援手,这就说明在需要救助的对象面前能否慷慨解囊,除了是否“有钱”之外,还要看有没有爱心,没有爱心,纵有亿万资财,也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

我问:“‘有钱’与‘救助失学儿童’难道不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吗?”

有学生指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事物众多的因果关系中,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外在的,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有的是决定性的,有的是非决定性的。把外在的、偶然的、次要的、非决定性的因果关系看成是内在的、必然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势必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我说:“救人是为了获奖,守信是出于恋情,这些学生从个人功利的角度来解读‘感动中国’人物的行为,这至少表明他们没有停留在‘救人’‘守墓’这些现象上,而是在努力透过现象探寻他们背后的动机,寻找事物的本质。”

学生不同意我的意见。他们说,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人的思想有高尚卑劣之分,面对他人落难,高尚者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卑劣者想到的是如何趁人之危以肥自己;面对金钱和财富,高尚者想到的是如何取之有道,卑劣者想到的是怎样据为己有。用卑劣者的心理猜测和评价大众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对广大读者和观众的亵渎,也是对英雄的亵渎。他们指出,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实事求是的分析,只凭借主观臆想,信口开河,将胡乱的猜疑当作结论,这是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这样去认识“感动中国”人物,永远也认识不到人物的本质。

我乘机问学生,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认识“感动中国”人物的本质。台下再次哑然。见学生一时无从回答,我朗读了一篇短文《“感动中国”人物赞》,并在黑板上抄录了其中两段:

“你们,是一个手势,指着远方。

你们,是一个比喻,脚步在岁月里攀援而上。

你们,是一个故事,让普通人心中凝结朴素的希望。

你们,是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名字,就算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这是一次艰难的行走,你们孤独地出发,只是为了另一种抵达。我们噙着泪水的睫毛在关于你们的一个又一个传奇里停顿,然后,倾听或者远望,沉思或者起程。我们总是希望在视线里看到更多的你们,因为中国需要更多的‘感动’。”

所有学生,包括那些开始对“感动中国”人物表示不敬和不屑的学生,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地抄下这两段话,然后一遍遍地读。我知道他们喜爱这些话语,他们实际上正接受着文章的感染。

教学任务似乎完成了,但我并未就此结束。我问大家:“为什么在我们同学中会出现对‘感动中国’人物如此的‘另类’解读?”台下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思维方法问题,有的说是思想认识问题,有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一个学生则背起了鲁迅的名言:“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露出满意的笑容,我说:“是的,要能正确地认识先进人物,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更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情操,一个浑身充满痞气、流气和野气的人是很难感受崇高和伟大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克服灵魂里的卑俗和浅陋,不断提升自己,以便保持与主流社会的同步。”我在这里特地用了“痞气”“流气”和“野气”这几个词语,目的在于强调某些学生的思想状况,点明他们的思想实质,以引起这些学生的高度警戒,所幸的是这些学生对我这几句话包括用词并没有反感。

上一篇:《火烧云》教学调控 下一篇:关注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