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书香盈邑的人文愿景

时间:2022-10-03 06:12:20

一个书香盈邑的人文愿景

今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第十九个年头。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作为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认同并推动的文化惠民举措之一,在以往既发挥了“暗香浮动沁心脾”的精神文明渗透力,又赢得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媒体关注度,其社会成效颇为显著。

当下的中国,无论是通都,还是大邑,宝车名牌,高楼华厦,乃至城雕街园,绿地红花,举目所及,无不呈现出现代化都市的规格和豪派,但作息其间,总是感到似乎还欠缺着什么精神文明的元素。想来想去,大概还是缺少了一种风土人情和书香雅气吧。

“丹桂有根,生于书香门第;黄金无种,出在勤俭人家。”如果说,风土人情是连结千家万户的生活纽带的话,那么,书香雅气,则可提振邑人市民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气质。书店、书城和图书馆里默默无声的阅览者,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川流不息的参观者,学堂中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它们所组合和酝酿着的,正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力。

书香盈邑,首先呼唤的是政府对文化公筛事业建设的大投入。

一个书香型城市,不应该仅仅有地标式的公共图书馆和中心书城,更应该有布局得当的社区阅览室和书刊报小卖部;一个书香型城市,应该有阅读爱好者的雅集,在“书友会”“书香爱好者协会”之类的社团组织中,共同交流好书、老书乃至旧书的阅读观感和心得,弘扬“书香理念”,以浓化社会阅读风气;一个书香型城市的大众传播媒体,还须有一份公益性的导读小杂志,让来往城市的人唾手可得;一个书香型城市,需要拥有至少一个旧书店或旧物市场,让怀旧的人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一个书香型城市,应当把城市史上最有名的读书人塑成城雕,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读书劝谕使”……总之,一个有人文底蕴、书香氛围的城市,应该让历劫幸存的古迹名胜,与现代的文化建树和谐共存。苦难的史实,可以向人们诉说过往的教训;而知识的理性,更能引导人们努力追求未来的光明。

书香盈邑,当然离不开面向公众,积极进行阅读推广工作。

所以,我在为深圳海天出版社主编的《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的前言中曾经表示,“全民阅读推广”这个概念,首先意味着要倡导“全员阅读”的学风,即社会三百六十行都是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对象;它还意味着“终身阅读”,也就是对于社会个体来说,阅读是一种贯穿人生全过程的学习使命;再就是它对于图书馆、书店来说,还意味着是一种“全品种的读物推广”,要尽量尽力地对各个品种的读物进行导读和推送,使一切图书资源尽可能多和快地实现阅读接受,向社会知识力转化。

书香盈邑,更期待着社会的细胞家庭对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撑持。

多年来我一直在呼吁,有条件的人家不仅要有“机房”(指电脑房),更应建构好自己的“书房”,主人个人要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性藏书”,建构自己的“读物结构”。“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家庭书房的文化元素,除了中外古今的经典读物外,还应该有字画和古典样式的家具等文化载体。因为在当今这种日新月异的动感时代,我们要为心灵、为家人保留一个宁静澹泊的地方――在书林中明志,在学海中致远。同时,这也是陶冶自己的孩子养成安静求学、积极求知的良好阅读习性的所在。

我向来认为,一个孩子如能在师长的及时熏陶和指点下,将其天生的多动性和好奇心,引导转化成为强烈的求知欲,及早培养起爱读书、爱学习的阅读习性,那么,他将来上了学,肯定会是个悦纳知识的好学生;他还会自己跑去图书馆,走进书店,做一个求知若渴的勤奋读者;走向社会入了职,也必然是一个肯钻研业务的“学习型人才”。这种种的人文佳果,都离不开家庭文化温室的启蒙和培育,离不开所在学校和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素质教育。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1

上一篇:村民百套房产不稀奇 房租月入十万很普遍 下一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