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助推武隆美丽发展

时间:2022-10-03 05:15:44

绿色崛起助推武隆美丽发展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渝东南地区既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也承担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武隆县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当地重点工作来抓,先行先试,率先破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武隆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走绿色崛起之路

近年来,武隆县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区县”。武隆越走越宽的发展道路,不仅在于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还在于充分认识到绿色崛起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了绿色崛起的科学内涵。绿色崛起的核心是加快发展,本质是绿色发展,二者要实现协调创新发展。

武隆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59.2%,是全国10个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国家5A级景区”的地区之一。万元GDP综合能耗、空气优良天数、地表水质量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多年来,武隆县一直在实践绿色崛起之路。武隆从1994年开始发展生态旅游,率先在全市确立并实施生态旅游大县战略,提出了建设“全市特色经济强县、全国生态县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近期目标和“中国武隆公园”的远期发展定位。

武隆紧紧围绕这两大战略,主攻生态产业发展,通过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为武隆绿色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时,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全国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创建,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武隆绿色崛起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底气。

此外,武隆县坚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追求绿色GDP,既要做到加速发展,又要实现绿色发展;既要积极作为,又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另一方面,树立牢固的生态观。始终坚持“森林是武隆的命根子”,“生态是武隆最大的资源和财富”,“爱护武隆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江河溪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等生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生态自觉,为武隆永续发展和子孙后代建设“绿色银行”,储备“绿色资产”。

开启建设中国武隆公园以来,全县人民都感受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保护武隆生态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武隆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绿色崛起的根本是富民强县。武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是全力构建涵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为一体的生态格局,力争到2016年,全面建成全国生态县,生态环境指数保持全市领先。

武隆“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选择,不仅是对县域发展战略的优化,对武隆发展认识的深化,而且是适应武隆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推进生态保护工作

武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当地四项重点保护。一是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总体要求,严格控制自然山体周围的建设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退让、形态色彩等,保护“一山一石”。二是全力推进城市、通道、水系、景区、乡村五大工程的绿化,加快建设“生态产业发达、生态农村富裕、生态文化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重庆“绿色新区”,保护“一草一木”。三是以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芙蓉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阳水河湿地等保护地为依托,通过就地、近地、迁地等方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一鸟一兽”。四是高度重视江河溪流的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武隆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启动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处理工程等,逐步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培育引导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开展以节水、节电、节油为重点的节能行动,推动节能行动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

此外,武隆积极建立森林培育机制。一方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种社会主体依法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参与森林建设。对宜林荒山荒地,采取分包到户、招标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限期造林。加快推进封山育林,倡导全民义务造林。

另一方面,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对各类破坏森林、草场、违规捕猎以及违规排放废气、废水、废物等行为,做到快查严处;实行建设项目环评预审制度,除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等行业外,做到园区以外的工业企业不新增;建立最科学的生态考核机制,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考核。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武隆对于生态的保护和建设贯注到每一个细节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武隆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娃娃抓起,切实加强生态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每一个武隆人争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上一篇:科普也能“飞檐走壁” 下一篇:微生物猎人路易·巴斯德