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漂泊 第2期

时间:2022-10-03 07:24:51

世界之大,何处可以忘情?与舒凡没有结果的苦恋,促使三毛四方游学在西班牙读书,去德国做导游、做德文教师,离开德国,又漂泊至美国。求学期间,三毛变得愈加幸福和快乐,作为难得一见的中国女子,她比其他女生受到更多的注意,受到更多男生的欢迎。半工半读的生活,又同时上演她恋爱的多幕剧,使她很快克服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从孤独中走出来。

西班牙

我决定来西班牙,事实上还是一个浪漫的选择而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比较我过去所到过、住过的几个国家,我心里对西班牙总有一份特别的挚爱,近乎乡愁的感情将我拉了回来。事实上,七年前离家的我尚是个孩子,我这次再出来,所要找寻的已不是学生王子似的生活了。――三毛《赴欧旅途见闻录》

马德里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也是西班牙的最大城市。南下可与非洲大陆一水为界的直布罗陀海峡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欧洲腹地,在历史上因战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欧洲之门”之称。

西班牙马德里,三毛的欢笑与泪水,都从这里开始。因为,她认识了让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荷西。

那年,他还不到十八岁。

那是一个圣诞节的晚上,三毛在朋友家里,而荷西也恰巧来向朋友祝贺圣诞节。西班牙有一个风俗,平安夜十二点一过,邻居们就要向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一家家地恭贺说:“平安。”

那时荷西刚好从楼上跑下来,三毛第一眼看见他时,触电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孩子?就这样,霎那的一眼,成就了三毛一生的永恒爱情,也成就了三毛对这个男人故乡的永久思念,以至于在多少年后,还时时挂念着这“梦中的橄榄树”。

后来,爱情的屡次受挫,三毛再次从台湾前往马德里。这次“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不仅没有离乡背井的伤感,想家的哀愁,反而有一份归乡的喜悦和辛酸。”

二到马德里,她与荷西重逢。他们有六年的时间没有互通消息,但荷西守着一个爱她的承诺。

广场、皇宫与花园

在马德里,有一日,天已经很冷了。荷西很认真地跟三毛说:“再等我六年,让我四年念大学,二年服兵役,六年以后我们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

当三毛听到他这个梦想的时候,突然有一股要流泪的冲动,但六年时间太长了,三毛对这个模糊的未来有些怯意,甚至是有些害怕。接着,他们一齐走到马德里皇宫的一个公园里,园里有个小坡,在这里,三毛看着荷西孩子似的边跑边回头,一面回头,脸上还挂着笑,口中喊着:“Echo再见!Echo再见!”很少下雪的马德里开始下雪了,荷西在那片大草坡上跑着,一手挥着法国帽,渐渐地消失在黑茫茫的夜色与皑皑的雪花里。

这样一别,就是六年。

马德里有300多个广场,太阳门广场是全城的中心,7条街道由此呈放射状向四面延伸。广场中央花坛树立着一座独特的雕塑一一一只攀扶着小树的棕熊,它是马德里的城徽。

另一个有名的广场是西班牙广场,又叫塞万提斯广场。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Cervantes)的纪念碑就是西班牙广场的标志。

西班牙广场的对面,就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皇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一一马德里皇宫。它始建于1738年,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这里可说是波旁王朝(theBourbon)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其豪华壮丽的程度,曾让拿破仑由衷感叹巴黎皇宫的黯然失色。

皇宫是一幢白色的建筑物,2800多个房间,有870扇窗,240个阳台,44套楼梯和1100道门户,一天最多也只能参观50个,足可想象其规模。

皇宫里面极尽奢华富贵之气,圆形的屋顶流金溢彩,巨型的吊灯富丽堂皇,甚至一张地毡,一挂窗帘,一件小摆设都是精品。

国王早就举家迁出皇宫,因此宫内的大多数空间都已向公众开放。议事厅、起居室、宴会厅、卧室、书房……这里既是全马德里最整洁、最豪华的角落,也是夏日避暑、小憩的最佳选择。尤其是皇宫中庭,一个椭圆形的大型广场,可以俯瞰全市市容,甚是养眼。

绕到皇宫背后,就绕过了所有富贵奢华,率性浪漫的欧式民风扑面而来。这里的花园,是情侣们最爱的约会地点,三毛和荷西就是在这儿告别的。

马德里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公园――RITIRO公园。RITIRO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快乐地隐退”。午后,偌大的公园非常宁静,前后只有几个行人,像是在自家的私家花园里流连。有数百座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像陪伴,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西班牙历代国王和王后的白色雕像,他们在世时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能在如此仙境中“快乐地隐退”。

在这儿,一坐、一走,甚至在广场的草坪上小睡,都是体验马德里情调的重要方式。

旧货市场

三毛也常常去逛马德里的旧货市场:星期天,正好可以早起,走个半小时多路,去逛只有星期日才有的市集――大得占住十数条街的旧货市场。然后,去教堂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享受那古老教堂的管风琴演奏。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日子。――《星石》

作为毕加索与高迪的故乡,马德里从来不缺设计与创意,包括购物。

旧货市场EI Rastro,占据了整个La Riberade Curtidores大道和旁边的街道,新货旧货一应俱全,同时可以感受到商场中无法觅得的浓郁人气和轻松氛围。在这里,你可以用亲民的价格,买到生僻而又充满设计感的衣服配饰,以及各色的小东西,耳目一新妆扮自己。

这里是西班牙最负盛名的露天市场之一,不过记得是在周末才有哦!

Gran Via,马德里风格

马德里最繁华的商业街叫GranVia大街。似乎西班牙每个城市都有一条叫“Gran Via”的大街,就好像在中国,好多城市都有“中山路”一样。这里是马德里少有的热闹非凡的地方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西班牙著名时尚评论家杰维尔・马汀斯(Javier Martinez Reverte)是这样的描述Gran Via大街的:“假如有人在GranVia大街漫步,他很快会发现这里充满着一种拓荒者的空气,因为这里有一个完整的灵魂在他心中激荡。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传统与多民族的风格并存,一种流浪的精神与时尚性格相融合。”

不错,这里分布着很多西班牙银行和邮政大楼,各种时代风格的古建筑,古典

主义、浪漫主义、哥特的、巴洛克的、新古典的,都被完好的保留了下来,整条街简直就是一个建筑博物馆。

夜晚的GranVia大街上到处是人流,一派繁华景象。电影院和戏院有很多夜间场,一些恋人在等着看戏。临街的地方有不少网吧,一些年轻人在这里冲浪。走在街上,现代的、古典的、优雅的、前卫的,都会让你感到时尚从四面八方迎面而来。

这就是马德里的风格。

流浪的橄榄树

记得齐豫那天籁般的声音穿过夜空么?还记得三毛的《橄榄树》么?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为什么梦中的是橄榄树,而不是胡杨树、柳树之类的,大概是因为这个“有少见的英俊的外表又有可贵的童心的男孩”――荷西就是西班牙人,而橄榄树则是三毛永远的情结吧。――西班牙种植橄榄历史悠久。据载,远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橄榄树就移到西班牙。这种橄榄树属木本科油料植物,耐寒喜暖,生命力极为旺盛,可以结果实达数百年而不衰。在西班牙各地,不少百年“高龄”的橄榄树林至今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

马德里的郊外就有很多橄榄树。来到这儿,你一定要去细细地看看。橄榄树树干不是很高,圆球型的树冠,远远看去仿佛冬青树一般。叶子像柳树叶,微微发白,只是不长条下垂而已,一阵风过,每一片细叶都在兴奋得发抖。

或许是因为三毛的缘故,看到橄榄树枝叶婆娑,觉得优雅清和,又有些流浪的风情与美丽。 橄榄树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西班牙橄榄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0%,并且一直保持着世界橄榄油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你更能随时随地享受到马德里的美味橄榄。马德里人通常拿浸渍的橄榄作为开胃点心,佐以美酒,再同朋友一起聊天,共度美好时光。

塞哥维亚

塞哥维亚建于公元80年的罗马时期,故称“罗马古城”,是西班牙无数古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小城古色古香,石头铺成的窄街弯曲而幽深,马约尔广场、阿索格霍广场、罗马渡槽、阿尔卡萨尔城堡、圣埃斯特万教堂……每个时代都在塞哥维亚留下了历史遗迹。

1972年冬,三毛“决定去塞哥维亚城,看望老友夏米叶・葛罗,是一时的决定。”

车到塞哥维亚时,已是夜间十一点多了。这个在雪山附近的小城,是西班牙所有美的小城中,以罗马式建筑及古迹著称于世的。过了快七天在塞哥维亚的日子。我除了夜间跟大伙一起听音乐之外,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做长长的散步。乌苏拉跟我,成了很好的朋友,其他的人也是一样。在这个没有国籍没有年纪分别的家里,我第一次觉得安定,第一次没有浪子的心情了。――三毛《去年的冬天》

罗马渡槽

塞哥维亚有一条西班牙最大的由罗马人修建的高架引水桥――罗马渡槽。就是三毛所称的罗马人运水道。这个运水道建于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公元53-117)年代,至今完好。全长728米,最高处28.9米,共有167孔,分二层。

最初罗马人建造这座渡槽的目的,是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城内饮用。按他们的方式,惟一的天然障碍就是如何跨越克拉莫尔河。为了跨过这一天到达城市,他们不得不采用大块的砖石修建输管道,输水道是由被128根柱子支撑着的双层拱洞构成。输水道顶端是水渠,到现在还在引导流水。

这座令人惊叹的双拱建筑镶嵌在壮丽的古城之中,成为塞哥维亚的象征。

阿尔卡萨尔城堡

到塞哥维亚当然不能错过那座美丽的古堡阿尔卡萨尔,这里就是传说中睡美人城堡的原型。

建于13世纪的阿尔卡萨尔城堡是西班牙上千个城堡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古老、雄伟和壮观的一座。城垣高而厚,尖塔高耸。进入城堡必须通过吊桥。大使厅的精致浮雕、优美的回文刻字及墙壁、石柱、屋檐的雕花相当考究。从偶人小院、使节大厅到少女庭园,众多陶瓷装饰和彩绘瓷砖会令人目不暇接。

城堡又是西班牙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1474年卡斯蒂利亚女王在这里即位;1570年之前,这曾是西班牙国王的行宫之一;费利佩二世国王与史娜在这里举行婚礼……

塞哥维亚总是那些想在西班牙寻找美丽历史遗迹和真正风俗的浪漫旅行者的首选之地。广阔的自然界差异,小而迷人的田园风光住宿地,还有选质优良,风味各样的特色美食,美妙的音乐,剧院和舞蹈,特别是漫步在历史地点,可以静静地体味这一珍贵遗产。

马约卡岛

我跟你说,马约卡岛简直太美了,真是一座风景如画的海岛。

在那儿当导游根本就是美差,不仅免费旅游,而且还有钱可赚,那样的地方,就是多花点钱也是很值得的。刚见到她的那一刻,如同见着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我被惊得喘不过气来,嘴巴张得大大的,呆呆地,竟忘了笑,解说词也半天才想起来。那篇又长又臭的解说词里惟有一句能表现马约卡的动人:‘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和波兰钢琴诗人肖邦,曾在这里度过一段浪漫的生活。’妙就妙在‘浪漫’上,马约卡把这个词诠释得相当丰富。――三毛《倾城》

乔治・桑和肖邦生活过的岛

在这个每年有300天以上日照充足的海岛上,有欧洲惟一的哥特式圆形城堡――贝尔佛堡,有最具盛名的帕尔玛大教堂。在全世界哥特式天主教教堂中,此教堂不仅以尖塔高度居第三位而又因其曾接纳和见证了无数名人的婚礼而闻名于世。

岛上到处是美丽的沙滩,陡峭的悬崖、种植橄榄或是橘子树的田野。

再走远点儿,还会看到很多美丽的小山村散落在岛屿各处。肖邦和乔治・桑所生活过的瓦尔德莫萨以及像风景般美丽的迪亚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诗人和艺术家所梦想的一切,造物主都在这里创造了出来。”160多年前,乔治・桑与肖邦在马约卡居住时对这里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远离尘嚣的马约卡岛为肖邦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工作环境,一首首华尔兹、马祖卡、小夜曲源源不断地寄到了出版商普莱耶尔手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雨滴》序曲。在乔治・桑的作品《我生活中的故事》中曾详细记录了那次马约卡岛之旅。如今的瓦尔德莫萨村修道院的主要建筑改成了博物馆,肖邦和乔治・桑生活过的房间陈列了一些文物。

德国

在西班牙两年,日子久

了,习惯了。她感染了周围人热情的天性,不知不觉融入了自己的血液里。她庆幸在西班牙有这样一个宽阔的起步,另一方面,又感到前途茫茫。考虑良久,她选择了德国。

三毛在马约卡岛上做导游赚了点旅费后,一张机票,就到了德国,进入歌德学院,专攻德文。一天念十六小时的德文。九个月后,连“早安”都不会讲的三毛取得德文教师资格。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成绩,“但也是我留学生活最贫乏的一段”。

三毛对于德国留学的印象远不如西班牙,她曾说,情愿没有拿到什么证书,情愿说不好德文(她学的德文,有“正统”的柏林口音),而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

过了一年,和她交往一段时间的德国人约根在西柏林机场送三毛去美国。上机的时候,他说,“等我做了领事时,嫁给我好不好?我可以等。”这算是求婚了,三毛日后提到这个男友,说是他等了二十二年,一直做到大使,还在等。

在德国,三毛与一位军官的倾城一顾,令多少读者也“一下子有了落水的无力和悲伤”。

歌德学院

歌德学院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校,那种性质,大半以文化交流为主,当然也可学习德文。在德国境内的“歌德”,不但学费极为昂贵,同时教学也采取密集快速方法,每日上课五六小时之外,回家的功课与背诵,在别的同学要花多少时间并不晓得,起码我个人大约得钉在书桌前十小时。――三毛《倾城》

建立于1951年的歌德学院,总部位于慕尼黑,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机构,目前已遍布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分支机构144个,其中国外分支机构128家。

歌德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设的各种级别的德语课程班,以其优良的品质,不仅促进了德语的推广,也成为外国留学生进入德国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柏林歌德学院位于柏林老城中心,设在一座1912年建立、现已精心改造过的工厂建筑中。歌德学院的四周是新柏林最令人心动的城区之一,画廊、小剧院、电影剧院、餐馆、酒吧以及内院咖啡交织成独特的气氛。歌德学院的交通方便,学院门口就是地铁站,最近一个城市轻铁车站步行也只有四分钟。

如今的歌德学院,依旧如三毛当年一样,学费惊人。一期两个月收费在3030-3400马克不等。可谓是用马克铺出的德语路呀!

就在歌德学院在德语文化推广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的同时,近来面对全球“汉语热”,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的孔子文化也推广到了德国。巧的是,德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就正建在三毛当年宿舍所在的柏林自由大学里。

孔子学院以孔子为海外推广汉语语言文化机构的名称,与歌德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一篇:台北的咖啡文化 下一篇:阳明山和文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